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期,让存量用户花更多时间在应用上,成为了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新目标。然而,当国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在为抢占用户时间厮杀的时候,苹果和谷歌这两家公司却提出希望用户少用手机,这听上去十分反逻辑,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文 | 新浪科技 一笑

库克用iPhone也上瘾

毫无疑问,“刷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起床,甚至是开车、吃饭时的例行动作。很多时候,我们拿起手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而是成了一个习惯。

连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都表示,自己看手机的次数太多了:“我始终在用苹果的科技产品,我必须告诉你,我曾以为自己在这方面十分自律。不过,我似乎错了!”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合理的使用手机?苹果在iOS12上试图解决这一难题。苹果更在iOS 12中加入了“屏幕使用时间”这个新功能,用户可以查看一天、一周之内手机的使用情况,包括App使用时间、推送次数、打开手机的次数等等,还可以设置限制某些App的使用。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iOS12增加了新功能:屏幕使用时间

谷歌、Facebook纷纷表态

实际上,苹果不是唯一一家这样做的公司。

早在苹果之前,谷歌就推出了一个类似的功能,在今年I/O的开发者大会上,Android P 新增了Dashboard,旨在帮助用户规划使用手机的时间。

谷歌称希望用户能够更好地将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区分开来,“更高效地使用手机,留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也曾表示,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减少在新闻推送中播放“病毒式营销视频”的数量,“我们作出了一些改变,将人们每天在Facebook上花费的总时长减少了约5000万个小时,以确保人们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如果说用户减少使用iPhone的时间对苹果来说可能影响还不算大,毕竟苹果更在乎的是硬件的销量。但对于谷歌、Facebook这种收入依赖广告的公司,理论上用户在他们的服务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广告收入就越高,为什么也纷纷主动表态希望用户合理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手机上瘾。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手机上瘾症、社交网络上瘾症等负面影响,行为研究教授Nir Eyal 对手机上瘾的研究表明,我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自2001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平均每天约3小时。大学生每天平均花费9.5小时,超过一个工作日。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人们滑手机时的表现和抽烟、酗酒很像,具有所有物质成瘾都会有的恶性循环特点:偶尔一刷,看到了有趣的内容,于是我们想再刷下一次,

手机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

Nir认为,谷歌和苹果推出了鼓励用户少用手机的新功能的真正原因是:对用户有利的做法对这些公司的底线也是有利的。

他认为,当产品危害人们的时候,人们会减少使用这种产品或者寻找替代品。苹果和谷歌都有修复产品的动机,就像汽车制造商有让汽车更安全的动机一样。

1968年,联邦政府要求所有汽车都要配备安全带。然而,在这类规定出台前的19年前,美国汽车制造商就已经开始为汽车配备安全带了。汽车制造商这么做是因为安全性上去了,汽车销量也就上去了。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成千上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给手机用户提供了一些可控制使用手机时间的工具。早在2015年初,这一趋势就已展现。

苹果和谷歌当然注意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他们决定将这些功能内置到系统中。因为他们是操作系统提供方,所以他们提供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三方应用所能做的。

苹果以iPhone为核心来销售硬件,但谷歌同时也在把未来押在智能语音设备上,后者更倾向基于语音而非视觉的互动。如果谷歌认为这是一种更有前景的交互方式,那么减少"屏幕时间"并不会损害其长期的利益,反而还能迎合了用户的心理、顺应了用户的意识,为自己在未来谋得了先机。

总结一下:

1、虽然看起来可能违背企业利益,但是谷歌和苹果都知道帮助人们更健康的使用手机是长远的利益。

2、除了极少个例外,当产品伤害用户,用户就会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3、苹果和谷歌在最坏的结果(全民反对沉迷的舆论)之前,自我救赎,就像汽车制造商有责任让汽车更安全。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机?

科技企业反沉迷是个伪命题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游戏、App、手机,都在“让用户沉迷”这件事上做了最大努力。各类提高用户活跃度的招数层出不穷。人们对于网络上瘾已经没有多少抵抗力。

国内也有一样的动作,之前的防沉迷主要是针对网络游戏。目前一些App也已经添加或者升级了相关系统。以抖音为例,抖音产品负责人王晓蔚曾向媒体透露,抖音反沉迷系统主要针对使用时间过长的用户,通过相应提醒、强打断等警示,帮助用户注意使用时间,实现自我管理。

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公司的做法都是类似的:一是提醒用户注意到使用时间,二是可以事先设置时间锁。

与其说是防沉迷,实际上还是考验用户的自控力。这些措施显然并不能真正让人们从手机屏幕中抽身而出。

张小龙在连续三年的微信公开课上都强调了“用完即走”概念,微信在产品设计上也十分克制,“避免单条内容利用人性弱点运营的诱导刷屏,从而避免信息过载损害用户体验。”然而,这仍然不能避免微信成为吞噬用户时间的黑洞。

只要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时不改变,就会一直有人利用产品设计圈住用户,让他们呆的时间更长。“防沉迷”在追求增长的科技公司内注定是个伪命题。前Google产品经理Tristan Harris曾在公司内部呼吁减少对用户的干扰,还引起了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的关注,但最终没人愿意为之付诸行动,Tristan Harris也从Google离职。

所以,想要少玩手机,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的“自律”。与其等着科技公司采取措施避免用户过度使用设备,还不如我们主动减少设备的使用,多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The real reason Apple and Google want you to use your phone less》,by Nir Eyal

《How Google is trying to fix your phone addiction》,by nypost

《手机防沉迷?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by爱范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