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传统节令1

松滋传统节令1

随着时代越来越商业化,好多传统的文化都已不见,难觅其踪。现在我们只能在残存的记忆中去追寻,哪怕只是一点朦胧,有时却也能令我们欣喜万分。经过我自己的回忆,还有去询问了一些老人家,整理出了咱们松滋曾经的一些传统节令,如果有遗漏的地方,希望朋友们指正与提示,以便收集完整。

松滋传统节令1

(一)新年

又称“春节”。元日(农历正月初日)凌晨,老少都穿上新衣或最好衣服敬神,先顶礼膜拜于中堂神位前,接着,开正门,在门首设供桌,备酒茗(俗名“敬酒”、“敬茶”),焚香烛,鸣鞭炮,对空朝拜,名为“出行”或“出天行”。出行后,子孙后辈一一给尊长跪拜,名为“拜年”。这天,村、镇关门闭户,互不往来,室内也不扫除,说是可保财富蓄藏。初二日,沿袭“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的传统习惯,青年夫妇一同到岳(娘)家拜年;乡邻也相互走访贺新,名为“拜跑年”初三日凌晨,再次焚香烛祭神,并送拜户外,名为“送年”。此后数日,人们拜年、贺新,走亲访友,往来络绳于途。

松滋传统节令1

(二)上元节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俗称“灯节”成“元宵节”。家家糯米浆,制作来团,或蒸或煮,名为“元宵”。入夜,逐室张灯,遍及牛圈、猪圈,说是可免瘟疫;砍常绿树枝,烧炬火照田间,而逐声响彻远近,名为“赶毛狗”,说是这样可祛毛狗(狐狸)、獾之类的害兽。

松滋传统节令1

(三)清明节

无固定日期,一般在农历三月、公历四月五、六日。清明前后二、三日,家家备香为三代以内的祖先扫墓(但清明日则犯忌),并在坟顶插各色纸幡(俗称“清明吊子”),名为“插肯”。建国后,迷信活动大多已被禁止,但清明插青之风仍在农村流传。

松滋传统节令1

(四)浴佛节

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但旧俗皆于此日“嫁毛娘”,即:剪纸条二联,交叉于墙壁上,依次分写“佛生四月八、,毛娘今日嫁,嫁到深由去,永远不归家”四句于纸端,说是这样做可驱除百虫。现在提倡科学,人们已不再把驱虫的愿望寄托在一纸符上了。

松滋传统节令1

(五)端午节

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为战国时期楚爱国诗人属原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人们划龙船,以粽子沉江河中祭奠回原饮雄黄酒,放黄烟爆,并插艾嵩于门楣。如今,端阳吃粽子的风尚在集镇仍很普遍;沿河城镇如老城(旧县城)、新江口、沙道观等地,常在这天举行龙船竞渡活动。民间还以十五日为“大端阳”二十五日为“末端阳”。

松滋传统节令1

(六)单刀会

五月十三日为“单刀会”,据这说天是关老爷(云长)单刀赴会的日期。单刀赴会要磨刀,需要龙王提供“磨刀水”要是五月十三这天不下雨,六月初六(传为龙王晒龙袍的日子)就很难有晴天,即所谓“你不给我磨刀水,我不让你龙晒衣”。

松滋传统节令1

感谢您光临松滋映像!

您的阅读、点赞、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拓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