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長期以來的研究顯示,3-6歲是幼兒生長髮育最迅速的時期,接受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都有跨越式的發展

,在這一時段做好教育引導,寶寶的智力水平可以獲得飛速進步,為將來讀書學習打好基礎。

那麼6歲以前的學齡前寶寶,家長應該重點培養哪些能力呢?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1、 感知覺的培養

感知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知世界的能力,是表達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基礎,對寶寶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意義。幼兒美育專家金湄認為,感知覺敏銳的兒童,對新事物具有強烈渴望,善於交際,表現出更突出的自控能力,可以主動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培養孩子的感知覺,秘訣就在於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摸﹑多聞,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導致孩子對外部事物產生恐懼心理,而是鼓勵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小手去感受和體驗,引導促進其各種感知覺功能的發展。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2、 語言能力的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語言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3-6歲是兒童熟練把握口語的時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語言都有可能成為語言教育的工具。

如何抓住這一時期讓孩子語言邏輯、理解使用語言的水平更進一步?關鍵在於營造寬鬆、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給孩子機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從交流中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樂趣。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同時,家長應擴大詞彙來源,選擇適合這一年齡段的書籍、影視作品,儘量使用更豐富、更多樣的表達形式,去豐富孩子的語言庫。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3、觀察力的培養

教育部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15次明確提到了“觀察”,要求兒童“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徵。”一切科學研究都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能力缺失會導致兒童缺乏耐性、粗心大意、分析問題抓不住重點。

通過培養觀察能力,可以激發孩子發揮主觀能動性,沉下心進行自發性的探索研究,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要多給孩子提供引發興趣的物品,讓孩子自行觀察研究,探索發現物品的不同特點,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探索的樂趣。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4、 記憶力的培養

每個年齡段容易刺激大腦存儲影響的物品並不相同,對學齡前兒童而言,實物、圖畫等形象化的記憶更容易被記住,家長在培養記憶力時,就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物品,讓孩子觀察後進行復述,將視覺與記憶建立起聯繫。

平時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時,也可以留出一定空白,甚至故意講錯,引導孩子補充、糾正。對故事的記憶屬於理解性記憶,不必強求與原文完全一致,重點在於能夠通過記憶關鍵點和邏輯關係來理順思路。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5、 專注力的培養

心理學家曾針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讓他們記住12個毫無意義的音節。一組學生在安靜空間中專注學習,幾次就掌握了;另一組學生處在嘈雜環境中,學習不停的被中斷,需要上百次學習才能完全記住。

專注力能夠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觀察和分析事物,調動感官知覺與記憶力解決問題,思維也能夠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平時家長可以與孩子多玩專注力遊戲,例如聽數報數、倒背成語、閃卡記憶等,同時避免在孩子專心做事時打斷孩子,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學齡前寶寶多做這5種“培養”,提升智力水平,將來上小學更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