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你絕不會相信,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與武大郎相守一生的大家閨秀。除了潘金蓮,還有其他六位歷史名人也是躺著都中槍,而我們就這樣被騙了好多年!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1、武大郎潘金蓮原是高富帥與白富美

《水滸傳》中,潘金蓮被迫嫁給了賣炊餅的武大郎,後對自己婚姻不滿,與西門慶私通,事情敗露後殺了武大郎,結局又被武松殺死。而《金瓶梅》一書更是將這段故事加以創作,以潘金蓮為女主角,並將其描寫成不折不扣的蕩婦,“慾火燒身,淫心蕩漾”。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然而事實上的武氏夫婦,卻是郎才女貌、子孫滿堂的幸福之家。武大郎本名武植,山東(今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武植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進士,出任山東陽穀縣縣令。而潘金蓮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處的黃金莊。史載,武、潘二人和睦恩愛,育有四子。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2、潘仁美功績不輸楊家將

潘仁美,傳統俠義小說中的大奸臣,在楊家將中,公報私仇,致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和楊三郎。可是歷史上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潘美,中國宋朝名將。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行伍出身,官至宣徽北院使。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稱帝。《宋史》傳中,潘美位於列傳第十七的位置,而楊業僅在列傳三十一。從列傳功業上看,潘美擁立趙匡胤稱帝建立宋朝,是宋朝的開國開國元勳。後來攻滅南漢、從平江南、從徵北漢稱得上政治家軍事家了。另外根據歷史考證,佘太君、穆桂英等人皆是民間杜撰出來的。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3、尹志平在道教中德高望重

尹志平是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中的人物之一。小說中尹志平為全真教丘處機的大弟子,曾奉師命去蒙古給郭靖的師父——江南七俠送信,並試探郭靖的武功。後來在電視劇《神鵰俠侶》中虛構了因暗戀小龍女,趁小龍女的穴道受歐陽鋒所制,又錯認他為楊過的情況下與其發生性行為。最後心甘情願死在了小龍女的劍下。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尹志平,在真實的歷史上確有其人,但與現代小說描述恰恰相反!在真實的歷史人物尹志平,在道教成就很高,而且在戰亂,災年多救助百姓,品德高尚,乃一代高道大德。懂醫術,多治病救人。是一位得道高人,深受百姓愛戴。現代小說中情節純屬虛構,金庸也意識到不該這樣汙衊歷史人物,所以基於方面原因換掉尹志平的名字,換為甄志丙。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4、陳世美是大大的清官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陳世美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然而有些考證認為,陳世美的原型為清代官員陳年穀,但這是明顯的偽考證,因為陳世美是明朝小說《包公案》中的人物,明朝人寫小說,怎麼可能以清朝人為原型呢?很顯然,陳世美並無真實歷史原型。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再來說說陳年穀,清順治八年(1651年),陳年穀降清考取舉人,順治十二年(1655年)考取進士,經吏部考核選任直隸饒陽知縣。任期三年後,吏部考核其成績最優,升任吏部主政、郎中。由於政績突出,陳年穀受滿清主子順治帝重用。康熙十年(1671年)後,陳年穀升任戶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攜妻秦馨蓮告老還鄉。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5、法海並非不懂愛

在《白蛇傳》中,白娘子便被法海追殺。又扣留許仙於金山寺,逼迫白素貞水漫金山。在電視劇中,法海一直阻攔白蛇與許仙相愛,最終將白素貞困於雷峰塔中。這樣的法海冷血無情且死板,讓人對他產生痛恨之意。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但據史料記載,法海,俗名裴文德,唐朝人,是唐宣宗大中年間吏部尚書裴休的兒子。時年,皇子得惡疾,看盡天下名醫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兒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靈佑禪師為他的兒子賜號“法海”。法海潛心修行,身居山洞,開山種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廟時意外挖到一批黃金數鎰,但他不為金錢所動,而將其上交當時的鎮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為感動,赦令將黃金髮給法海修復廟宇,並赦名金山寺。從此澤心寺改名金山寺。現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據傳即修寺時所居的洞。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6、龐太師其實剛正不阿

在我國的古典小說中,龐太師一直是令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在眾多影視劇當中,展現的盡是奸臣本色。然而,有些學者把龐太師的原型認為是龐籍。龐籍,卻在其當宰相時,殫精竭慮,為人剛正不阿,敢於直言進諫,整頓糜爛的軍隊。與范仲淹等交好,更是培養出了名將狄青以及史學家司馬光。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可是,文學人物龐太師的原型不是“龐籍”而是“張堯佐”。北宋仁宗年間外戚張堯佐,小心謹慎,十分通曉吏治,熟悉法律,因是外戚而被任用(其侄女為溫成皇后,為仁宗所最愛),很快就地位顯赫,位極人臣。他才是諸多小說中“龐太師”的原型。而“龐太師”三個字只是個作家編出來的名稱代號。龐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對號入座”而已,錯只錯在小說家們不該讓那太師姓個“龐”。歷史上曾經有包拯多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口水濺了仁宗皇帝一臉,最終使皇帝罷了張堯佐的官。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7、周瑜年輕有為氣量大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最終歸宿是被氣死的,無論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是“既生瑜,何生亮”,無一例外都是對周瑜氣量小的描述。那周瑜的氣量到底有多大呢?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據悉,正史中並未有周瑜與諸葛亮會面的記載。而諸葛亮畢生僅到過江東一次,見的也僅是孫權,而當時周瑜並不在場。周瑜作為東吳主帥,更是不能輕易離開江東地域,因此,周瑜與諸葛亮並未曾會面過,何來二人的恩怨糾葛?《三國志》中的周瑜其實性情開朗,氣度寬宏,且大體上能得人心,對同僚以誠相待。若只是因為他的死而說他氣量狹小,未免太過偏激了。

古代史上7大千古奇冤:陳世美是大清官?周瑜最讓人吃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