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實現道的基礎

”德“—實現道的基礎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具備最高境界之德者並不表現外在的德,故為真實的德。而世俗之德則僅僅表現在形式上,實際上無德。最高境界的德沒有功利目的;而世俗之德則多有企圖。最高境界的仁有作為而無企圖,最高境界的義亦然。最高境界的禮有為而無人響應,故裸衣拋出。是故,喪失了“道”,才去講“德”,喪失了“德”,才去講“仁”,喪失了“仁”,才去講“義”,喪失了“義”,才去講“禮”。“禮”者乃忠實不足,禍之發端。所謂有先見之明者是“道”之虛華,是愚昧之端。所以,大丈夫立身淳厚,不拘於淺薄,心存樸實,而不拘於虛華。所以,應該放棄前者,採取後者。

前面諸章,老子一直在講“道”。從這一章開始,老子開始引入了“德”。老子之研究者多以為,《道德經》之分為《道經》和《德經》即從此始。老子或認為“道”之玄妙不可測,若將其屬性歸於“德”的話,“道”的精微之處就可以廣為認知與普及。其邏輯關係是,凡符合“道”的行為即為“有德”;反之,即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德”可分為上下,“上德”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而“下德”在老子看來並不符合他的“道”。或以為“下德”者純屬一般世俗對其“道”的淺薄解釋或運用,屬於“無德”。

老子多次言及“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不論是“孔德”“常德”“玄德”,都屬於這裡所講的“上德”。此之“上德”異於儒家之“德”或世俗之“德”。因為儒家的“德”是指修身之德,屬於世俗之“德”。這在老子的哲學中屬於無德之“德”。因為很多無謂的修行是違反其所提倡的“道”的,即違反了規律。這樣就不是無為而是強為了,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為”“無為”,它不違背自然規律,施政者的“上德”沒有功利的目的,不憑主觀意願辦事,如此當然是無為而無不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在人間,所以是“有德”。但“下德”是“有以為”的“無為”,抱著功利的目的,任著主觀意志辦事。面上無為,實為亂為。在本章中,老子把“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概念的邏輯存在關係說得非常透徹。“道”和“德”是最高境界。其他的三個層次只有在前者失去的時候才會出現。由是觀之,老子在試圖將其“道”傳播於世俗的時候,純屬無奈之舉。但其初衷並沒有絲毫的改變。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了“大丈夫”這個到今天看都是十分通俗的辭彙來比喻擁有“上德”或推廣“上德”者。這個“大丈夫”應該是“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其最終目的不過是要人命按忠信行事,不執行澆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我在前面說了,老子之“德”也多指實現“道”所需要的條件。因為“道”是形而上的,而“德”我們就可以理解成形而下了。即言“道”是指理論的層面上,而“德”就是操作的層面了。如果只有理論層面的東西而沒有具體的操作環節,那麼“道”永遠都無法實現。

道、德、仁、義、禮、是老子的排列順序。“道”是最頂級的位置。如果失去了“道”就開始滑落了。最後才是儒家的教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是老子的判斷,也是對儒家學說的批判。如果說不是批判的話,我們就可以這樣認為:德、仁、義、禮、信皆為實現“道”的手段。

至於企業管理,企業家們可以這樣理解:首先要在企業管理或經營的過程中尊從“道”的原理,在遵從原理的基礎上去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去實現“道”。儘量以最高標準執行,無奈之時可退而求其次。也就是當“道”遇阻時,儒家的思想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但無論如何,版企業不能離開“道”,只有不離開“道”,才可以成就大事業。而離開“道”的事業或可稱為事業,那不過是小成小就而已。梁啟超先生在讀《管子》的時候寫到:“凡大人物之任事者,必先定其目的。三日於菟,其氣如牛;江河發源,勢已吞海。欲以小成小就而自安,未有不終於失敗者也。”

這一點,要企業家們謹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