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中國最大的在線小額現金貸款平臺”趣店集團(NYSE:QD)近日發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透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從現金貸轉型汽車金融的趣店,在與螞蟻金服的戰略合作被終止之後,前途命運充滿隱憂。

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趣店錄得總收入22.44億元人民幣(3.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4.7%;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調整後淨利潤7.38億元人民幣(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0%,數據相當“亮眼”。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趣店季度業績表

對此,趣店創始人、CEO羅敏表示:“對公司第二季度的表現非常滿意”。然而,與管理層的“非常滿意”截然相反的是股價。截止收盤,趣店下跌12.24%,報6.02美元,總市值19.86億美元。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趣店股價8月24日實時行情

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趣店集團錄得總收入22.44億元人民幣(3.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4.7%。其中服務金融機構的消費金融業務收入大幅增長至14.59億元人民幣(2.20億美元)。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趣店收入佔比圖

從上圖收入結構圖來看,趣店營收主要包含消費金融業務和大白汽車新業務兩方面收入。消費金融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金融服務收入、銷售佣金收入、貸款管理和其他收入。從圖中可以看出,趣店消費金融業務增長放緩,第二季度14.59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低於2017第四季度的14.91億元。同時,主要來自商品分期的銷售佣金收入大幅下降,自2017年11月切入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趣店商品分期業務逐漸被邊緣化,曾經商品相關運營數據,如今在財報中再也看不到了。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趣店季度活躍借款人數

財報數據顯示,趣店註冊用戶在上漲,而關鍵的活躍借款人數卻持續下降。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活躍借款人數400萬,較第一季度的410萬下滑10萬,較去年同期的560萬下滑160萬。

同時,趣店在財報中提到,與螞蟻金服的合作將在2018年8月到期。雙方決定不再續約。趣店指出,趣店從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主要通過公司手機APP獲得客戶,不再續約對公司當前業務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趣店與螞蟻金服協議終止後,到底有無影響,影響幾何,或許在未來第三季報、第四季報中能夠有所揭示。

那麼真實情況是否會如趣店高管層所說呢?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下:

一、流量入口:趣店招股書中提及,自2015年11月,支付寶開始為趣店導流,趣店的活躍借款人主要從支付寶用戶頁面接口和服務窗獲得,這一合作對趣店業務快速增長起到重要貢獻。如果這一渠道受到限制或終止合作,趣店吸引信借款人的能力將受到重大負面影響。通過招股書信息我們不妨再做以下幾點分析:

1、2017年11月有新聞爆出,支付寶取消“來分期”導流頁面,但支付寶和趣店雙方都否認。而真實情況是,在支付寶使過“來分期”服務的用戶,可以在支付寶用戶界面“第三方服務”可見來分期導流入口,如下圖所示。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在支付寶用戶界面使用過“來分期”的界面

而支付寶新註冊用戶在支付寶用戶界面“第三方服務”不可見,如下圖所示。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支付寶新註冊用戶界面“來分期”入口不可見

可見,支付寶為趣店導流的力度從2017年11月就已在收窄。這裡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只要在趣店APP上登陸過的賬號,就再也無法在支付寶服務窗使用“來分期”服務,這可以看作是趣店強制引流的措施。

2018年8月,趣店與螞蟻金服的合作協議終止後,趣店將無法從支付寶用戶界面的第三方服務和服務窗獲取新的流量,重複借貸人數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2、2017年11月23日有消息稱,螞蟻金服向部分消費金融類合作方發出郵件,要求年化利率不超過24%。2017年11月24日,趣店發佈公告,自2017年11月30日起,趣店在支付寶平臺的“來分期”利率下調,綜合費率不超過年化率24%規定。但趣店同時在公告中明確,其自己APP上的利率依然是年化36%。趣店在支付寶服務窗和自家APP使用雙標利率,此種行為大大降低了用戶體驗,前期的強制引流到底能為趣店帶來多少活躍用戶,值得推敲。趣店自己APP“來分期”與支付寶服務窗,存在雙標利率,如下圖所示。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左圖“來分期”APP借款界面,右圖為支付寶“來分期”借款界面

二、風險管理:趣店的風控體系嚴重依賴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分。趣店在招股書中提到,和芝麻信用的合作,加強了公司的信用分析能力。自2017年11月趣店前CRO(首席風控官)粘旻環離職後,趣店CRO這一關鍵職位至今空缺。趣店2017年11月轉型汽車融資租賃。汽車融資租賃風險管理模型與現金貸風險管理模型截然的不同,本就缺乏風險管理能力的趣店,未來將會面臨更大挑戰。

2018年8月,趣店與螞蟻金服的合作協議終止後,趣店也將無法利用芝麻信用評分系統對其用戶進行分析,趣店的風控能力同時要面對小額現金借貸、汽車金融風險管理能力雙方的壓力和挑戰。隨著車貸市場進入紅海競爭,車貸資產端質量下降,由此造成的車貸壞賬率也在攀升。催收、殘值處理都是未來擺在大白汽車分期面前的棘手問題。這裡有一個財務數據需要注意:2018年第二季度研發費用為3690萬元人民幣,較第一季度4350萬元下降15%。同時,第二季銷售與營銷費用增加至1.606億元人民幣,較第一季度1.229億元人民幣增長31%。如此來看,趣店對營收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對風險的管理的重視程度。

三、趣店自身APP用戶體驗差:主打小額、短期借貸服務的趣店,其APP、支付寶服務窗均將借貸週期調整為18個月。根據趣店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現金貸部分平均借貸金額為955元,平均借貸週期為8.8個月。趣店APP用戶體驗飽受各種詬病,從安卓應用市場搜索“來分期”APP,評論近1950條,幾乎都是對產品、服務等體驗差的吐槽。有人吐槽300元分18個月償還。。。

趣店2018Q2財報背後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玄機

應用市場用戶評論

財報顯示,大白汽車作為趣店新業務,保持穩健增長,第二季度實現汽車銷售收入7.85億元人民幣(1.19億美元),環比上漲43.77%。此前,趣店羅敏曾放言,到2018年年底,大白汽車躍居全國汽車新零售TOP5,那麼目前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一、大白汽車銷量增速遠不及預期: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大白汽車交付車輛15082輛。同時,趣店在半年報的展望中,下調了大白汽車2018年預計的銷售量,從此前預計的100000輛下調25000至30000。

二、直營模式恐難維繫:大白汽車分期採取的是自建門店、集採直銷的重資產模式。 至於為何要做成重資產的模式,羅敏解釋稱:汽車零售只有通過廠商買貨才能保證不缺貨,而經銷商體系進貨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這其中就涉及到集採,需要自建門店、自建倉庫等。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趣店已在全國佈局了175家門店,如今門店佈局很少被提及,也有媒體報道趣店已開始採取家加盟模式。直營店與加盟店價格存在差異。大白汽車銷售人員在接受北青網記者採訪時強調,在自營門店無需任何手續費,但是在加盟店會根據當地的加盟店的合算成本體系標準向用戶收取費用。據透露,同行業的其他分期貸公司的手續費一般以貸款額的3%—5%向用戶收取。

三、盈利模式不靠利差,10%的低首付隱藏高達28%年利息。此前,曾有媒體記者估算了一筆賬,以一款廠商指導價10萬元左右的車型為例,若首付10%,分36期償還,大白汽車分期首付在1萬元左右,而月供高達37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消費者實際購車成本14多萬元,比廠商指導價高出4萬多元,按此計算,利率竟高達28%。大白汽車負責人許龍在接受騰訊《一線》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的核心邏輯不是從金融業務上掙錢。目前大白汽車等額本息的年化利率在12%-14%”,這與記者估算相差甚遠。

四、趣店註冊用戶與大白汽車分期用戶匹配度有待考量: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累計註冊用戶數6790萬,截至2018年6月30日,大白汽車交付車輛15082輛。從趣店2017年11月開始切入汽車金融業務,到2018年8月,近10個月時間的運營,趣店用戶的轉化率如此之低,值得推敲。另外,趣店第二季市場和營銷成本大幅增加,其官方解釋是大白汽車業務相關費用增加,這裡面是否涵蓋大白汽車線下獲客成本,財報未詳細披露。

五、汽車金融紅海求生壓力大

:汽車金融早已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成立汽車金融公司,銀行重振汽車金融業務,BAT傳統巨頭、汽車電商紛紛佈局汽車金融。大搜車旗下彈個車、2017年赴港上市的易鑫集團,今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的優信都是大白汽車強勁對手。此外,專業從事汽車抵押借貸業務的互金平臺微貸網已於8月10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上市申請文件,汽車金融領域的正面“廝殺”不可避免,大白汽車分期能取得怎樣的市場份額,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