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引 言

領導力=當領導?這個世界上未必人人都能成為領導。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未來的人生足跡也各異。但是學會與人溝通、傾聽,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無論未來是成為領導者還是合作者,對於孩子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簡介:靜思,座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專欄作家,在美國育有一子。

前兩天收到朋友的信息,她打算送孩子來美國讀高中,聽說這邊的好學校很重視領導力,於是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對那些有志於送孩子出國就讀名校的家長來說,領導力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是因為稍微瞭解一些出國申請流程和留學顧問打過交道的家長都知道,美國學校(包括中學)非常在乎“領導力”,幾乎在每一所重點中學和高校的招生要求裡都能見到“leadership”這個詞;而“陌生”是因為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對“領導力”一知半解,大家最容易得出的結論就是:領導力就是管人和組織活動吧?!

於是,時不時就能聽到這樣的新聞:某華人家長為了讓孩子體現領導力,自己成立了一個組織/俱樂部/項目,讓孩子任負責人/CEO,讓孩子掛名,家長負責打理、操辦。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只是這份心思有點跑偏了。

美國人重視的領導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

在我們的成長和教育中,大家更看重的是技術的培養,而“領導力”則一直被視為相當“務虛”的東西,成為小透明。但“領導力”在美國是一個無孔不入的事物,甚至已經成為一門研究學科、一項產業。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這幅圖片是我從哈佛商學院官網上截下來的,你可以看到為期6天的領導力訓練項目費用高達15500美金。美國頂尖學府雖然術業有專攻,理工、人文、藝術各有千秋,但無一例外以培養行業中的領袖為目標和驕傲。

那些希望培養孩子領導力的家長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首先從觀念上重視領導力,不要認為對孩子而言它是一件小打小鬧的事情。

想要讓孩子擁有美國名校看重的領導力,就要透徹理解兩個問題:美國人為什麼重視領導力?領導力究竟是個什麼力?

1972年美國聯邦教育部提出了選拔超常兒童的6種指標,領導能力被列為其中的一種。美國人看重領導力是因為這種力不是某一種單純的力,而是一項綜合素質的體現。在美國眾多關於領導力的經典書籍和論文中,目前就功能方面對領導力達成的共識是:領導力從功能上可以分為技能(skills)和品質(qualities)兩部分,每一部分又可以拆分出多種素質: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與其給孩子掛名CEO,不如做點實在的小事:

作為家長,與其讓孩子掛名“管理”一個組織,不如從中選出一些技能和品質對孩子進行重點培訓,生活中很多點滴小事都可以作為培養孩子領導力素質的溫床。

比如,我曾在美國的幼兒園見過3歲孩子的老師帶他們去操場玩耍時,詢問同學們誰願意幫忙點名?(美國的幼兒園外出和回來後都要先點名),然後一個小女孩率先舉手,老師就讓她在隊伍前面向大家翻著名卡點名。這是在培養孩子領導力中的積極主動性。

美國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退後一步,讓孩子“幫忙”,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並給予鼓勵和讚揚。

美國人從孩子學前班、小學開始,會認真教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為此很多學校都會有“Opinion writing”這類課,按照類似下圖的“模板”對孩子進行訓練。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美國人認為: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邏輯清晰地陳述清楚,是優秀領導的必備技能之一。

除了將領導力從功能上進行劃分外,關於領導學的研究裡還有從對象進行劃分的,即“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

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領導力項目:Leadership PreSchool(LPS),致力於學前班到11年級的孩子領導力發展。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在LPS來看,領導力就是自我管理+管理他人。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LPS官網上對領導力培養的願景)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導力,家長不妨首先引導孩子做好自我管理。(對“自我管理”的理解,我推薦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這篇經典文章,家長先理解了何謂自我管理,才能更好的去引導孩子進行自我管理。

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孩子在習慣、目標、情緒、認知這幾個重要方面有成熟的情感。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肖恩•柯維寫的一套青少年品行叢書:《快樂兒童的7個習慣》、《傑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青少年最重要的6個決定》。(後兩本書適合初中學齡的孩子)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肖恩•柯維的父親是經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他從父親的這本書裡找到靈感寫出了青少年版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套書早已被譯成多種文字風靡120個國家,成為青少年品行方面的經典書籍。

在《快樂兒童的7個習慣》裡涉及的概念有:要事優先、共贏思維等,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和有趣的遊戲向孩子講述這些原理。

比如在培養孩子“共贏思維”時,作者建議讓孩子可以做一張“願望對對碰”的圖片,在紙的中間畫一條線,一邊寫下自己的願望——買本新書、玩會遊戲等)、另一邊寫下與之對應的家長的希望,比如買本新書對應的是整理自己的床鋪一個月等。逐漸讓孩子形成一種“怎麼做才能讓雙方都滿意”的雙贏思維。

而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肖恩在《傑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裡用更多文字和自身經歷去解釋影響人生的7個習慣。比如,講到對自我的分析,作者建議不妨將之視為一個“個人銀行賬戶”,看看做些什麼才能維持一個好的賬戶?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能力的訓練對於培養孩子的領導力,很有幫助。

養成領導力的5個建議:

不過領導力畢竟是個“體力活”,不能只靠“紙上談兵”,更需要實際操練。就這個問題我特意採訪了身邊3位地道的美國朋友,他們在在美國頂尖大學就讀、做研究,我問他們小時候是如何培養領導力的,大家給出的意見有3個:

1)積極競選班級或學校的公共職位

中國家長擔心孩子擔任“公職”會影響學習,其實美國好大學確實挺看重在校期間孩子是否有擔任班級職位,尤其是那種“一把手”的職位,比如班長、學生會主席。

2)積極擔任興趣班、校隊中的公共職位

如果你有一技之長,比如參加校足球隊、管絃樂隊,千萬別放過在這樣的組織裡能擔任隊長的機會。隊長未必是技術最好的那個人,但一定是最具有服務精神、能和隊員相處融洽的人,這類人也是美國高校招生時看重的。

3)在公共領域裡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時候領導力是“隱性的”。比如你為某個活動募捐,雖然你不是發起人和領導,但你積極動員了身邊的人參與募捐,而且因為你的身體力行確實帶動了更多人參與這項活動,這樣的能力和經歷也是美國名校喜歡的。他們認為你是具有領袖潛力的人。

至於培養“青少年領導力”的夏令營或在線課程,是否值得?我綜合大家的意見,提供幾點建議:

1)儘量選國外的機構

美國在青少年領導力這方面的研究顯然比國內成熟,可選的資源也較多。

除了上述我提到的LPS外,像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Training(NYLT)這樣傳統、專業的領導力項目也是可以參加的。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為期一週的活動,有全國統一的大綱,由各地方組織,就近安排培訓。通過活動,講課,遊戲,討論和麵臨失敗挑戰等學習怎樣領導,嘗試不同角色,運用所學到的領導技能。

或者訓練領導力中某一項技能也不錯。像類似美國老牌項目Education Unlimited programs中公共演講(Public Speaking)的課程對孩子可以終身受益。

領導力=當領導?中國家長的“領導力”培養跑偏了!

比起花幾萬元在國外高校兩週走馬觀花旅遊,這類項目更有含金量。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不同領域領導力是可以被劃分的很精細的。同樣是領導者,在學術領域、藝術領域和體育領域對領導的職能要求是不同的。

所以,家長切勿急躁給孩子報名參加活動,先詢問清楚孩子有意向從事、感興趣的領域,“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在培養孩子領導力方面,中國家長可以做的一些事情:

1、打心眼裡重視起“領導力”這個概念,並且糾正對它的狹隘理解。衡量孩子:是否懂得健康的生活?有沒有履行公民職責?是否具有關愛他人的精神?有沒有積極參與公共活動?這些方面都可以衡量孩子的“領導力”。

2、教會孩子發展領導力先從自我管理做起。

3、從“領導力”所需的各項小技能和小品質,逐步培養。

4、協助孩子參與感興趣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慢慢總結自己的領導風格,以後也可以在申請文書中寫到。

5、家長以身作則。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a)在引導孩子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時自己也要做好自我管理;

b)在職場、公共事務中積極參與。如果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職場無法駕馭、公共事務缺乏興趣,卻想鼓勵孩子參與領導事物,似乎沒什麼說服力。

領導力這件事除了言傳,更需要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