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區紅會:推動「博愛家園」建設 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南京秦淮区红会:推动“博爱家园”建设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兩年來,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紅十字會以區委區政府加強城鄉社區治理為契機,乘勢而為,科學謀劃,按照南京市紅會提出的“3+X”模式,探索了一條適合秦淮區“博愛家園”建設新路,紅十字會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倍增,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社區幹部和群眾的廣泛讚譽。

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傳播人道理念

建設秣陵路社區“博愛家園”之初,秦淮區紅十字會計劃用文化滴灌的方式,從人文歷史中挖掘特色文化基因,以社區公共空間和辦公服務用房為載體,以紅十字運動知識、轄區本土博愛典故、“家”文化為內容,將紅十字文化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社區文化建設相融合、基層紅會建設與現代社區治理相融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紅十字的歷史和文化展現出來,讓居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紅十字、認可紅十字。

同時,配建一個精緻的“博愛書屋”,打造全國首個以紅十字為主題的社區微型博物館——博愛101館,實現紅十字文化傳播、培訓教育、物資集散、組織孵化、活動舉辦和基礎服務六大功能向基層一線延伸。微博館建成後,先後接待了“中亞地區災後社區恢復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研修班”的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個國家的24個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會員,貝寧國家紅十字會會長馬蒂斯·阿格里幹一行,臺灣紅十字組織,以及全國10多批次省、市紅十字會的參觀調研。

參與社區精準扶貧,弘揚博愛精神

主動邀請更多的轄區單位參與到“博愛家園”人道救助工作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拓展渠道,籌集資金,以博愛精神感染轄區內的機關、企業幹部職工和社區愛心人士參與社區精準扶貧,以“項目化、多元化”等籌資方式,實現“一對一”“一對多”救助認領形式,愛心款物管理透明,協助社區實現重病、殘疾、貧困戶、下崗職工的生活有人問、有人管、有人助。

2017年,秣陵路社區“博愛家園”募集救助款8萬餘元,救助各類困難群眾100多人次,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助學幫助,為沒醫保的外來務工人員、突發重大疾病的居民提供助醫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助殘服務。在轄區內開展“光明行”項目,普查了87人白內障患者,為6名需要手術的貧困患者給予救助。

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倡導奉獻意識

秣陵路社區“博愛家園”將養老照護志願服務作為建設重點,吸納駐地企業、社會組織、大學生、社區紅十字志願者共同參與,實行“愛心積分制”,志願者可憑積分在社區“博愛超市”兌換相關日用品,給志願者愛心回饋。通過制度化管理,志願服務團隊的凝聚力、執行力得到大幅提升,志願者服務熱情高漲。

經常組織志願者們定期上門看望社區的獨居、孤寡、失能老人,跟老人交談聊天、讀書讀報,給予他們心靈慰藉;對腿腳不便的老人,社區會提供便民服務,通過“一卡通”愛心電話,給老人上門提供助餐、助購、助浴服務;對需要24小時候照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老人的家庭提供喘息服務,志願者上門替代家庭照料員,讓他們有時間去完成各種生活所需活動;定期為老人上門測血壓、量血糖,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組織老人在社區“老人手工坊”開展各種手工編制、書畫棋牌活動等活動。全年共為轄區50個獨居、孤寡、失能老人提供各種志願服務達200次以上。

參與社區生命關愛,培育文明新風

以“博愛家園”為陣地,秦淮區紅十字會搭建了“救護知識教學培訓大本營”和“三獻工作志友活動大本營”,積極開展社區關愛生命、保護健康活動。利用“博愛家園”平臺,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常年向社區居民普及心肺復甦、創傷救護,及各種意外傷害等急救知識200餘人次,發放急救包100餘個;組織專家開展健康保健講座、義診服務和常見病的預防與治療知識等,不斷增強居民的健康知識以及應對突發意外傷害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將“博愛家園”作為捐獻遺體器官、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活動平臺,邀請省中醫院專家來社區舉辦“三獻”知識講座,製作了百米宣傳欄,聯合市、區紅十字會、市血液中心在朝天宮廣場開展 “三獻”廣場專題活動。“博愛家園”建成之今,先後開展了6次“三獻”專題活動、參加人員300餘人次。通過兩個“大本營”不間斷的活動,社區居民關愛生命的意識明顯增強,社區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