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年40餘萬字 走進《望旌旗以千里》的誕生之路

從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歷時一年後,有著40餘萬字的《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的編撰工作終於結束。這部書的誕生有著怎樣的故事。

在書籍正式面向公眾發佈前夕,掌上春城客戶端將刊登由書籍主編厲鴻華與執行主編王曉潔共同撰寫的《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後記,走入書籍編撰的背後,為市民講述昆明首部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背後的故事。

旗漫卷如雷震 碧雞金馬勝壁壘

——《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後記

從秋冬到春夏,經歷了四季的一個輪迴,2018年4月下旬,我們終於完成了40餘萬字的《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的編寫工作。剛剛擱筆,我們一行人便匆匆北上,從昆明直奔徐州禹王山和棗莊臺兒莊。

我們要去完成一次祭拜,一次遲到的祭拜。

2018年4月29日,太陽當頂。昆明市文史研究館赴禹王山臺兒莊實地考察調研組全體組員,在禹王山抗戰紀念館前,向長眠在禹王山上的13869名雲南籍抗戰將士的英靈默哀祭拜。

這一天,距離1938年4月28日結束的禹王山阻擊戰整整80年。

如果不是因為參與編寫這本《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我們與大多數雲南人、昆明人一樣,對80年前數萬滇軍血戰禹王山的那段歷史知之甚少。

《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的編撰思路,源自昆明市文史研究館2017年初工作會的一場討論。2015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首次使用了“14年抗戰”的概念。2017年,大中小學所有學段及相關學科的春季教材,均將“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於是在年初的工作會上,有文史館員建議,應當用“14年抗戰”的新視覺,重新審視和評價昆明抗戰的歷史地位,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

“昆明抗戰”,看起來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概念,然而這4個字的意義,遠勝於它的學術內涵。它不僅是對昆明城市史的一個全景展示;不僅是對多年來被雲南史學界固化的“雲南抗戰”概念的一次更新;更不僅是對當前層出不窮的學術專著、專輯、紀錄片、電視劇的一種補白,而是對這座為中國抗戰勝利立下汗馬之功的城市及歷史地位的肯定,是對千千萬萬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默默奉獻的昆明父老鄉親的尊重。

多年來,雲南抗戰史的研究重心主要是指向滇西抗戰,而昆明抗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卻只在學者文中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昆明抗戰歷史如果再不作發掘性研究,也許就永遠與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擦肩而過;許多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如果再不去搶救性保護,也許就永遠就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2017年4月,昆明市文史研究館組織館員和地方史研究學者,組成了“重塑昆明抗戰歷史文化名城課題組”,目標是通過去發掘、尋找、整理、集納昆明市域內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間重大事件發生地的歷史遺址、遺蹟和主要歷史人物活動的資料,撰寫一本昆明抗戰遺址遺蹟的書籍。

昆明抗戰遺址遺蹟主要散落在昆明主城和周邊的10多個縣(市)區,而昆明抗戰歷史海量的資料珍藏在檔案館、圖書館、資料室和各種文史資料書籍中,為在千頭萬緒中找到一種科學方法,昆明市文史研究館組織課題組成員前往成功打造抗戰歷史文化名城的重慶、長沙、騰衝取經,他人的成熟經驗,創新性地加快了我們課題的進程。

經過課題組13位組員用了半年多時間現場踏勘、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終於形成了300餘遺址遺蹟條目的初稿,然而“萬里長征”只走完第一步。

為確保每個遺址遺蹟的真實可靠,課題組成員對每個條目進行了反覆談論和甄別,由課題組的4名資深編輯組成編輯組,對條目進行統稿和初編。

為確保每個遺址遺蹟的準確無誤,昆明市文史研究館特別邀請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抗戰史權威、雲南民族大學謝本書教授牽頭組成專家評審組,對書稿中史實進行認真審讀,專家評審組充分肯定了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並面對面地指出初稿中尚存的問題。經過第一輪修改後,昆明市文史研究館又邀請昆明市政協文史委、市志辦公室、市黨史研究室、市文廣體局文物保護處等部門專家,對書稿進行審核並提出了許多重要修改意見。書稿經過3輪較大修訂後,最終形成現在這個由202個條目、大事記、200多幅圖片組成的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正式交付人民出版社。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由於昆明抗戰歷史在過往的抗戰史書中詳細記錄得不多,對其中的一些抗戰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記載,也常常作為單個事件,而當我們將這些人物和事件整合為一部歷史,如同將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條項鍊,立刻閃爍出璀璨的光輝。我們在找尋抗戰遺址遺蹟的過程中,被抗戰勇士面對侵略者英勇不屈的精神感動著;我們在編寫這部40多萬字的書籍時,也被昆明的寬廣包容和無私奉獻的情懷感動,被充滿熱血的昆明學生、工人、農民的民族精神震撼。尤其是我們在有限的範圍內找到了昆明籍抗戰陣亡將士名錄,那成百上千個為民族救亡英勇獻身充滿血性的英靈,顛覆了我們以往對昆明人性格的偏見。因此,這本書凝聚了全體編寫人員對抗戰英雄們的崇敬,也飽含著我們對昆明這座城市的深情。

編寫這本書的日日夜夜,我們彷彿不是在面對電腦顯示屏敲打鍵盤,而是面對著一個個年輕的生命,眼前一行行的文字,彷彿是我們與歷史的隔空對話,是我們與那些陣亡在禹王山、臺兒莊、中條山、駝峰航線、對日空戰的抗日勇士英靈的默哀。一次次,淚水流過我們的心,浸溼我們的眼……

《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是一本記錄歷史的書籍,但我們沒有將它編寫成一本學術文本,我們有意識地避開傳統歷史書籍的刻板,盡力用通俗而有質感的文字將歷史展示給讀者。我們把本書讀者定位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大眾,旨在希望有更多的讀者能讀到這本書,從本書中瞭解昆明這座城市在抗日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瞭解昆明民眾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的貢獻。為昆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提供一部重要的文獻資料。

《望旌旗以千里——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是昆明市文史研究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共同成果。而本書之所以得以完成,離不開為本書提供了大量史料的雲南省檔案館,雲南省圖書館、雲南大學檔案館、雲南師範大學校志辦等單位。本書之所以能夠順利出版,得益於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雲南省文史研究館、昆明市政協文史委、昆明市黨史研究室、昆明市市志辦公室、昆明市文廣體局等史學專家給予的幫助和支持。在此,昆明市文史研究館向所有幫助支持過本書的專家、單位和部門表示深深謝意!

在此,昆明市文史研究館要特別感謝中央文史研究館對本書的支持,邀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抗戰史專家楊天石先生為本書寫序,並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讚譽。我們對楊天石先生表示最誠摯地感謝!同時要特別感謝人民出版社及郭娜編輯對本書的出版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最後還要特別說明,本書雖然名為“昆明抗戰遺址遺蹟全錄”,但在我們發掘中遺址遺蹟難免有疏漏,課題仍未完成,發掘仍在進行,一旦有新的發現,我們或將再版補白新的內容。另外,因歷史久遠,本書涉及到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資料難免有誤差,敬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本書採用了大量的歷史圖片,有的來自雲南省檔案館,有的來自美國檔案館、有的來自個人收藏,也有的來自網絡,因為少數圖片的歸屬問題和作者無法查詢,如果本書所採用的圖片有歸屬權問題,請作者或圖片擁有者儘快與本書出版方聯繫,並提供有效的圖片歸屬文件,昆明市文史研究館將根據新聞出版有關規定付給稿酬。

向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昆明致敬!向所有還在為昆明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研究作出貢獻的人士致敬!

昆明市文史研究館

於戊戌年仲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