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瘫痪引发质疑,北京南站变“难站”

监控系统瘫痪引发质疑,北京南站变“难站”

北京南站是中国第一座高铁车站,在老南站基础上改造,2008 年投入运营,如今却被媒体质疑为“北京难站”。

近日,一则报道刷爆了朋友圈,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南站,监控系统损坏多月无人问津,监控系统重建,刻不容缓!

据报道,2018年4月19日,乘客到达北京南站,在东一进口过安检,把随身物品放安检机传输带上。

过完安检发现忘了拿公文包,马上折回安检台,一看没了,一问没了。安检进出口有多个摄像机对着,当即要求查录像。现场工作人员竟说录像坏了。

因为公文包里有各种证件、银行卡、钥匙等重要物品,乘客选择报警。

该乘客回到单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把各种证件补齐,各项直接损失超过了2万元。

这么重要的安检处的监控怎么就坏了?

监控系统瘫痪引发质疑,北京南站变“难站”

一个月后,当这位乘客再次去北京,在北京南站候车时,他问了值班工作人员和公安两个问题:

1、我包丢了报警了,公安查了没有?

2、进口安检的监控修好了?

答复是:监控没修好还是坏的;公安叫他等,有消息会告诉他。

监控系统由盛转衰

北京南站也是京沪高铁的始发站。京沪高铁连接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苏浙鲁三大中国发达的省份,这条线覆盖了中国除广东以外的经济发达地区。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10年12月,北京南站建立了“站、车、线”全方位治安防控网络。

该防控网对治安管控效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并维护了国内高铁线运输生产安全。在信息指导警务方面,北京南站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

北京南站派出所将站区安装的

300多个摄像头纳入派出所管理,成为派出所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对监控区域定位编号,一旦发现情况,即时向执勤民警通报或发出指令,做到准确引导、可视指挥、精确打击。

同时,北京南站派出所安装了警车GPS定位系统,配备了数码便携式拍录机、手持信息查询POS机和先进探测仪器等设备,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核心,各部门协调配合的信息化应用格局,有效解决了站内、车上和线路管控盲区盲点,实现了实时监控、出警迅速、取证快捷,提升了打防管控能力。

在2011年7月,北京南站在二层落客区将安装监控探头,拍摄违法停车行为。车辆停放超过30秒,即便车里有司机,系统也将把车牌号自动抓拍下来,记录违法停车情况。

2012年5月,北京南站建立了一套应急监控指挥系统,总体规模约898万元,是北京第一个用于重点火车站周边的综合性职能管理系统。即视频监控系统、事件检测系统、综合信息展示与统计查询系统、日常值守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南站周边地区协调联动支持系统、可变情报板信息发布系统、区域广播系统、南站地区管委会网站9大系统于一体。

北京南站在以上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下,前几年的确给人民带来全面周到的服务,但是后来,北京南站的监控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难免涉及到检查不及时或漏检的情况,致使监控设备损坏也无人即使发现并修理。而这些疏忽,是带给乘客最差服务体验的开端。

智能落地,安防下的监控系统为重中之重

随着目前智能化产业的不断落地,安防下的监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

从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来看,它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

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原理应用上,可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监控是各行业重点部门或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管的物理基础,管理部门可通过它获得有效数据、图像或声音信息,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视和记忆,可提供高效、及时地指挥和高度、布置警力、处理案件等。

河姆渡,智能安防的小伙伴都知道

河姆渡是一家专做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的互联网综合共享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及智慧产业深度融合,为工程商和集成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交流平台。

随着当前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各种设备数字化已成为安全防护的首要目标。河姆渡不仅提供智能监控的的各环节产品、还有众包服务、方案分享和软件系统。

当前,数码监控报警系统越来越先进:监控画面实时显示,录像图象质量单路调节功能,每路录像速度可分别设置,快速检索,多种录像方式设定功能,自动备份,云台/镜头控制功能,网络传输等。

加装时间发生器,将时间显示叠加到图像中。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无论公共社区警力监管或者校区安全防护,监控设备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

依据相关资料表示,2017年,铁路公安机关首次在上海虹桥引入热力成像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热力成像实时反映客流情况数据。该系统的启用可以为铁路公安机关的治安情报预判和旅客积压预警提供依据。

监控系统瘫痪引发质疑,北京南站变“难站”

根据虹桥站派出所民警介绍,该系统通过热力感应采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的指挥中心大屏上,如果热力图出现红色区域,系统会指令民警加强该区域的治安巡逻;若出现大面积红色,公安机关还会结合现场监控视频加强治安整治巡逻,对重点区域加强涉票法制宣传。根据采集数据所呈现的热力图,民警能更准确地监控候车大厅各区域的客流情况。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站区,监控系统都能根据站区情况,定制化提供不同的系统服务。安防下的监控系统更是一种辅助警力人员实时监管公共区域的智能系统,无论是突发意外或是日常巡检,监控系统都能进行随时调度,随时翻查,依据实时报警系统,还有助于对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维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