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祁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在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就有“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的記載(《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上古時代的戰鼓,皆由鱷魚皮製成,而鼓皮選用鱷魚皮,是取鱷魚的兇猛習性以壯鼓聲。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之載,已專門設置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種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專門用於軍事的叫“汾(音)鼓”,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晉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為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地運用。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北嶽恆山原指現今淶源、阜平、唐縣境內的大茂山,曲陽縣的更是因地處“北嶽恆山彎曲之處的陽面”而得名,祭祀北嶽山神的北嶽廟就建立在曲陽縣城內。因為歷史上阜平縣屬於曲陽縣,金代才置阜平縣,造成了山和廟的正式分家,清朝順治十七年,改祀恆山于山西渾源,多種原因造成曲陽縣北嶽恆山文化的斷代和迷失。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野北村屬於曲陽縣靈山鎮,地處恆山山系的南麓,因為處在北宋時期定窯的北部,先稱“窯北”,後因為戰亂定窯廢棄變為荒野,遂改稱“野北”。野北村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多的優秀傳統文化,恆山戰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恆山戰鼓,據傳起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民國至今,目前主要存在於野北村。傳說北宋初年,遼國寇邊犯境,兩國軍隊於北嶽恆山一線展開決戰。為了鼓舞士氣,朝廷特派欽差特使撫慰前線將士。欽差途徑靈山一代,聽到震耳欲聾的鼓聲,欽差以為是遼軍打過來了,即派探馬前去查看敵情。探馬追著聲音尋至當時的窯北村,只見一些村民鼓手正在為本村廟會擂鼓助興,探馬回報欽差。欽差來村觀看後為鼓聲的雄渾氣勢拍手稱讚,竟然把這些鼓手帶去了前線,用鼓聲振奮軍心。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等到遼宋兩軍開戰,欽差命這些鼓手一起擂鼓,一時之間只聽得鼓聲震天。聞聽宋軍戰鼓氣勢磅礴,遼軍以為宋軍又增加了援軍,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急忙鳴金退兵,宋軍乘勝追擊遂大獲全勝。班師回朝後,欽差上報皇帝,皇帝遂賜名窯北鼓點為:恆山戰鼓,並流傳至今。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隨著歷史的變遷,恆山戰鼓也失去了原先軍中戰鼓的作用,明清以來至今,主要作為野北花會的組成部分,並以參演春節、廟會、祭祀等一些大型的民間文娛活動為主。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恆山戰鼓,有歷任班主負責傳譜並教學,現今的班主是王增霞,班主傳承:東野北劉落爾,傳劉振紅,傳張彥勳,80年代年傳於王增霞,並擔任班主至今。

遺憾的是恆山戰鼓2017年申請保定市非遺沒有通過審批,以後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民間藝術保留吧!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保定文化之恆山戰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