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避免尿毒症,這些「腎毒性」食物,一定要當心!

亂吃藥會傷腎,晚睡、抽菸會傷腎,高血糖、高血壓會傷腎……但是,你可能沒想過,或許你愛吃的這些食物,也是傷腎的“兇手”之一。這些食物的坑,你可千萬不要跳啊!

楊桃和楊桃汁

想要避免尿毒症,這些“腎毒性”食物,一定要當心!

南方人經常能吃到楊桃,但過去由於交通不發達,北方的朋友只能“望”桃解饞,很少有機會吃。而如今交通運輸業發展迅猛,楊桃在全國範圍內都能買到,尿毒症患者吃楊桃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病例也越來越多,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重視。無獨有偶,早在1998年國外就已經有人報道過患者在吃完楊桃後出現中毒的病例。美國、臺灣也曾報道過數十例吃楊桃中毒的病案。

我國近年來銷售的楊桃主要來自海南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楊桃較海南楊桃毒性更強。據文獻報道,進食馬來西亞楊桃的尿毒症患者中毒症狀重,早期就可出現意識障礙。而進食海南楊桃者中毒表現多較輕,出現意識障礙較少見。

楊桃中毒可分為消化系統症狀如嚴重打嗝、嘔吐;精神症狀如失眠、煩躁、意識障礙、昏迷;神經系統症狀如癲癇等,甚至出現休克,危及生命。

魚腥草

想要避免尿毒症,這些“腎毒性”食物,一定要當心!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側耳根,在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地常見,常被西南地區人民當作蔬菜或調味品食用。魚腥草傷腎又致癌曾經在一段時間裡傳播甚廣,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也就此傳言作出了聲明。

說起馬兜鈴酸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魚腥草因為含有馬兜鈴酸衍生物—馬兜鈴內酰胺,曾一度被打入“地獄”。但事實上魚腥草含有的馬兜鈴酸衍生物包括馬兜鈴內酰胺-BII、馬兜鈴內酰胺-AII和馬兜鈴內酰胺-FII,具有明確肝腎毒性的卻是馬兜鈴內酰胺-I,並且沒有在魚腥草中發現。

因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風險監測與評估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李耘表示,魚腥草可能具有腎毒性,但致癌性並不成立。因此艾醫生想要提醒大家的是,謠言不可信,但所有可能造成腎臟損害的食物,能不吃就不吃,魚腥草就是其中之一。

蛇膽、魚膽等動物膽囊

說起生吃蛇膽,大家可能想揍小編,現在都21世紀了,誰還生吃蛇膽、魚膽……其實還真有,相關的新聞也屢見不鮮,百度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相關新聞。

蛇膽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明目、祛風溼的功效,現在仍有不少地方延用這個偏方治療咳嗽、類風溼等病,結果最後因為急性肝腎衰竭被收進了醫院。

魚膽、蛇膽等動物膽汁中存在多種膽囊毒素,可以引起多個器官的急性衰竭,其中尤以腎功能衰竭最為嚴重,正常人在吞食後可能會發生多臟器衰竭,腎病患者更不例外。

小龍蝦

想要避免尿毒症,這些“腎毒性”食物,一定要當心!

食用小龍蝦也能引起腎功能損害?先別急,接著往下看。

如果在食用小龍蝦等水產品後有肌肉疼痛、腫脹、無力、棕色尿等不適表現時,必須警惕是否出現腎臟問題,因為可能發生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徵。

橫紋肌溶解症是指由於細胞膜被破壞,細胞內容物溢出,包括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酶類以及離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質[1]。這些內容物因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而使患者出現肌紅蛋白血/尿症,肌紅蛋白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在排出過程中容易阻塞腎小管而影響腎功能。人的主要表現是突發的肌肉疼痛、肌無力、尿呈醬油色,主要特徵有血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增高和肌紅蛋白尿。

生山藥粉或山藥汁

有不少腎友追求純天然清淡飲食,會選擇生榨水果及各種蔬菜。山藥在腎病患者中推薦食用,但生的山藥粉或未煮熟的山藥,含有薯蕷鹼及薯蕷素,會導致機體產生不適反應甚至腎臟損害,和四季豆沒煮熟會引起腹痛、嘔吐類似,這種需要經過煮熟才能“解毒”的食物不能生食。愛吃或常吃山藥的腎友們,保證山藥煮熟就不用擔心它的毒性。

野生的不一定是安全的,天然的也不一定是無害的,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不做亂吃“螃蟹”的人,愛護好我們的腎臟,要從日常飲食開始。

以下五點能讓患者減緩、避免尿毒症

想要避免尿毒症,這些“腎毒性”食物,一定要當心!

  1. 思想上要重視,加強腎臟護理,重視飲食與休息。
  2. 保持個人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從而扼殺引起尿毒症的疾病誘因。
  3. 發現腎病一定要早治療,可以控制延緩病情進展,降低尿毒症的發病率。
  4. 定期驗尿預防腎病復發,是預防尿毒症的好辦法。
  5. 重視尿毒症的早期表現與症狀,比如血壓增高、厭食噁心、嘔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