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榄雕,乌榄核“长不盈寸”,雕刻刀线比头发还细,成品小而美


广州榄雕属于雕刻工艺中的一种,是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工艺,由工艺师在“长不盈寸”的乌榄核上进行雕刻创作,最早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超过1500年历史,兴盛于明清

图为广州榄雕省级传承人曾昭鸿双层船作品。榄雕长也就几厘米,但是雕刻非常细致,包括窗户、船顶都很像真的船

图为曾昭鸿根据《核舟记》情节雕刻的作品。《核舟记》是一个经典的作品,描述桃核雕刻的小船,船上坐着苏东坡、佛印、黄庭坚

这是制作广州榄雕的原材料——乌榄核。这是榄雕的原材料,但是在真正雕刻之前,需要再处理,外壳都要去掉

图为广州榄雕省级传承人曾昭鸿在工作室创作榄雕作品。这完全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集中精力,稍有不慎,雕刻线条就要歪斜掉,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

这是一个雕刻细节,因为榄雕太小,需要借助更大的工具来完成雕刻过程

这是曾昭鸿大师的榄雕作品-核舟,虽然作品不大,但胜在精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