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卡脖子」問題!「超級顯微鏡」 來了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8月23日,我國“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並將對國內外各領域的用戶開放。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英美日三國之後,第四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中國散裂中子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科學裝置?

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介紹稱,中國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材料微觀結構的理想探針。例如,我們可以利用散裂中子源來研究大型金屬部件的殘餘應力,這對提高高鐵關鍵部件和航空發動機部件的性能,以及核電站部件的服役性能十分重要。

此外,可燃冰、磁性材料的研究,以及化學反應催化劑的原位研究等,都可以使用散裂中子源。

中國散裂中子源於2011年9月開工建設,工期6.5年,是由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裝置內容包括一臺8千萬電子伏特負氫離子直線加速器、一臺16億電子伏特快循環同步加速器、一個靶站,以及三臺供科學實驗用的中子散射譜儀。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國家發改委組織的驗收委員會專家認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裝置整體設計先進,研製設備質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3臺譜儀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對解決“卡脖子”問題具重要意義

陳和生透露,自2018年3月試運行以來,項目裝置運行穩定可靠,首期三臺譜儀已完成21個樣品實驗,並取得了首批重要科學成果。這些實驗都是針對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充分發揮中子散射的特點,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代表性,涵蓋了能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個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發領域,如鋰離子電池材料、稀土磁性、新型高溫超導、功能薄膜等。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據悉,中國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裝置設備為自主研發並實現國產化,填補了我國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投入運行後,將為諸多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平臺,對中國探索前沿科學問題、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突破“卡脖子”问题!“超级显微镜” 来了

瞭解更多的創新、創業、創投、創客的內容

報名參加節目

請聯繫節目組電話:0755-89989668

來源/眾創龍崗、央視新聞綜合

編輯/巫曉璇 編審/郭泓斌 監製/葛逸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