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哭着杀掉了自己最喜欢最看重的马谡,但其实在《三国志》中记载,马谡并不是被诸葛亮杀的,而是死在牢里的。他是因为丢失了街亭做得牢。但街亭失守,其实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在战略上出现了错误而导致的。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跟着诸葛亮不是一天二天了,可以说,是诸葛亮看着马谡一步步成长的,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诸葛亮对待马谡是有私人情感的。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哪个领导不喜欢会说话,讨喜的部下呢。

马谡有事没事的就去诸葛亮身边,看见他杯子里没水了,就续点水,看见诸葛亮的衣服脏了,赶忙送到要洗的地方,诸葛亮真是太喜欢了。所以说,诸葛亮用马谡是有一定的私人感情在里面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最好不要用,诸葛亮还是用了。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自然有自己的缺点,其实刘备说的也没有错,但就失街亭这件事,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作为领导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这个人在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而这套管理体系不太科学,其实是存在很大的弊端。

作为一个丞相,一个基层的士兵打板子超过二十下的,他都要亲自批准检查,这个太离谱了。所以,当大军师司马懿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说诸葛亮迟早会操心而死。这就看出诸葛亮这个人,做事太过于谨慎,不敢冒险。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他读的书特别的多,对兵法都挺熟的,这次他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了任务,高兴的一夜没睡着啊,想可算盼星星等月亮一样等到了这一天,接着就是一展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了,于是他脑子里各种兵法都出来了,很是丰富。

行军的日子到了,他们来到了失街亭,看那里有一条路,不远处有座山,山的四周都是悬崖峭壁,马谡发现这个地形后,说就驻扎到这个山上了,他身边的另外一个军官不赞成,那位军官说万万不能把军队驻扎在山上,马谡问为什么,那位军官说山上没有其它下山的路,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就意味着是死路啊,敌人来了会把大军给困住。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笑了笑,说兵法上说“置死地而后生”,当敌人困住我们,我们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一鼓作气就可以治敌人于死地,那位军官没有劝住马谡。军队还是驻扎到了山上。诸葛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生气,骂马谡无能,害大军陷入死地。

不久魏军就来到了失街亭,发现马谡的大军驻扎了山上,因为他们居高临下,魏军不敢攻打,也不敢靠近,马谡见魏军不敢靠近,也不轻易出兵,正当魏军发愁的时候,发现了山上的水源,于是魏军就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导致马谡全军无水喝,这下马谡的军队慌了,坚持一天,坚持两天,军心就乱了,最后被魏军给“包了饺子”了。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当时在做甚?在喝茶吗?他为什么不从后面包抄,同样“包了”魏军的“饺子”,要知道诸葛亮的大营距离街亭不远。这个建议诸葛亮身边的大臣也给诸葛亮说过,原来是诸葛亮做事太过于谨慎,没有那样做。

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战略有误,导致街亭失守

其实正史里记载,诸葛亮这个人是没有太大的军事能力的,他比较善于政治。在正史里记载,马谡因为失街亭,被下到大牢,最后病死在了里面。由此推断,不是马谡无能,而是诸葛亮太过谨慎,不敢冒险,战略上出现了错误,导致马谡战败,街亭丢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