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缅甸

除了旅游,关于缅甸,可讲的还有很多……

“通路”缅甸

丨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马德岛

中缅油气管道

从“一带一路”的角度聊缅甸,我们可以从去年的消息开始。

2017年3月24日,英国路透社报道,缅甸通往中国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在搁置了2年后,重新启动,将打通最后2.5公里。

两个月后,5月19日,喜讯再度传来。据新华社报道,这条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送原油,原油从缅甸的马德岛开始输送,19日下午4点就抵达了中国边境城市瑞丽,然后经过650公里长途旅行后,抵达昆明安宁的炼油厂(时速50公里)。

这条油气管道,分原油和天然气两个部分。天然气的管道,早在2013年就已经投入使用,现在昆明千家万户用的天然气,主要就来自这条管道。原油部分,晚了4年,但也最终顺利打通,抵达了目前的终点站——昆明。

“通路”缅甸

丨中缅石油管道走向示意图

中缅油气管道的修通,意义重大。预计年输送量将达2200万吨(相当于每天40桶),将成为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从此,中国从中东进口的部分原油将能直接在缅甸卸下运回国内,不必经过马六甲海峡,少了1820海里的里程。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能源的战略安全更加有保障了。

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

中缅油气管道的顺利修通,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很振奋;作为一个云南人,我们更加为云南自豪。我们自豪的,不仅是云南与缅甸接壤这个地理优势,还是云南与缅甸数千年来就友好往来的历史。中缅油气管道的顺利修通,不仅是中国今天的成就,也是历史上滇缅之间商贸通道的遗产。

“通路”缅甸

丨中缅石油管道建设现场

滇缅之间的商贸通道,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而这个故事就跟这条通道的“发现”有关。

张骞是西汉时代最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汉王朝时,黄河以北,以及今天中国西北一带被强大的匈奴控制。为了对抗匈奴,汉武帝在公元前139年,派遣当时才25岁的张骞组团去西域寻找盟友——大月(读“肉”音)氏。这一次外交探访极其不顺。张骞在经过匈奴地界时,被扣留,这一扣留就扣了十年!

后来,张骞得以逃脱,然后一路向西,打听大月氏的消息,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张骞的使命没有实现,因为时隔十多年,那时的大月氏一路躲避匈奴,已经找到了新的栖居地,不愿意跟匈奴对抗了。

“通路”缅甸

丨缅甸小姑娘

但是,就在张骞十分失望的时候,在阿富汗(大夏)他看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现象:在阿富汗的街头,居然有来自四川西昌的竹杖和一种“蜀布”,而一打听,得知这些东西是从印度辗转引进过来的。

蜀布,今天的人考证说,它不是产自四川的丝绸,而是产自云南保山的“桐华布”(棉布的一种),只是四川商人把它们贩卖到印度,所以得名。但在当时,张骞确信这些东西都来自四川,于是他推断四川有一条通道可以绕过北方的匈奴,而直接抵达西域。

这一发现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因为汉王朝一直想跟西域各国搞好关系,以此来共同对抗匈奴,就像当初派张骞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大月氏一样。但是,通往西域的北方交通被匈奴牢牢控制。这种情况下,四川和印度之间这条传说中的通道就很值得去探索。

张骞回国后,把他收集到的关于这一通道的情报,作为他的外交成果向汉武帝汇报。汉武帝听说有这么一条通道也相当兴奋,就派遣使者来四川、云南探路,连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都参与了这件事。

“通路”缅甸

丨缅甸人头上功夫了得

这条通道的探索并不顺利。历史记载,汉王朝的使者到昆明后,受到滇国国王的友好接待,但出了昆明,继续往西时,却在大理、保山一代受阻,有的汉使甚至被杀。

这一阻挠遭到了报复,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大军抵达了云南,包括滇国在内的云南土著王国和势力纷纷被征服。这个过程中,滇国因为对汉使友好,保留了王室世系,得到了优待,被册封为“滇王”。

汉武帝想要接管的这条通往印度的西南通道今天被称呼为“南方丝绸之路”,而之所以被冠以“南方”二字,是因为稍后不久,汉武帝在北方打败匈奴后,开通了另一条通往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

与北方的“丝绸之路”相比,中国西南抵达印度,进而连接中亚、西亚的这条通道,历史更为悠久,早在汉武帝时代“发现”它之前,就已经被民间使用,而后,随着云南被纳入汉王朝版图,又得到进一步维护。今天,时隔两千多年,这条穿越云南横断山脉,经过缅甸抵达印度的通道,还在持续发挥它的影响。前面我们提到的中缅油气管道,就是它延续到今天的明证。

“通路”缅甸

丨缅甸的旅游胜地——乌本桥

事实上,不仅今天,在70年前,中国陷入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这条古道,也曾发挥它的巨大潜力。围绕这条旧通道,相继修通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后来都成了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而且,这条古道上,不仅修有公路,也修有石油管道,有一条被历史几乎遗忘的简陋的石油管道,从印度,经过缅甸,把石油运输到昆明、重庆,缓解了抗战背景下中国的能源危机。

大诗人笔下的缅甸音乐

中国与缅甸,或者说云南与缅甸之间,虽然隔着崇山峻岭,但是它们彼此的交往却不曾断绝。今天如此,历史上也如此。

关于历史上的交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见证者。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叫《骠国乐》。诗中,他这样写道: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白居易喜欢写长诗,这首34句的长诗,详细描写了骠国的王子舒难陀,奉父命,到唐朝都城长安朝拜唐朝皇帝德宗,请求归附,并给德宗献上骠国音乐歌舞的过程。

白居易描写的事件,发生在公元801年至802年。801年,骠国王子的使团,从骠国的都城室利差呾罗出发,沿着骠国至南诏(当时的云南地方政权)的商道,抵达大理,然后在南诏翻译官的陪同下,前往成都,在成都稍事休息后,于802年的春天,抵达西安,于是有了白居易诗里的一幕。

“通路”缅甸

丨仰光大金塔

骠国在哪里?为什么会到唐朝国都来朝贡?

骠国,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国家。都城在缅甸中部,位于缅甸的蒲甘与仰光之间,现在的卑谬一带。缅甸当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骠国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据唐史介绍,这个国家东西宽3000里,南北长3500里,9个城镇,298个部落,18个属国,貌似很大。

骠国不仅面积大,历史也很悠久,它建立的时间,据说是公元220年,就是中国的三国时代。而灭亡的时间,是公元832年,先后存在了612年。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缅甸先后有几个有名的王国。在骠国之前,有一个活跃在东汉时代的掸国;骠国活跃在三国魏晋与隋唐之际;骠国之后,是蒲甘王国,蒲甘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王国,也是11世纪,把南传上座部佛教定为国教的王国;13世纪末,蒲甘被蒙古人征服,之后,缅甸战乱了两百年,16世纪崛起的东吁王朝又再度统一缅甸;但不久,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缅甸沦为殖民地,直到二战后才获得独立。

“通路”缅甸

丨缅甸的旅游胜地——茵雅湖

中国史书上,缅甸各个时期的王国,都跟中国有外交往来。掸国,多次派使者到东汉首都洛阳。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公元120年,这次缅甸使者带来了一个杂技团,让首都洛阳的达官贵人开了眼界。据说,这个杂技团的艺人来历非凡,他们来自遥远的罗马!如果这个说法准确,那缅甸在东汉与罗马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骠国乐队到长安演出,似乎比几百年前的杂技团的到来更加热闹,意义也更为深远。不仅白居易写诗颂扬,当时的历史也留下了记载,可见这次中缅文化交流之重要。

“通路”缅甸

丨仰光中国城里的狮舞表演

唐代的史料说,骠国乐队有35人,演出的曲调有12个,涉及的乐器种类有19种。关于演员的种族、服饰、动作、演出的内容,同样有详细描述。甚至,这个乐队抵达成都时,当地官员已经把他们的舞蹈动作、服装画成画册,提前上交给朝廷。

虽然时间过去了1200多年,但透过这些描述,骠国乐队当年在长安的演出场景,还是让我们联想到今天缅甸以及周边一些民族的音乐歌舞。

白居易在他的诗中也生动地描写了骠国乐队的演出,说他们吹着玉螺、敲着铜鼓,有文身,舞动起来像蛇一样。

融入中国文化

唐代,缅甸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可能不止公元802年这个骠国献乐事件。据唐代一则资料记载,9世纪中期,缅甸“女蛮国”的使者也来到长安,他们的服装跟骠国相似,束着发髻,像“菩萨”,所以被称呼为“菩萨蛮”,而文人雅士也为他们谱曲,所谱的曲就叫《菩萨蛮曲》。

《菩萨蛮曲》是不是著名的词牌《菩萨蛮》很难说清楚。不过,《菩萨蛮曲》在当时的文艺圈影响很大。因为几十年后,宫廷编导的大型歌舞《菩萨蛮舞》就是在《菩萨蛮曲》基础上做的创作。

《菩萨蛮舞》也叫《四方菩萨蛮队》,是活跃在9世纪后半期的宫廷艺人李可及编导,由数百个女子参演,舞蹈内容跟佛教有关,在皇家寺庙演出,场面很隆重。

“通路”缅甸

丨“中缅友谊街”,简称“中缅街”

由此可见,“菩萨蛮”这个外来形象早已融入中国文化。女蛮国这个他者形象在9世纪中期后,对于唐朝上层社会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也正因为这种影响,才让后来人,把著名的《菩萨蛮》的词牌追溯到女蛮国。

关于女蛮国,历史的记载也不清楚。今天学者考证说,可能指的就是骠国,也有人说,不是骠国,是缅甸南部的另一个叫“罗摩”的小国。

女蛮国的身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南诏国。理由是,关于女蛮国的文化描述也跟南诏有些相似。对于这个说法,有学者觉得不靠谱,但多少也说明,多民族的南诏国文化与缅甸文化实在有不少相通之处。

缅甸与南诏、大理的关系之复杂难以尽数。文化上,山水相连自不必说,就是政治上,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南诏、大理活跃的年代是中南半岛各国力量还比较衰弱的时期,所以云南成了辐射中南半岛的区域中心。这一格局下,中原王朝想要影响中南半岛国家,离不开云南的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后者左右了这些国家的命运。骠国之所以去唐朝长安朝贡,是因为有南诏支持,而得罪南诏的后果是832年,骠国被南诏覆灭。

南诏、大理昔日的遗产,部分被今天的云南继承。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这份遗产正转换成云南在“一带一路”上的资源优势。

“通路”缅甸

由汉到唐再到当下,与缅甸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的交流一直未曾中断。而在其中,云南始终因为地缘和文化的关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日君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云南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