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提到围墙,你会联想到什么?

是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说的“墙内的人想出去

墙外的人想进来”的那种束缚感

还是苏轼在《蝶恋花》中所说的“墙外行人

墙内佳人笑”的那种爱情的萌动?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我国有三千年建筑城池的历史,两千多座大小城垣立于国土之上,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人类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雅典、罗马古城早已无迹可寻,名扬欧洲的巴黎古城,也只剩下一堆废墟供人凭吊,明清两代京城北京城,除了几座城门保留至今,也早无踪影,从这个意义上说,建于六百多年前又基本完好保存到今天的南京城垣,堪称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已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也叫京城,又称外城、城隍。大体分为明朝(1360—1372)初建,(1373—1398)加固扩建而成。城墙与北方城墙有明显的不同点,南京城墙是将丘陵和高处纳入城内,将水系放在城外作护城河。从浓缩的图来看就象人的头像,嘴巴位于朝阳门,眼睛靠近玄武湖,南京城墙有许多你所不知道的地方。

南京城墙分为四个部分:宫城、皇城、京城、外郭。

宫城城门六座:午门(午朝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厚载门或后宰门);周长3.4公里。

皇城城门六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承天门;周长9公里。

京城城墙也就是明城墙,城门经过明朝、清朝、民国和解放后四个时期兴建有名字的城门共计29座。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一、明朝共建十三座城门,现存七座(明朝所建城门均为单孔门,以及部分城门加建瓮城):

1、保持原状的四座城门: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清凉门(清江门)、神策门(得胜门、和平门)。

2、改造和重建三座城门:朝阳门(中山门,1930年代改造为3孔门)、仪凤门(兴中门,1971年拆除,2005年重建为3孔门)、太平门(1956年拆除,2014年重建为3孔门)。

3、拆除六座城门:正阳门(光华门)、通济门、三山门(水西门)、定淮门、钟阜门、金川门。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城走国,墙走方。

古代中国的城墙都呈“国”字状,方方正正,例如西安城墙。而明代的城墙却打破了规矩,走成了自由状。南京的明城墙大胆地摒弃了传统的方正规矩的古代都城形象,而是依山而建,以水为河,融山水城林为“墙”所用,因此成为了一座极具创新意识和美学经典的城墙精品。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阅江楼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仪凤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中山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石头城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琵琶湖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清代作家吴敬梓曾在南京秦淮河畔生活多年,他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中华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午朝门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老门东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饱经沧桑,历经战火,仍存25余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南京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公里,其中地面遗存为25.091公里,遗址部分为10.176公里。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中华门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神策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中华门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中华门

图@开心修罗(李玮)

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瓮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中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理论上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

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无法做到的。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音乐爱好者在中华门瓮城藏兵洞里吹奏萨克斯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八十多岁的刘奶奶每日清晨都会在中华门瓮城里锻炼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砖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600年的自然风雨以及战争和人为的破坏,南京的宫城、皇城以及外廓皆不复存在,京城的城墙也从原本的35公里缩短为25公里。而在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拆除明城墙曾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当时的拆除城墙是很火热的,家里还留着原来拆除的几块城砖。”直至现在很多居民的家中还留有着当时的城砖。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仪凤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中山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每逢暴雨,南京明城墙龙脖子段就会出现龙吐水,原因是雨水渗入历史悠久的明城墙墙体内,经由其排水系统喷吐而出,形成了独特的“龙吐水”景观。如果没有这些排泄口迅速将城墙内积水排出,水的巨大压力就会将这段城墙顶毁,导致城墙坍塌。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龙脖子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龙脖子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唯有太平门向东一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是

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航拍南京明城墙护城河(外秦淮河)中华门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护城河琵琶湖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护城河(外秦淮河)石头城段

图@开心修罗(李玮)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一位市民在西华门城门洞里吹奏乐器

图@开心修罗(李玮)

明城墙代表着南京的文化特色,承载着南京人独有的精神,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多了一份未解~

Tips

徒步指南

线路一:中华门—集庆门(遇见”天下第一瓮城“)

从中华门登城,一路向西可见新辟“长干门”,自长干门北行,可达集庆门。

门票:50元/人,包含中华门瓮城参观。

线路二:集庆门—水西门—清凉门(国内首座四孔方形城门)

从集庆门沿城墙一路走,可达水西门遗址公园和汉中门广场,行至遗址公园处城墙中断,需从下方虎踞路绕行,途径清凉门大街,即可到达清凉门。

门票:免费

线路三:清凉门—定淮门—华严岗门(南京必看“鬼脸”景观)

著名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就设在清凉门,石头城至定淮门的城墙已残损失修,走出遗址公园需绕出草场门大街,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电视塔,到十字路口可见定淮门登临点,之后可一直通行至华严岗门。

门票:免费

线路四:华严岗门—仪凤门—神策门(“有凤来仪,龙凤呈祥”的福地所在)

华严岗门至仪凤门段路途通畅,途径挹江门、小桃园、绣球公园,在穿越金陵百年时光隧道的同时,临于城墙之上,亦可俯视自然美景。仪凤门登临点位于阅江楼景区内,可购买景区门票进入,继续沿城墙前行。自仪凤门城墙可通至狮子山,狮子山至神策门段无城墙相连,需从建宁路绕行。

门票:此段城墙免费,阅江楼景区门票40元/人

线路五:神策门—玄武门—太平门(金陵山水最佳观景台)

从神策门至玄武门的这段城墙,堪称南京明城墙的精华路段。

门票:30元/人

线路六:太平门—中山门—标营门(南京城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

位于城东的中山门,是南京城第一缕阳光折射的地方,因此也称朝阳门。北连太平门,南至标营门,据说当年中山先生的灵柩也是由此门进入南京。

门票:中山门到标营门收费10元/人

线路七:标营门—武定门—中华门(护城河之源,十里秦淮“龙头”)

标营门之后暂无城墙,从标营门下城墙,沿道路便可行至东水关遗址公园,秦淮河水流经此处便一分为二,一股沿墙外流,化作护城河水,一股穿关入城,成为十里秦淮。从东水关出来便可复登城墙,沿城墙一路向南,途径武定门、雨花门,回到中华门,结束环城之行。

门票:与中华门登城使用同一张门票,无需重复购买

明城墙对于石头城而言曾经是一道重要的屏障,而今它的防御价值已几乎消失,但这并不代表它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它在历史的烟尘中挺立了600年,见过繁华,经过衰败。被石匠们的汗水浸润过,被保卫她的战士的鲜血染红过,它在风雨中诉说着金陵城的兴衰史。南京人的乡愁其实就是明城墙。它的独特已经印在了每一个南京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