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這座博物館裡,曾經藏著大清戰敗的祕密|大象文摘

文章來源: NanjingYCChen|雅筑迷思Azuremyst(ID: azuremys)

如果參觀英法的博物館,免不了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來自圓明園的古物。在曾經位於倫敦東郊烏理治(Woolwich)的皇家炮兵博物館(Firepower: Royal Artillery Museum,現已倒閉)中也有這麼一件,不過卻是相當特殊的一件。

展廳中間與拿破崙戰爭時代的英國6磅野戰炮、品種繁多的康格里夫火箭擺在一起的還有一門5.5英寸榴彈炮。本來在拿破崙戰爭中英軍的6磅野戰炮和5.5英寸榴彈炮就是直射火力+曲射火力的好搭檔,館方把它們擺在一起用意也很好理解。然而蹲下來仔細看說明牌,才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5.5英寸榴彈炮的原廠模型,Greenwich Heritage Center藏

原來,這門榴彈炮竟是當年英王喬治三世送給大清乾隆皇帝的囯禮之一。來到大清七十年之後,它又在圓明園見到了自己祖國的同胞;只是這次不是和平的使團,而是氣勢洶洶殺入北京的軍隊。就這樣,這門炮在經過一次跨越半個地球的旅行之後,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倫敦烏理治的炮廠。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馬戛爾尼使團帶來的5.5英寸榴彈炮(有炮架的那門)

在馬戛爾尼使團訪問大清的1790年代,這炮絕對是英軍現役的最新貨色;畢竟僅僅20年前,英國人才把當時歐洲大陸最先進的制炮技術學到手:先鑄造實心的炮坯,再用水平的鑽炮孔機器(horizontal boring-machine)同時鑽炮孔和修整炮的外表面。在此之前,英國的鑄炮技術和明清時代的中國沒什麼本質差別,都是需要一個鐵棒、鐵絲和粘土做成的炮芯鑄成空心的炮坯,再用機器切去冒頭、簡單修整,炮就做成了。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檢驗剛鑄好的炮坯的尺寸。可見冒頭

烏理治皇家炮兵博物館裡就有一件這樣的炮坯。只不過這也不是一件普通的炮坯,它見證了英國工業史上的一個大事件:1716年5月10日,眾多達官貴人受邀到倫敦城內馬修·巴格雷(Matthew Bagley)經營的摩爾斯菲爾德(Moorsfield)鑄造廠,參觀工廠鑄造皇家炮兵團團長阿爾伯特·博伽德(Albert Borgard)上校最新設計的銅炮。不料工人未等模具乾透便注入了銅水。結局可想而知,模具在水蒸氣的壓力下爆炸,銅水迸濺,包括工廠主巴格雷在內的十六人當場喪生。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摩爾斯菲爾德的炮坯。因為未澆注完成模具已經爆裂,因此冒頭沒有完全成形

這次在倫敦城內發生的事故使得英國政府開始將此前完全依賴於私人工廠的軍火製造業收歸國有,並且從稠密的居民區遷到開闊的郊外,建立了最早的皇家鑄銅廠(此時還主要為陸軍造銅炮,海軍鐵炮仍然向私人工廠訂造)。幾乎同時,在歐洲大陸的瑞士,一個將要改變火炮歷史的發明出現了。

1715年,瑞士人馬利茨(Maritz)發明了水平鑽炮孔機器的雛形。這機器乍看上去和之前的修炮膛機器沒太大區別,但運作原理有個巨大的不同:在這臺機器裡旋轉的不是鑽頭,而是大炮本身,猶如一臺大車床。在機械製造水平不那麼高的時代,想造出如今天那樣足夠結實能鑽實心的大銅/鐵塊還不會歪斜的轉軸實在太難,然而把一個鑽頭釘在一塊大石頭上讓它保持不動,倒是易如反掌。在實心的炮坯上鑽出炮孔,終於成為現實。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馬利茨之前的一種修炮膛機器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沃布魯根在烏理治建造的鑽炮孔機器,這裡在鑽一門大型臼炮的炮孔

荷蘭、法國這些大陸勢力迅速擁抱了新技術,而海峽對面的英國卻還在抱殘守缺。直到1770年,烏理治皇家鑄銅廠才高薪挖來了荷蘭海牙國立重炮廠的總工,沃布魯根(Verbruggen)父子。他們帶來的機器雖然只能鑽銅炮,但受到國家投資引進技術的鼓舞,英國眾多私營鐵工廠紛紛上馬研發了原理幾乎相同的鑽制鐵炮的機器。瞭解一點金屬加工就能知道,不是所有的鑄鐵都便於進行機械加工;鑽炮孔技術的發展,實際上也在倒逼冶金的進步。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非常漂亮的17世紀英國鐵炮,緬甸曼德勒王宮藏

英國國內有從世界各地虜獲的精美古炮,然而最好的英國古炮卻常常在外國的博物館裡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曼德勒英國鐵炮的炮口,可見此時英國鐵炮的蜂窩現象還十分明顯。這在19世紀以後是不存在的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曼德勒英國鐵炮的銘文,皇冠玫瑰下方的數字是1698年英國整理全國炮位時所刻

而此時的大清,能熟練掌握空心鑄炮技術的除了北京的宮廷也只有廣東、福建的匠人。鑄成的銅炮尚可以根據明末清初的遺法加以少量機械加工,而鐵炮卻只能是“

俱用生鐵,性質剛堅;鑄成之後,不得打磨,不可鑽銼。其炮體既已粗糙,而藥膛又不光滑”。

一門帶完整炮架的5.5英寸榴彈炮附上工具、洗把杆、彈丸、火藥,是個相當沉的物件。馬戛爾尼使團千里迢迢把它帶到大清,又搬上運河的船隻送到北京,可想而知一路是多麼折騰。然而它在北京這幾十年,卻不知有沒有人研究過它是怎麼做出來的,那個遙遠的英吉利國的軍隊又是怎麼用它的。而沃布魯根的機器在烏理治一直用到1840年代才退役;這也就意味著,鴉片戰爭中痛打清軍的英國炮有些就是它的直系後輩。

伦敦这座博物馆里,曾经藏着大清战败的秘密|大象文摘

《海國圖志》中的龔振麟《鑄炮鐵模圖說》、丁拱辰《鑄造洋炮圖說》代表了那時閩粵浙鑄炮的最高水平,他們卻完全不知道自己仿造的“洋炮”其實是實心鑄成再鑽出來的。而此時,這門英國造5.5英寸榴彈炮還在圓明園靜靜地頤養天年。直到鹹同年間,王韜才在《火器略說》中寫下:

西人所鑄,多系實炮;後用輪機,施之鑽銼。生鐵性剛,鑽銼無所施;且多蜂窩,必致炸裂。仿鑄洋炮者,尚其慎於選鐵哉!

多麼痛的領悟。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