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哪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该怎么训练?

北须鲸


大家好,我是兰亭书法日讲。非常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有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笔法

所谓的笔法就是用笔的技巧,方法。不同的书体、不同的风格笔法有所不一样,但是总得来讲有中锋和侧锋,露锋和藏锋,方笔和圆笔六种,这六种笔法基本上适用于所有书体。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云“用笔千古不易”,说的是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笔法之大法。其中根据书体的不同,用笔方法有所侧重。

笔法练习方法主要是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也就是笔画的提按转折。

2.结体法则

所谓结体,也叫间架结构。指的是笔画之间的穿插、排叠,点画搭配的关系。蔡邕九势中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平衡统一,形成对比。练习方法是可以参考古人留下来的著作,例如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元八十四法,草诀百韵歌等。

3.章法

章法又称分间不白,指的是研究书法整片布局的方法。书体不同,章法处理也不尽相同。要想练好章法,首先把前面两个问题解决,因为章法与笔法,运笔,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


4.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觉有用的麻烦帮忙点赞转发一下,如有异议,下方留言指正!


兰亭书法日讲


书法首先是技术,其次才是艺术。

作为一种用笔的技术,肯定是可以专项突击的,因为笔法无外乎“起行收提按转折”这七点。

诸多变化,全在这七个字中。

常人学字,大多只摹其形,不重其法。

结字固然是一种必备的技巧,但是理解的成分多余训练成分。

只有笔法,才是可以训练而来的。

至于用墨,不过是笔法的延伸罢了。

单看一个字就好了。

几乎所有的笔画,起笔的方法、方向,无一相同之处。

可能有朋友就会问“瞎说、三点水第一点,与山左竖,不是一样的吗?”

当然,看着很像,但如果看成一样,那就要加强自身的练习了。

就看这两笔,虽都出锋,但是动作一样吗?

笔势一样吗?

一个直接下滑,一个要折笔。

左点取“背”势,右点取“向”势。

如蓝色所画。

再看绿色圈里,所有起笔,无一相同,这是偶然吗?

有些人说后人把兰亭神话了,这等“愚昧之人”很多,就不说明了。

还有人拿田蕴章“十八个之字不同是偶然”说事。

我就说一句,如果一个不临帖的人,或者不学书法的人,写出十八个不同的“之”非常可能。

但是让一个受过几年临帖训练的人,能写出几个不一样的“之”?

这就是“学”与“不学”的差别。

如果一个人不学法度,自然不知法度,更别谈守法度。如果一个人学了,能写出几种,就看本事和天赋了,正常人三五种是基本功,超过十种就是对书法的理解已经透彻了,如果下笔就有变化,说明人的心和笔端,已经融为一体。


首先用笔是技术,学到“死”容易,写“活”难。

兰亭被历代大家推崇,一定有其缘由。

再说技术层面如何训练,上边的变化都只是“看”到的,看得到,才能谈技法训练。

因为很多人看不到,所以只能“摹”其形。

这就说明了,初学者或者一个自学的人,在初学时是不可能通过专项训练去提升书法水平的。

“摹”形是基础,至于有几人能跳出来,就看个人领悟能力了。

有些人看不见这些变化,则一生跳不出。

有些人一点就透,哪怕只学过一个月书法,下个月练习也会注意到这些变化,从而练习的时候加以注意,时间长就,自然“近”古。


想练技术,要么眼力高,要么悟性高,谈技术层面就已经涉及专业了,这二点是必须要有的。

如果大家理解的“技术”二字,还在一笔怎么写的平正,一个竖怎么写,一个折怎么写,那是不需要悟性的,也不需要什么技术思考,多写几遍自然就像,如此十年自然更像。

那不是技术,那是“会拿笔”,还谈不上“用”笔。


如果上文对大家有帮助,可以点一下关注。

书法入门难吗?

真不难

长眼,留心,多听,就入了门。

书法有专业和不专业之分吗?

也没有

不专业的人多了而已,才有专业这词。


梁宇航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两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很贪心的提问者。

提问者需要一个个的慢慢花时间分析问题。现在这样提个很大概的问题。走马观花,不愿深入。好像很好学,很容易听听就放弃。

大部分人称作文化或者艺术的事情,都是需要技术的,都是有门槛,都需要学。

“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技术性的“职业”,有些人过分强调天赋忽略技术是完全错误的。脚踏实地,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步一步来。

书法的技术技巧层面需要大量练习。只有把基础练好,才能讨论天赋的问题。

要做一个比较合格的书法“技工”。不只是字要写的好,而且还要懂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有哪些技术层面的东西

1、传统文化的学习

2、书写训练

内容有点长

传统文化的学习,写字之外的一些技术问题。

传统文化和书法有什么关系,关系非常非常的大。

比如说:书写工具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写好字。

上图来自央视纪录片

肯定没有人会质疑,学习书法需要了解文房四宝。

为什么要把这些放到书写练习之前说。

很多人练习书法的时候,书写用具非常的差,不但不可能临写出字帖中的字。而且还会造成养生一些非常不好的书写习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选得不好选错了,不是事半功倍,就是误入歧途。

比如,小笔一定要写大字。

小笔写大字,就是错误的。这样花费再多的精力,都不可能写得好。而且容易畸形,有些笔画一笔根本写不出来,写不出来该怎么处理。天马这两个字,我们就只看“天”这一个字,哪一笔写得好啊。

错误反复的重复一百遍,还是错误。

小笔能不能写大字,能。不过要求比较严格,启功体和瘦金体都可以做到。启功和宋徽宗他们是天赋极高的书法家,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上面说的,初学书法时,小笔不能写大字,算技术层面吗。你不会的,字写不好的原因都能归到技术问题。

写字的时候,写多大的字拿多大的笔,什么样的笔,笔怎么抓,坐姿是什么,用什么纸,墨的浓度是多少等等,还要有印,这些都是技术,不学是不会的,不是靠天赋。

书写方面的训练

一幅书法作品,分析从三个基础方面:笔画、结构、章法。

现在有些人特别强调,墨法和气韵。我个人不推荐过分的强调一件作品的,墨法、气韵。

墨法是现在比较喜欢强调的提法。过于强调墨法,会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字。

不需要刻意考虑墨法。先把笔画和结构写好再说。

如何进行体系训练

现在人学习书法,一般是楷书行书草书。

系统训练,体系训练。

先从楷书开始练起,推荐练习欧楷,因为老师多。老师的个人经验可以教你,选笔,握笔,坐姿,笔墨纸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技术。

找了老师之后,依照老师的课程,开始静下心来练习。

怎么算是入门呢,不看帖子,写一个字,连着写5遍。这5个相同的字,要能够写得几乎一样,比照字帖,要有一定的相似度。这样才算入门。如果控笔能力不好,是不可能一个字写5遍能够写的差不多的。

上面的入门要求,可能有些要求高的人,觉得定的标准有点低。其实我觉得要求不算低,很多书法家,都不能保证,自己写的楷书相同的字,能够写得大致一样。

当入门要求达到了之后,开始练习行书和草书。

一人有感

不要天马行空想那么多,说那么多。

先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一下问很多问题,回答了你,你一时也记不住,可能还会因为信息量大反而容易放弃。

练习书法,先把楷书练好,慢慢来,先入门再说。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楷书经验|书法学习最关键的3种笔法技巧》

熟能生巧。熟的是笔画线条的书写技术、笔画间的组合方式。没有娴熟的书写技术,谈不上书法艺术。书法并不神秘,就是一门手艺活。没有好手艺,也不可能有工艺大师。

书法是门理论生理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技能学科!在自然科学之中,理论物理学家可以很大腕,比如爱因斯坦,但他们的理论经常需要实验物理学家设计动手实验专门予以证明。书法好象这两人门功夫都需要,尤其是教育孩子们学习书法!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通过大量捉摸,觉得掌握好这三方面的技巧对于书法而言多可以驾轻就熟。‍‍

一、主体中锋行笔,最容易保障笔事线条的平滑稳定;

笔者相信书法是一门可以说明白的学科,通过总结总能说明白书写的技巧与生理理论。中锋行笔为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掌握最多调节笔锋的主动权。比如“提按”笔画线条的粗细改变;再比如墨线与纸面的分界线平滑性造型......

图:中锋行笔的技巧要点

二、笔体大体垂直纸面,更容易伸保持笔尖移动的灵活性;

辅导孩子们学习楷书书法,遇到的孩子们多了,他们刨根问底功夫比之大人来到更突然更彻底。通过体验,笔体大体悬垂纸面时,笔尖在动态书写过程中更容易上下左右移动,从而保证了运笔的灵活性。

其实书法经常如此,也许你会写却不见得你可以教会别人写好!你能写出来也不见得你可以讲得清清楚楚!你可以娴熟地写手好字,却不见得你可以给孩子们讲得头头是道。

三、一分二分笔书写更容易维护笔尖形状,保持笔尖的整体弹性;

很多大师的书法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时的书法技巧也更注重个人的悟性,其中的道理也许就在于人们没有将书写的笔法进行技术性地落地分析。方法总可以复制总可以规则化,因为都是人的肌肉在舞动笔墨,最后留下了一些墨痕成字。

优秀的书法总是有一个让人容易认识的字型。毛笔笔尖形态的完整性就是维持一书法亲和力的另一种技巧所在。运用毛笔一分笔或者二分笔书写就可以更好地保持笔尖毛体的一致整体性不至于轻易就分叉变形。

也许这就是理论与技能又结合的难度所在,所以书法家不少,书法教育家却少!

结语:“中锋行笔的思想”不是一种铁律,但却是一种以经验。


创新炎黄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其道理都是殊途同归的,通一法而百法通,书法也是如此。

如武术中的散打,基础动作也就脚法、拳法、步法几种,组合后却可千变万化。

绘画、音乐、厨艺、体育、服装甚至科学等等也都如此,都是注重打好基础。至于如何运用,则看个人天份及努力程度了。

书法中涉及技术层面的,也可分为正确的基础姿势与正确的基本笔法两大类。

一个人写字一提笔,看他的架式:座和站姿、执笔方法、书写节奏等方面,我们便可知道他是否具备基本功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子功”。再看他写出的字,力度、起行收笔、间架、章法等是否具法度,就可判断他功力的深浅了。

再用武术来比喻姿势的重要:拿简单的一个直拳动作,它是由蹬地、拧腰、贯臂出拳组成。当一气呵成完成这动作时,把力从脚蹬的力加上拧腰,甩臂出拳(注意直拳不直)后,这力就不单单是手臂的力量了,而是你蹬地的力度再加上全身的重量了,你有100斤体重,你的拳也就有一百斤。。。书法中正确姿势的重要,也同样也保证了我们能把书写力度、书写自由度等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同理,在其后笔法、间架、章法等组合的运用,在掌握了正确姿势基础上,就要进行眼力的训练了;眼力~是一个熟练度、准确度、反应度的体现。如《书谱》中说:“夫运用之方,虽由已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毫,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手不忘熟,心不厌精。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也……!”这就是眼力的功力。

眼力的训练,除了多练手外,还要多读帖。把手的熟练度与心中的熟悉度贯穿起来,自然可达到“悟”的质变了。

现在有许多江湖门派或疑似“大师”,在书法上投机取巧(特别是国展),把一段话或一首诗词程式化,长期练习以示人。通过这种手法,尽力完善、美化它,但一旦写不熟悉的词章就原形毕露了。不熟悉此道是很让人迷惑的,这不是基本功,是取巧方法,初学者要慎之。

所以说,书法不可一蹴而就,除了用功,没有其他捷径,取巧只能呈一时之快,书法最终的乐趣,还是要在坚实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




临池管窥


书法的训练有两个方面,思维和技能。

先说思维方面的 。思维负责结字。字体形态的构思,是由大脑进行的,大家对临帖是一口同声的赞同。有的人甚至主张要一辈子的临写。这其实是使憨狗咬石头。


临帖是学习书法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临帖是为什么?目的是什么?最终是为了写成字帖中的样子吗?难怪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欧颜柳赵。这是死临帖的结果。注重于皮毛:形体,忽略了本质:笔法。

有人会说,形体也是要笔法啊,怎么会是皮毛?

主次颠倒了。学习书法,是借助形体,去了解笔法,笔法是硬技能,任何的奇思妙想,都得要通过过硬的技能才能去实现。临象了字帖中的字,就能找到字帖主人的笔法。找到了笔法,还在死掐着不放,依然抱着字帖不放手,就会形成依赖,严重的限制自己的思维能力。只要一离开字帖,便不知道怎么写了。该放手的时候,就不要再依赖。



什么时候才是该放手?

明理的时候。就是该放手的时候。人的行为不能偏激,这里说不要死临帖,便理解成随意粗略的临写或是临写时任意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是不对的。临帖就要临象。不要带丝毫的个人元素。才能学习到他人的技法。在学到技法以前,你不要有其他的创意 。一有创意,便会偏离,原来一年的路程,被自己的创新精神,拖入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临帖就要严格忠实于字帖。什么意临、背临、创临……都是在教你学坏。临象了,临会了,明理了,就可以放手了 。



子衿tjk


技术层面的东西,无非两种,一是笔法,二是墨法。

从笔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执笔法和用笔法。

执笔的传统,是从永字八法传下来的五执笔。即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五种指法。严格说,五执笔属于勾笔法,但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勾法。纯正勾笔法,不需要格的。除五执笔,还有三执笔。是擫、钩、格三种指法。执笔的另一个问题长短和虚实。长短估计大家都知道,但虚实大家不一定悟透。什么是虚,是指悬管,是我们停下来不写之时。这时我们要放松,放松到仅是勾擫两指,轻轻用力。用多大力?悬住笔管即可。

实是什么意思?个人理解是写字之时,或者说运笔之时,五指齐力,方能万毫齐力。

用笔是指我们操作使用笔的能力,用笔的中心问题是用锋。

其中包括内擫外拓,包括玉堂禁经的九用,这些属于古法。现在,人们使用的回锋法、裹锋法等等,属于今法。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九用,九用包括三笔六锋。三笔包括顿笔、揭笔和锉笔,都是用于收尾。其中心思想,是告诉人们,笔末立锋,这一原则。现在人们常说,藏头护尾,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人的回锋法,与顿笔不同,顿笔无需回锋。


现在,人们说出锋,古人不说出锋,古人叫什么?叫叫揭笔。揭笔是出锋,但有技巧,技巧就是翻腕。人们常说鼠尾,鼠尾的产生,就是没有揭笔。

锉笔,就是现在人说的断笔,也有人称之为抢笔,还有人称断尾。

六锋是指六中用锋方法,由于时间原因,我这里粘贴玉堂禁经原文。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在留言区讨论。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五曰【足存】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足存】之,「刀」、「乛」是也。

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

八曰按锋,囊锋虛阔,章草磔法用之。


秩和律师147753


书法在技术层面上有几点要掌握:一是学习用笔的基本技法,掌握笔和墨,墨和纸的的结合,如何运用。二是练习横竖撇折钩及其它笔法的基夲功,比如“永”字八法。三是掌握字体的基本要素,如果练习楷书,了解掌握颜柳欧赵的基本特征。如果练隶书,就要了解隶书的运笔技巧,等等。说的不全面,仅供参考。











魏殿松


书法技术层面的东西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功夫,二是基本技法。前者靠练,后者靠学。很多的书法爱好者甚至很有名气书法家,往往只重视书法的基本技法而忽视书法基本功夫。对于书法的基本技法,有很多人都讲过,也讲得很清楚了,在这里我只说一说基本功夫的重要性。


中国书法同中国武术相似,一个学中国武术的人如果没有基本功的话,把套路用得再熟也没有用,也是花架子,在对手面前一点用也没有。武术的基本功很多,我们就说扎马步吧,也许你知道该如何做这个动作,但你能做得了、做得标准、做得时间长吗?不经过训练就是天才也没用。怎么才能具备扎马步基本功?没有其它的办法,就是练,就是反反复复、长年累月、不厌其烦地做同一个动作。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行成了肌肉的记忆,完成基本功。


书法的基本功是什么呢?就是控笔的能力。如何执笔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会不会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开始执笔的时候,由于手没有练不稳定,所以往往会把腕下端放在纸上形成依靠,以便能准确下笔。

用毛笔写字的人一开始都不能悬腕,更别说悬肘了。所以悬腕和悬肘就是书法的最基本功夫。如果没有这个功夫,你写的字就会漂浮软弱,从而不可能达到随心所欲四面出锋的要求。


我看了许多大师级的书法家,写大字的时候悬腕写没有问题。但是写小一点字的时候手不稳,需要枕脆才能写,这是一种功夫不到家的表现。

怎样才能做到控笔自如,悬腕悬肘写大字小字都能精准下笔呢?也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就是一个字,练。按照正确的握笔方法,保持正有的姿势,反反复复,长年坚持这样去做。时间长了功夫自然会有,也自然会在悬腕悬肘的时候,毛笔不颤不抖而操控自如。


高培书画琴


感谢你的邀请,你提出来的问题像一个辽阔的草原让一匹马去奔跑。我想从书法艺术语言这个方向来回答你。书法艺术语言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用笔,用墨,结构和布白。以用笔方面来谈,用笔行笔的刚柔,急缓,轻重等等这是讲用笔的方式方法,它要求落笔要藏,运笔要涩,收笔要回。用笔的方法是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其余我略去不谈,你多看书就会了。关于字的结构因素不外乎为:舒,险,敛,丽几方面。如喜气而字舒,


以上是我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为总书记写的一副春联,发表在央视网……

人欢乐则字丽,以上我用我的作品来说明。豪迈用魏体表现如下图:

上面是建军九十周年我给天津美院《中国书画报》
写的。
适宜行草表现的如我写的陈毅诗句和参加中书协作品《归原》,如上面我给陕西文联等单位写的参赛作品。哀气则字敛,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训练才可以做到……当然还要有这方面的天赋……这样蜻蜓点水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满意?(以上书法作品版权为我个人所有,不得作为商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