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PMI数据解读: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信用建设

摘要: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在贸易摩擦预期升温以及传统生产淡季,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势头。今年,中央去杠杆的决心非常大,事实上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也已经得到了企稳,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去杠杆仍面临一些结构问题,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容忽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其针对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在普惠金融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信用问题是最大的障碍,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人员的惩处十分重要。,

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7月PMI数据解读: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1.2%,下滑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53%,下滑0.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52.3%,下滑0.9个百分点。受近期强降雨台风高温频发的影响,加之国际贸易摩擦预期升温和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对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冲击。随着生产淡季以及天气因素的减弱,市场将会逐渐步入正轨,但中美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前期出台的政策边际效应逐渐减弱,需加码政策力度,保障制造业稳步发展。

出口暂且平稳 国内遭遇淡季

7月PMI数据解读: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7月,新订单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持平上月,在手订单微升0.2个百分点。外需在贸易战阴影下尚且平稳,国内市场却遭遇淡季,虽然有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但要牢记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要在前期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企业生产压力,加快消费品升级步伐。

价格回落明显 成本压力减缓

7月PMI数据解读: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7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下滑3.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滑2.8个百分点。市场价格增速回落明显,主要由于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多,加上生产淡季影响,7月原材料价格涨势减缓,带动了产生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相应回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出厂价格指数下降更快,且6月份两个指数间的差距为4.4个百分点,7月已经缩小至3.8个百分点,说明上下游企业协同水平有所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消化原有库存 生产动力不足

7月PMI数据解读:PMI下滑三月 贸易摩擦趋烈

7月,原材料库存48.9%,微升0.1个百分点;产生品库存47.1%,上升0.8个百分点。一般来说产成品库存滞后于经济周期,原材料库存与经济周期基本同步。经济若走强,企业会快速增加原材料采购进行补库存,而原材料库存增速慢于产生品库存增速,预示市场需求偏弱,产生品库存因需求减弱持续增加。7月说句说明,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打击,只是在消化原有从库存。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亦是佐证。

7月,各项指数降多升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减弱,对未来前景持谨慎态度。但总得来看,7月PMI依然保持在51.2的扩张区间,在贸易摩擦预期升温以及传统生产淡季,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势头。接下来,要在前期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服务效率。

7月31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中央去杠杆的决心非常大,事实上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也已经得到了企稳,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去杠杆仍绵连一些结构问题,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容忽视,且去杠杆的同时经济层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挑战,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对此我们建议:

1.完善信用体系,增加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信用无法保障,而信用是金融的基石。一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整合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参考阿里、京东等民营企业的信用信息,形成广泛覆盖市场主体、可供查询的信用信息库,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对恶意欠账的被执行人可以施加联合惩戒。通过互联网、媒体、广场大屏幕、APP、定制彩铃等方式公布相关信息,让"老赖"名声扫地。对隐匿财产、故意高消费的"老赖",可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让诚实守信、敬畏规则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和受益者。

2.引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承贷能力。在美国贸易摩擦下,中国最为紧要的问题是保障就业平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吸纳就业的重要意义。如何为初创小微企业服务的同时规避风险,一方面要健全信用体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小微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信用水平,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并对小微企业展开定期培训或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信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导和正向激励,并引导其尽量与下游企业结成联盟,建立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