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在村里干扶贫工作,主要就是要学会与人沟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原长沟村,现赵家河村14组有个老革命,叫李荣录,由于儿子患病长期治疗,也被评为贫困户,但这个老头身上有一股硬朗的气息,他年轻时参过军,退伍后返乡务农,那个年代退伍回村的军人是很光荣的,他人也能干,就是儿子患病把一家拖累了。老李在家里主要是养蜂,靠他一个人也干不了重活,我刚去的时候老李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个贫困户,好像没享受到啥政策呀?”我就慢慢开导他,给他讲政策,从普惠的角度给他讲,从扶贫以来,水、电、路、讯给他讲,看似不是直接给你发钱发物,但是就是有扶贫政策才有这些项目,要不这么偏远的地方,哪听说过水泥路直接铺上山通到组的?国家扶贫力度这么大,要看得见这些普惠性的东西。老李这人本来犟,但这一来二去接触交流中,我们也成了好朋友,我说这是忘年交,现在老李有什么事还爱来找我,跟我聊几句听听我的意见,最近他在进行危房改造,关于建房上一些不清晰的问题他总是问我,和我商量,我也给他出些主意。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说到危房改造,在我个人看来,今年脱贫的短板一个在于危房改造进度慢,一个在于饮水工程还没到位,但是好消息是目前项目都在进行中,按规划走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农村要长远发展,特别是赵家河村目前有几点可以早做准备。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一是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

可喜的是这几年整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全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插卡电表进行了安装,两条通组水泥路进行了铺设,后续路段正在设计中。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村里医疗设施不论硬件、软件都还较落后,急难病症必须要去大型医院。而且虽然现在通讯、网络、电视是很发达,但是大山深处的群众对这些只是停留在看一看,了解了解上面,真正要做出改变还必须得走出去,实地看,亲身感受。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二是观念落后,新生代劳动力流失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山大沟深形成出当地特有的人文、风俗、观念,而且农村老一辈人许多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不识字大有人在,村里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因为在农村挣不到钱。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观念的扭转是个逐步过程,欲速则不达。现在年轻一代都起码受到初中以上教育,出去走走,开开眼界是好事,为下阶段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做准备。当市场或者国家政策需要农业的发展转型为大规模、集团化、专业化的生产的时候,经济的导向会决定那些有文化、有能力、懂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脚步往哪走。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三是产业没有核心技术,

抗灾害风险能力不足

目前全村的产业收入主要依靠羊肚菌、袋料香菇、天麻支撑,特别是羊肚菌产业,这两年赵家河村种植面积成倍数增长,但种植羊肚菌纯粹是靠天吃饭,全部是室外加大棚种植,说直白就是温度不可控、湿度不可控、选定后土质不可控,一旦有一个因素有变量,脆弱的羊肚菌产业会轰然倒下。在2018年三、四月收羊肚菌的时候,全村就发生大规模亩减产,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有说菌种质量不好的,有说气温同比增高的,有说雨水不足的。根本还是在于自己没有核心技术,菌种本村不能培育,要靠收购,外加气候因素不可控,一旦发生极端天气,很可能颗粒无收。再加上当地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大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我在村里遇到过山坡滚石把农作物打坏的,下雪把大棚压垮的等等。去年9月连续暴雨,发生山坡滚石、塌方等灾害,导致全村11个小组通组道路不同程度受损,山上老一辈农户也不愿意搬下来,农村发展还是一个长远课题。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除了生活上的改变,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改变,接触了从没涉猎过领域的工作,我自认还算是及格,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从精准到人,再到着眼全村,看待角度的改变其实也只是一脉相承而已,同时也是人生中一段十分重要的经历和回忆。要问我农村苦不苦?苦。问我农村好不好玩?对我来说不好玩。想到有人又问我:扶贫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我想我的回答是:不负群众的期望,对得起头上的警徽。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作者:汉中市公安局民警 赵家河村第一书记 高全晓江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审核: 黄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