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占领法国巴黎,传统咖啡馆如何共存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的塞琳(Celine)和杰西(Jesse)在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重逢,抓紧有限的几小时,边闲谈边漫步走向隐身于巷弄里的「纯粹咖啡馆」(Le Pure Café),两人在被岁月磨得光滑的木桌两端,叙旧、试探,也许还有一点点调情。如果这个场景改在星巴克拍摄,两名难忘旧情的男女是否仍会有一样的悸动?


星巴克占领法国巴黎,传统咖啡馆如何共存

来到法国巴黎,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在街头露天咖啡座来上一杯咖啡,体验难得的悠闲气氛。

星巴克进军咖啡之都 美式快餐挑战慢食文化

这部电影于2004年上映,正好在同一年,星巴克首度落脚巴黎,第一间门市就坐落在观光景点巴黎歌剧院大道上。

一开始,许多巴黎人对星巴克嗤之以鼻,还说「上车前在车站买一杯星巴克外带倒还行」,但平常想悠哉地看报、与人相约,还是会去习惯的传统咖啡馆。

《快讯周刊》当时还替报导写下了一个别有用意的标题:「星巴克进攻法国」。

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整个大巴黎和巴黎主要机场,以及里昂、马赛等法国各大城市,都有星巴克的踪影,全国分店总数超过90间,显示法国人很愿意接受美式风格的咖啡馆,更别说从全世界蜂涌而至的部分观光客, 专门要找星巴克,只为了买一个大量制造、绘有巴黎铁塔或凯旋门的城市马克杯。

星巴克占领法国巴黎,传统咖啡馆如何共存

成功打入法国咖啡市场的美国连锁咖啡店星巴克,除了提供各式各样的咖啡外,它们推出的法国城市马克杯也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武断一点地说,巴黎人提到「咖啡」两字,最先想到的还是小杯浓缩黑咖啡,也就是最简单的咖啡原型,要加水、加奶、加糖是另一回事,淋上焦糖酱、加冰块、铺上饼干碎末或撒花瓣则是匪夷所思。

星巴克提供一般法国传统咖啡馆没有的冰咖啡、甜口味咖啡饮品,对年轻人来说仍有吸引力,饮料种类和周边商品又年年有新花样,因此,巴黎的星巴克总是门庭若市。

在巴黎星巴克,一杯意式浓缩咖啡要价2欧元(约16元人民币),小杯卡布奇诺4.25欧元(约34元人民币),但以物价和薪资水准来看,巴黎的星巴克定价还是显得更加亲民。

星巴克占领法国巴黎,传统咖啡馆如何共存

图为巴黎著名的双叟咖啡馆,这里从古至今就是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地,20世纪著名哲学家西蒙波娃、沙特和美国文豪海明威都来过这里喝咖啡。

咖啡馆不只是社交场所 亦是艺术与知性集散地

虽然星巴克成功在法国落脚,但幸好,巴黎的独立小型咖啡馆仍然蓬勃,几乎每隔几条小巷就可找到一家,与其寻求推荐,不如自己探索,总能找到一家对味的。

典型的巴黎咖啡馆,桌子大多是木制,而且很小一张,几乎比肩宽不了多少,两杯咖啡、一个烟灰缸和一份报纸,差不多就占满了桌面。不过,这样的空间对一个独自上咖啡馆的巴黎人来说,也很足够了。

在巴黎,咖啡馆不是手机、笔记本的临时充电站,甚至也不只是解咖啡瘾的地方,而是交谈、议论、沉淀的所在。

20世纪前期,巴黎出现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名流形成的「咖啡会社」(Café Society),他们相聚在咖啡馆杂谈辩论,不知激荡出多少创意,一时间引领艺文潮流,酝酿成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咖啡文化。

星巴克占领法国巴黎,传统咖啡馆如何共存

图为巴黎历史最悠久的咖啡馆──普罗柯佩咖啡馆,这间咖啡馆距今已有 331年的历史,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都曾造访过。

当然,随著时代演进,远距或习惯在外工作的人愈来愈多,巴黎也出现一些专供消费者久坐的咖啡馆,不仅采光明亮,还提供无线网路和插座,也有可让多人集体讨论的大桌,以及各种咸甜轻食让人随时填个肚子,例Husby Café & Coworking、Café Craft,或者像L’Anticafé以每小时4欧元计费,可自由取用咖啡蛋糕,还提供打印机和扫描机服务。

巴黎现今营运中的最古老咖啡馆,是位于第六区的普罗柯佩咖啡馆,自1686 年起营业至今,已有331年历史, 曾在这里出入的名人包括作家伏尔泰、哲学家卢梭、诗人韦兰和穆塞等,一时风华可以想见。

虽然海明威、沙特、西蒙·波娃等文人作家的年代还没有连锁咖啡馆,但即使有, 你能想像他们舍弃花神咖啡馆和双叟咖啡馆的特浓咖啡,人手一杯星冰乐、辩论哲学的模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