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父母绝不会做的毁掉孩子学习力的三件事

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一生中涉及最多的可能就是关于学习的事情。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而且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学习好。有些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做的几件事却在无形中毁掉了孩子的学习力,当他们发现自己想帮助孩子成绩变得更好一点却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孩子的学习力已经被销毁殆尽了。这种后果的产生,多半是因为父母做了下面这三件事情:

聪明父母绝不会做的毁掉孩子学习力的三件事

一、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

在当下的新课改理念影响下,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只关注结果转变为过程和结果并重,甚至是更关注过程。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成长需求。而多数家长并未注意到学校教育的这种改变,即使注意到这种改变的家长也不会去对这种转变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家长更多的还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就认为一切都好,成绩差就认为一切都差。在高考制度未探索出更好的改革模式的背景下,家长们这种只关注结果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孩子发展的长远规划来看,这种心理又是有问题的。急功近利是社会风气,任何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一步,也没有多少家长有耐心等待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可以弯道超越,未来是什么样的,他们无暇去思考,孩子的动机、兴趣、特长、个性等最宝贵的信息和资源他们也不屑去关注,总之,眼里只有考试成绩,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能落后。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做法,是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力的。

聪明父母绝不会做的毁掉孩子学习力的三件事

二、只会批评,不会表扬和鼓励

我个人也主张在学习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省和进步的,但是,多数人都乐于批评,却不见得会批评,批评有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尤其是在对学生的批评上,找准点、选好时机、把握好度更是批评的“艺术性”的体现,总之,批评如果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话,它是并不容易的。因此,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甚至多数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都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而已,谈不上是教育方法。习惯于将批评作为一种不满情绪宣泄的父母和老师,更是不会懂得怎样去表扬和鼓励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可以让人感觉到一种支持的力量,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并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越来越不长进,越批评越没效果甚至越适得其反时,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力就会停滞,不会再获得发展。因此,聪明的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学会表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或学生。

聪明父母绝不会做的毁掉孩子学习力的三件事

三、只关注孩子会不会学,不关注孩子会不会玩

学习和游戏从本质上来讲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两种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情境、对象、方法、规则、同伴等等。只不过学习给人的体验是一种紧张感,而游戏给人的体验是一种放松感。当然,对有些学生来讲学习是轻松的,他们也有能力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对待学习,对有些规则严格的游戏来说,它带给人的也会有紧张感。会不会玩,可能比会不会学对人的一生影响更深远。玩,体现的是人的兴趣爱好,是对学习的一种调节,玩的方法和智慧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学习的思路和境界,而且,从长远看,会玩在影响孩子人格成长和人生际遇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会学更大。作为父母,一定要在让孩子会学的同时培养孩子一两种可以长期发展的兴趣爱好,不然,“会学”可能会变成“死学”,对培养孩子长久的学习力是不利的。

愿所有父母都能培养出成绩优秀、个性鲜明、兴趣广泛、发展全面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