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咦!梯田人家“库扎扎”是什么东东?

中國·元江羊街2017年梯田人家“庫扎扎”將於4月29日至5月1日在羊街鄉隆重舉行,大家對“庫扎扎”或許多少有感興趣之處,下面就跟隨小編詳細瞭解“庫扎扎”。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咦!梯田人家“库扎扎”是什么东东?哈尼族的節日慶典

哈尼族的節日慶典,包括歲時節令年節和神靈祭祀大典兩大類型。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羊街鄉哈尼族的歲時節令年節,主要有梅奢扎(新年/十月年/豐收年)、浩奢扎(開秧門/黃飯節/播種節)、庫扎扎(歲中節/中耕節)、喍奢扎(新米節/新谷節/秋收節)等四大節日。

咦!梯田人家“库扎扎”是什么东东?哈尼族“庫扎扎”節簡介

哈尼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滇南地區,包括裡仙江下游、紅河西側,哀牢山區的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元陽、綠春、金平、江城等縣。元江縣羊街鄉有眾多哈尼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哈尼文化源遠流長,至今還保留眾多民族文化活動,“庫扎扎”節就是其中之一。“庫扎扎”節是滇南哀牢山區的哈尼族同胞歡慶傳統節日中規格最高、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也是哈尼族的宗教祭祀和農事節日。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夏曆五月第一個屬兔日開始,到下一個屬兔日結束,歷時13天,節慶活動主要在前4天,活動主要展示了哈尼族宗教祭祀文化和娛樂交際禮儀文化。

咦!梯田人家“库扎扎”是什么东东?哈尼“庫扎扎”節的來歷

關於“庫扎扎”節的起源,人們眾說紛紜,而在哀牢山區的元江縣羊街鄉哈尼山寨尚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每年夏曆五月初, 春耕生產結束時,“偉尊(女)”和“司批(男)”(注:兩位神仙的名字)夫婦帶著隨從,騎著神馬到哈尼山寨巡視,為哈尼人驅鬼除魔。不料,在一次巡視中,“者浪”和“者據” 兩個作惡多端的魔鬼偷走了神馬,沒有了神馬,神仙們無法回到遙遠的“莫咪薩贊阿代”(注:哈尼語,指神仙們居住的地方)。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知恩圖報的哈尼人在“參僕”(注:哈尼語,指哈尼人“驅鬼除魔”的祭祀聖地)做了磨秋,讓神仙們騎著磨秋回家,並讓下凡人間做哈尼山寨守護神的喜鵲送糯米粑粑回“莫咪薩贊阿代”,以感謝對喜鵲的養育之恩和對哈尼人的保佑之恩。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後來,哈尼人為祈求偉尊、司批保佑山寨平安、人畜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在每年夏曆五月初做磨秋、宰牛殺鴨、舂好糯米粑粑、跳棕扇舞等活動祭拜偉尊、司批,祭拜的日子也慢慢演變為節日。後人認為,喜鵲身上一個個的白色斑點就是背在身上的一塊塊糯米粑粑,喜鵲回孃家送糯米粑粑的故事也就慢慢演變成嫁出去的哈尼姑娘每逢過節都要回孃家送糯米粑粑的習俗。這個古老的騎磨秋活動和送糯米粑粑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咦!梯田人家“库扎扎”是什么东东?“庫扎扎”節活動歷時十三天

第一天“啊嬌逗”、“歐美修” (注:哈尼語,指“造磨秋”、“祭水井”)。上午“啊嬌逗”。磨秋杆必須是結實的青松木,由村裡年輕的小夥子們在黑夜砍好,一路唱著山歌在黎明前扛回村裡。以“參僕”上的椎慄樹杆心做成的“神柱”為軸心,村裡技藝精巧的木匠把長長的磨秋杆從正中間鑿凹,橫架在上面

。下午“歐美修”。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帶著兩個弟子,來到水井邊,把井水用瓢舀幹,換成新水。然後,長老殺只鴨祭水井嘴裡唸到“螃蟹是龍潭水的守護神,石蚌是清水的製造神,青蛙是人畜飲用水的製造神,清水裡不能有蚯蚓,人畜飲用水裡不能有螞蟥,新水的第一口留給偉尊喝”。第二天凌晨,第一次雞鳴後,惡鬼們會來井邊喝水,人畜如果喝了此時的井水,就不吉利了。第二次雞鳴後,偉尊、司批們來到井邊喝水,如果人畜喝了偉尊、司批們喝過的井水,男人就會變英俊,女人就會變漂亮,來年就會人畜興旺、吉祥平安。因此,聽到第二次雞鳴以後,全村的童男童女和18歲以上的夥子姑娘們,成雙成對,揹著竹筒,唱著山歌,邊賽歌邊對答,興高采烈地來到井邊打水,在第三次雞鳴前把井水取回家。清早,人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口從井裡打來的新水。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第二天“庫牛垤”、“啊嬌自”、“夥糯披”、(注:哈尼語,指 “祭偉尊”、“騎磨秋”、“送粑粑”)。 “庫牛垤”。清早, 喝過新水後,男人們聚集在“參僕”,在“莫批”(注:哈尼語,指哈尼長者巫師)的主持下,宰殺一頭牛,舉行隆重的“庫牛垤”祭祀偉尊大典,然後將祭過的牛肉分給各家各戶,人們吃了偉尊吃過的牛肉,來年就會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吉祥平安。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啊嬌自”。“庫牛垤”儀式結束後就可以騎木秋了,穿著絢麗服裝的哈尼人按照尊老敬長的傳統習慣,先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開秋”,老者象徵性的甩了幾圈以後,男女老少輪流騎磨秋,人們騎了偉尊騎過的磨秋,來年就會保佑他。傍晚,有男女老少們輪流騎磨秋的,有少男少女們躲到樹林裡談情說愛的,有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唱歌的,有孩子們追逐戲要的,有男女老少圍成圈子跳起棕扇舞的,鑼鼓聲、琴絃聲、歌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群山間迴盪,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便開始了。騎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活動,它要求磨秋兩邊的人數要對等,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時而飛速旋轉,時而升降起伏,反覆轉動,悠悠盪盪。甩秋人的速度越來越快,圍觀的人群不時發出“哦嗬 嗬,哦嗬嗬”的呼喊聲,為騎磨秋的人加油助興,氣氛十分熱烈。那些藝高膽大,身手不凡的小夥子,往往成了姑娘們愛慕的對象。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夥糯披”。“庫牛垤”儀式結束後,婦女們聚集在“米舂”(注:哈尼語,指舂粑粑房)舂粑粑,她們有說有笑,相互幫忙,做成一個個圓形的粑粑,再用芭蕉葉包好揹回家中。舂房裡傳來陣陣歡笑聲,把節日的喜慶渲染得淋淋盡致。中午,家家戶戶宰殺雞鴨,以水、酒、粑粑、核桃、桃子、牛肉、雞肉、鴨肉等祭品,一份祭獻在堂屋給偉尊等老祖宗,另一份祭獻在門外走廊邊給不能進家門的野鬼。午飯後,婦女們帶著孩子回孃家送糯米粑粑走親戚,一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來向孃家人表達節日的祝福和問候。孃家人收到粑粑後回禮給一個土雞蛋或一隻土雞。以這種方式走親戚,越走越親,把哈尼人連成一家親。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第三天“阿少策咱”(注:哈尼語,指野楊梅樹下談戀愛)。這一天是全村休息娛樂的好日子。成家的人們在家喝酒取樂、賽歌賽舞或帶上孩子到“參僕” 騎磨秋。在磨秋場上相知相識的少男少女們按照約定,相會在深山老林的某棵楊梅樹下邊摘楊梅邊談情說愛,一對對戀人就這樣開花結果了。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第四天“嬌勞勞”(注:哈尼語,指歡送偉尊)。這天,家家戶戶準備好谷茬魚、泥鰍、臘肉等酒肉佳餚抬到“參僕”,擺成長街宴,在哈尼長者的主持下舉行歡送歡送偉尊儀式後,全村的人坐在一起相互品嚐菜餚和美酒,預祝吉祥和豐收。表現了哈尼族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傍晚,家家戶戶都要點燃一把用九片松明紮成的火把,在房內行驅邪除惡儀式,然後將火把送到寨外山丘上集中燃燒,並插上一根慄木棍,寓意著瞎子瘸子等野鬼們點著火把、柱著柺杖離開哈尼山寨,祈求哈尼山寨幸福和安寧。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第十三天“庫噻噻”(注:哈尼語,指“庫扎扎”節結束的意思)。第5天至第12天,人們正常生產勞動,但一到傍晚,男女老少們在“參僕”騎磨秋、談情說愛、唱歌、跳棕扇舞,哈尼人每天都沉浸在歡樂中。第13天一大早,哈尼長者用一對雞、鴨蛋在“參僕”磨秋旁主持舉行“庫噻噻“儀式,把磨秋杆抬下來。寓意今年祭祀的儀式已經結束了,偉尊等神仙已騎著磨秋回到了遙遠的“莫咪薩贊阿代”,眾路野鬼們已趕出了哈尼山寨,哈尼山寨已太平盛世了,從這天后哈尼群眾不再騎磨秋了,長達十三天的”庫扎扎“節才結束。

咦!梯田人家“庫扎扎”是什麼東東?

4月29日——5月1日羊街鄉將舉行2017中國•元江羊街-梯田人家“庫扎扎”,來吧朋友,期待您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