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一”假日旅游市场情况小结

截至5月1日,我州“五一”假日共接待游客560444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732.17万元。同比下降12.74%、19.92%,游客出行呈现出下降趋势,四姑娘山景区和乡村旅游线路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2018年“五一”假日旅游市场情况小结

一、假日旅游工作组织情况

(一)值班组织情况

按照省旅发委的统一部署,阿坝州旅发委结合我州旅游市场实际,于4月28日编制并印发各县(市)、景区管理局《关于做好“五一”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收集、汇总了值班人员信息,并安排了旅游咨询、投诉处理和游客服务等相关事宜,各县(市)假日值班组织有序,信息上报准确及时。

(二)组织安全检查情况

为确保游客在我州过得安全舒适,各县(市)、各景区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对旅游道路交通沿线垃圾、碎石、淤泥等进行清理,更换和增加彩旗,灯笼等装饰物品,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在景区和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设置游客咨询服务点,强化对游客的疏导、讲解、服务咨询和宣传画册的发放,积极解决游客需求,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同时,强化对涉旅宾馆、饭店的例行巡查,对景区安全设施、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游客住宿、游玩和食品安全。交通、公路和运管部门,强化对旅游道路的巡查和养护,确保交通畅通,游客出行安全。各县(市),各景区还通过节前的营销活动,吸引成渝周边、重点省市的潜在游客,提振我州旅游人气。

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阿坝州共开展执法检查30次,出动执法人员105人次,检查涉旅企业420家次,其中检查旅行社5家次,检查旅行社分支机构29家次,检查宾馆饭店300家次,购物场所40家次,景区景点20个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检查20次,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其中:责令整改1件,立案调查1件,涉及导游立案调查2件。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涉旅投诉、纠纷。

(三)组织市场检查情况

为确保节日期间全州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游客舒心放心和效益良好,节前,州旅发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州旅游市场、旅游安全和旅游服务保障进行了专项督察;各县(市)、景区管理局也高度重视,就“五一”旅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积极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节假日旅游安全;工商、物价部门强化对宾馆、酒店、餐饮、购物场所等进行监控,避免欺客宰客现象发生;各景区对旅游厕所、栈道、围栏、索道、观光车辆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修复,确保游客使用舒适,游览安全。假日期间,各县(市)、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各路段、景区、购物点,全力维持旅游市场秩序,确保了全州旅游市场良好有序。

(四)发布信息提示、新闻宣传情况

为实现“五一”假日期间旅游市场总体“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在州县(市)、各景区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针对交通拥堵、灾害天气、**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安全隐患和风险,切实做好预警提示和应急准备。强化旅游市场信息的实时发布,各县(市)节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销,积极推介域内的景区景点,取得较好成效。

二、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一)游客需求趋势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自驾旅游出行成为我州旅游的主流,游客对自驾营地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更加迫切。我州除丰富的景观资源外,红色文化和神秘的藏羌文化同样富集,进入我州的游客对这些文化的深入了解、体验的意愿越来越浓烈,对进一步丰富全州宗教文化旅游、藏羌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抗震救灾的大爱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产品供给情况

当前,九寨沟景区修复正如火如荼推进中,目前景区按照“限区域、限流量、限时段、限方式”的原则,每日进沟游客上限为2000名团队游客,无散客。经我州壤塘、茂县、金川等县旅游工作人员调查显示,进入我州的游客除游览和赏析自然风光外,对我州藏、羌民族多彩民俗风情、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独具的建筑群落具有浓厚的兴趣,开放型寺庙、农(牧)家乐人气持续火爆,成为我州旅游新亮点和人气引爆点。茂县通过吸引游客参与互动性民族歌舞活动,自助烧烤等方式,提升了游客参与度,踏青、赏花、休憩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民俗,藏羌工艺品、新鲜果蔬等,都不断吸引游客前往参与、体验。

(三)活动组织情况

一是汶川县组织了“同心.共铸中国心”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大型公益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医务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出席了启动仪式。医务志愿者在汶川县开展义诊活动,并向汶川捐赠了200万元的药品及物资,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30余名优秀摄影工作者开展新闻摄影创作,旨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中华民族复兴气象。

二是茂县在游客相对集中的坪头、甘青等村寨推出品羌餐、饮砸酒、跳沙朗等趣味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参与。在古羌城举行“开城仪式”,推出《羌魂》演艺节目,集中展现古羌文化和羌人演进历史。

三是壤塘县组织11个村寨的农牧民进行藏族歌庄展演,举办山歌对唱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和感受浓郁藏族文化。

(四)市场运行情况

“五一”期间,通过州、县(市)旅游部门的不懈努力,景区保障措施有力,旅游市场整体平稳有序,无重大投诉。相关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准备充分,应对得力,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受九寨沟景区重建影响,全州旅游总体人次和收入有所下降。

(五)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正反面典型案例

据各县(市)信息显示,总体而言,州内相关旅游企业均做到了诚信经营,游客能进行文明旅游,未有不文明和欺客宰客现象。四姑娘山景区及时将游客遗失的苹果8手机交还失主。同时,针对景区海拔较高,游客时常高原反应的情况,景区员工及时为游客送氧、送药、轮流背送游客下山,全力保障游客的出游安全。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景区有效救助13名高反游客。

(六)假日旅游新形势、新发展,新成就

一是智慧旅游助力假日旅游平稳有序,众多的旅游信息平台、APP终端的推出,让进州游客快速、便捷、全面的了解州域内景区、住宿、餐饮等信息,为其出游计划、旅游产品定制提供了便利,据统计显示,五一期间在线预订和网络销售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二是融合性旅游产品需求呈上升趋势,除却传统的景区观光游外,体验藏羌文化、感受特色民宿、参与休闲游憩、踏青赏花、放飞身心等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三是自驾出行游客快速增加,选择走向自然、享受自助式乡村旅游,深入农家乐园,感受慢生活等度假方式正在兴起。

(七)存在的问题

受九寨沟地震影响,全州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呈现下降态势,表明我州旅游产业发展还不均衡,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置和布局还需进一步合理完善,全州在旅游+、+旅游的融合发展,创新业态和旅游产品的供给还不足。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还需提升,据四姑娘景区反应,景区及周边停车场、住宿等在游客大量进入时,呈饱和现象,不能满足景区发展需求。全州旅游市场对九寨沟景区的依赖程度高,相关景区的市场吸引力还不够强。

下一步,我州将结合全州“十三五”“国际旅游目的地暨全域发展规划”,结合“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和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全域合理布局旅游产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不断增强旅游+、+旅游的融合发展力度,充分利用全州优质空气、优美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等资源,积极打造康养、休闲、研学、科技等旅游业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市场营销和推介,提升其余景区的美誉度和市场吸引力,在满足游客定制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振全州旅游人气,推动旅游产业全域均衡、可续发展。

三、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应急和投诉处置情况

州、县(市)旅游、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强化值守,景区工作人员下沉接受咨询、安全维护点位,疏导交通,排解险情,全力确保游客出行安全。据州、县(市)旅游值班人员、执法人员信息回馈显示,五一期间,受理的均为游客咨询景区、景点、道路交通等事宜,且都耐心、细致的给予了答复,无重大投诉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