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區塊鏈不是魔法?

各大公司都在試驗區塊鏈技術。據Outlier Ventures稱,目前有100多家企業正在進行概念證明試驗。隨著技術和業內公司的不斷成熟和企業友好性的提高,對什麼是區塊鏈和什麼不是區塊鏈,企業的理解需要提高。

組織需要了解區塊鏈的價值,每種類型之間,如聯邦的、私有的、公共的,等等,的區別;什麼時候真正使用這些技術才是有意義的;以及如何以可擴展和可持續的方式將這些技術整合到企業中。

區塊鏈-它有什麼好處?

目前企業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案例主要與交易有關;這可能是兩個或多個交易方之間交換數字資產,也可能是跟蹤貨物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或作為在評估信息時核實雙方之間信任的一種方式。

“你必須通過一個案例合理化練習,來發現區塊鏈對一個企業是否有意義,”Dell ‎EMC的現場首席技術官AdamRobyak說到。

“在我的業務流程中是否需要可聽性?我需要追蹤或者證明來源嗎?我需要了解監管鏈嗎?我需要與多個實體交互嗎?不同的參與方之間是否存在不同動機?這些就是你在考慮不同類型的用例時,需要關注到的各種各樣的事物。“

為什麼區塊鏈不是魔法?

許多組織應該意識到,在很多情況下,區塊鏈並沒有太大用處,或者說,僅僅採用這種技術來保住顏面、被視為革新者也於事無補。

VMware的高級主管Mike DiPetrillo說:“現在外界都在講區塊鏈。”“如果你是唯一使用這個區塊鏈的人,請節省煩惱,去找一個數據庫,然後將信息錄入到數據庫。如果還有一個人或幾個人也在用區塊鏈,而他們只是偶爾需要讀或寫,那就把你的數據庫放在一個DMZ中,給這些人一些權限。“

區塊鏈諮詢公司Stratis的首席執行官ChrisTrew表示,當傳統的集中式數據庫只是想要使用區塊鏈的流行詞時,企業往往會嘗試使用區塊鏈。

“在區塊鏈領域中存在很多誤解,這隻會沖淡整個行業。”

“有些人當真以為區塊鏈是雲存儲的替代品,可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區塊鏈中存儲數據是非常昂貴的,你只需要儲存要獨立驗證的東西。“

有一個例子是關於醫療保健信息的。傳統的PACs成像文件體積龐大,通過區塊鏈發送或存儲效率將十分低下。這種情況下,更合理的做法是,將醫療記錄鏈接到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庫,並將記錄的哈希存儲在鏈上以驗證最後一次訪問和修改記錄的時間。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了一份文件,以幫助企業瞭解區塊鏈是否是一個滿足其業務需求的合適、有用的工具。文章結構清晰,一目瞭然,企業不僅能看到區塊鏈是否合適、有用,而且能瞭解哪種類型的鏈可能最有意義。一旦企業瞭解了基於區塊鏈的技術何時何地能夠提供價值,我們將看到這些企業不再只是試驗,而將會全面採用這項技術。

“我認為真正有趣的事情之一是,觀察老牌公司,或者它們已經實現代幣化的部門,”區塊鏈諮詢公司New Alchemy市場研究總監Galen Moore表示。“不一定要將整體業務代幣化,可以在已經出現機會的某些部門或者某些業務流程上採取行動。”

公司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區塊鏈試驗和第一天

除了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如R3、Tymlez、Symbiont,以及其他希望為區塊鏈帶來企業級能力的公司之外,大型科技巨頭也在尋求將自己打造成這一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由行業巨頭AWS、Azure、IBM和許多其他公司提供的區塊鏈即服務(BaaS)產品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快速、簡便的方式,使它們不需要在前期進行大量投資便可啟動這項技術。

不過,VMware的DiPetrillo表示,雖然這些服務的啟動和運行都很棒,但公司需要更多地考慮“第二天”的運營以及之後會發生什麼,以及如何讓區塊鏈成為任何公司的一部分,並像其他業務部門一樣管理良好。

“當你需要對這件事進行審計時會發生什麼?你如何看到哪些節點正在接觸你的數據?你如何看到哪些節點用何種方式對數據進行投票?你如何看到你的區塊鏈的交易歷史?“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不確定為什麼它的智能合約會重載它的數據庫,DiPetrillo表達了他的看法, 這家公司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合約在區塊鏈網絡的每個節點上執行,即數百個節點試圖同時從一個數據庫訪問千萬行數據。

企業也應該意識到,即便區塊鏈有著有趣的屬性,它也無法解決任何‘垃圾進入,垃圾輸出’的問題。如果你輸入的是一些“壞”數據,這些數據也會被複制,然後被髮送給所有的節點。但是,區塊鏈所創建的是一個麵包屑軌跡,這意味著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不良數據的來源。

RSA的首席技術官Zulfikar Ramzan博士說:“我認為,那些想要將區塊鏈應用於供應鏈的人對物理和數字之間交界的關注還遠遠不夠。”

為什麼區塊鏈不是魔法?

“在某個時刻,有人獲取了一個物理商品的數字標識符,並首次進入區塊鏈。你必須確保這個神聖的過程能得到保護;如果有人故意或偶然地分配了錯誤的標識符,這將成為一個問題。在跟蹤記錄方面你會做得很好,但你可能一直跟蹤著錯誤的事情。“

另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是安全。雖然底層的區塊鏈平臺還沒有受到任何重大攻擊,但在這些平臺之上開發的智能合約卻有許多安全漏洞,由此造成了上千萬美元的損失。

Zulfikar Ramzan博士問道:“如果你正在實施區塊鏈,但出了什麼問題,你會需要一個密碼專家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已經跟這些專業人才建立聯繫了嗎?”

對於“區塊鏈使用加密,所以它完全安全”的這種心態,各個企業都應該保持警惕。除了底層硬件需求與任何其他硬件一樣受到保護之外,如果沒有適當的監控,它也有可能被濫用。正如公司的SQL管理可以接管公司的SQL數據庫並更改數據一樣,理論上,企業的區塊鏈管理可以接管整個組織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雖然不包括屬於你公司的區塊鏈但是不受你公司管控的所有節點),並對鏈上的數據進行更改(儘管這些更改是可跟蹤的)。

區塊鏈將以某種形式進入企業

Gartner最近對首席信息官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四分之一的機構已經或正在積極計劃實施或試驗基於區塊鏈的技術。Juniper Research去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公司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在考慮部署區塊鏈技術。考慮到人們對這項技術仍很興奮,它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Trew說:“在我看來,區塊鏈和我們看到的其他一些技術發展,如互聯網、虛擬化或雲計算,沒有什麼不同。以虛擬化為例,僅僅是從節省成本的練習中就可以看到,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正在虛擬化他們的全部工作負載,你就無法與他們競爭。區塊鏈也是如此。“

但隨著私有區塊鏈和更多針對企業的區塊鏈平臺獲得牽引力,它們與比特幣創建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提出的原始鏈的相似之處越來越小。

RSA的Ramzan說:“現在有很多錢投資在這個叫做‘區塊鏈’的東西上。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的定義一直在變化。“

“我認為這個叫區塊鏈的東西會被大量應用,它最終是否會發展成為我們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對此我一直留有疑問。”

本文為鏈研所(微信公眾號ID: chainlab2018)獨家編譯,作者JimmyFan,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圖片來自於網絡。原文鏈接:https://www.idgconnect.com/abstract/30483/why-blockchain-isn-magic-won-fi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