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度暴跌,會打亂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嗎?

隔夜市場,人民幣再度暴跌,離岸人民幣一路跌破6.90、6.91、6.92、6.93、6.94和6.95六個關口,以一天內跌掉500基點的數據,把人民幣拉到了近20個月的新低。

美元指數則瘋狂上揚,最高升至96.9937,距離97關口僅一步之遙。

人民幣再度暴跌,會打亂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嗎?

在距離“破7”的關鍵時期,央行表示,無論是 2017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二季度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都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干預。

此外,港幣匯率也頻頻告急。隨著美元指數連日來不斷走高,美元兌港元多次觸7.8弱方兌換保證後,香港金管局在8月15日北京時間段內三次出手,最新一次買入72.53億港元,令週三共買入117.67億港元。這是近三個月來,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入市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沒有了央媽加持的人民幣能否扛過下一波下跌尚不得知,但“美國的央媽”卻可能因為人民幣而改變節奏…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今年9月加息25個基點至2.00%-2.25%區間的概率為96%,12月至該區間概率為32.2%。

從歷史來看,美國通常可以忽視新興市場的情況,除非涉及中國。

最近這段時間,新興市場的貨幣充滿了動盪。無論是土耳其里拉還是南非蘭特都在“不走尋常路”。

雖然截至目前來看土耳其的危機影響有限,但新興市場的不安情緒推高了美元,這可能會使美國企業出口成本增加,進而影響美國經濟增長。

包括鮑威爾在內的美聯儲官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他們幫助全球金融穩定的最佳方式是讓美國經濟保持正常增長,所以當美國第二季度的經濟以2014年以來最快的速度擴張後,並似乎有望再次實現穩健增長之際,美聯儲的任務可能只是明確溝通政策走向,以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新興市場在管理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方面處於有利地位。自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危機頻發以來,這些國家在減少脆弱性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同時全球的資產管理者也都在注視著人民幣走勢和中國的貨幣政策。

法國興業銀行(SocGen)認為,在8月初始的2周內,雖然里拉兌美元崩跌27%,但亞洲的貨幣走勢表現相對較好,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出臺了維持人民幣穩定的政策,然而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盧比卻成為新興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貨幣,澳元則是十國貨幣中最疲弱的。

雖然日元避險屬性使得日元兌美元僅略疲弱,但在人民幣開始繼續走低後這一避險的優勢也被拂去一些,尤其是在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之後。對此將繼續關注人民幣走勢和中國的貨幣政策。

同時,中美的貿易摩擦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貿易摩擦升級,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擔憂擴散,中東緊張局勢,以及原油價格上漲,對全球增長構成風險。

如果美中貿易摩擦升級,不僅會對美國和中國,也會對全球經濟構成負面壓力。

技術上看,歐元下破水平支撐、美元指數上破96關口,技術層面上打開美元升值空間。後續需關注是否有更多逆週期調控政策實施,否則美元兌人民幣跟隨美元指數上行的可能性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