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扶貧「真功夫」:修煉方法論,打磨三部曲

提起京東的明星業務,除了眾所周知的電商和物流,還有一項被劉強東稱之為“一輩子為之奮鬥的事業”,那就是扶貧。

時刻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劉強東從農村走出來後就堅持做公益,並對扶貧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帶領下,京東也成為了中國最會“扶貧”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8月21日,京東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龍寶正在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8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重點分享了京東在電商精準扶貧方面的實踐和經驗。

京東扶貧:一直在路上

在中國眾多扶貧力量中,電商企業無疑是一支“精準扶貧”的新生力軍。京東算得上是最早開展互聯網“精準扶貧”的企業之一。

早在2015年,京東就響應國家“互聯網+”扶貧號召,開始在農村電商領域積極佈局,率先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立足於解決農民買好東西難、借款貸款難、賺錢難的“農村三難”問題。同時,京東還將高效的渠道服務體系加速深度下沉,與多地展開扶貧合作。

在2016年初,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以產業扶貧等方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扶貧工作。

劉強東的扶貧“真功夫”:修煉方法論,打磨三部曲

之後,京東將扶貧工作作為集團的重點戰略並不斷推進,通過各種扶貧方式,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上線貧困地區商品136個品類300萬種,實現銷售額超200億元,累計幫扶1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超過20萬貧困群體平均增收2000元~3000元。

如今,談及京東多年的扶貧工作,龍寶正感慨頗深:“當我們看到貧困戶通過京東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收入得到增收的那種喜悅之情,以及他們對京東員工的感激之情,我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的有意義。”

多位一體的扶貧方法論

多年的扶貧工作中,京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扶貧方法論。京東的扶貧不是簡單的捐錢捐物做公益,而是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瞄準貧困地區農產品等產業,通過產業扶貧、用工扶貧、金融扶貧、創業扶貧等多種方式展開扶貧工作。

在產業扶貧方面,京東利用自身電商平臺的營銷能力與強大的物流供應鏈能力,扶植貧困地區龍頭企業,打造當地農產品品牌,帶動貧困戶實現就業和增收,實現脫貧可持續性。

例如京東產業扶貧的創新探索“跑步雞”,面向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近千名貧困戶,提供免息貸款購買雞苗,指導農戶全程散養,京東高價收購包銷,平均每戶貧困戶年受益1.2萬元。

劉強東的扶貧“真功夫”:修煉方法論,打磨三部曲

在用工扶貧方面,京東在招聘配送員和倉儲人員時,優先錄用貧困家庭人員,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同時,京東還聯合培訓機構,對貧困戶單獨建檔立卡,對不同家庭和個體人員做精準區分,提供不同的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

在金融扶貧方面,京東針對農民借款貸款難的問題,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低息貸款,在全國扶持了大量種地不花錢、養羊不花錢、養雞不花錢項目。如在河南濮陽,京農貸支持的扶貧羊項目零門檻、全覆蓋、保底收益,讓貧困戶持續增收,杜絕返貧,目前已為濮陽縣提供8000萬資金,惠及1700戶貧困家庭。此外,京東金融還通過扶貧眾籌幫助貧困縣產品塑造品牌,發起了富平柿餅、光山信陽毛尖、碭山黃桃罐頭、撫遠魚子醬等眾多眾籌項目,幫助貧困家庭增收。

扶貧先扶智。在創業扶貧方面,為貧困縣基層幹部、企業職工和返鄉青年,開展近10萬人次的電商培訓,建立100多家青年電商孵化中心,帶動上千名貧困人員利用電商平臺創業。同時,京東還廣泛聯合社會培訓資源,為貧困戶提供種養、電商等技能培訓服務,完善涉農電商服務生態。

以產業帶動脫貧的思路,京東的產業扶貧、用工扶貧、金融扶貧、創業扶貧已收到初步成效,並不斷探索數據扶貧、捐贈扶貧、公益扶貧等創新扶貧方式,在實際扶貧工作中還摸索出培訓→金融→農資→追溯→物流→銷售→品牌→招工等八大環節的幫扶體系,打造多位一體的全方位“立體扶貧”。

可持續的“扶貧三部曲”

在京東的幫助下,來自貧困地區的“扶貧羊”“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等已是京東平臺的明星農產品。通過培育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溢價,京東更好地幫助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針對貧困地區農產品普遍存在的“小”“散”“非標”等問題,京東則利用自身的優勢,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如四川涼山的橄欖油龍頭企業中澤公司,在“京東+地方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下,一面為農戶提供油橄欖良種苗木及種植技術等,一面將成品的中澤橄欖油通過京東自營平臺銷售。在貧困戶增收的同時,中澤公司銷售額也實現了成倍增長。

劉強東的扶貧“真功夫”:修煉方法論,打磨三部曲

通過建品牌、扶產業,京東最終實現了對人的思路轉變。在解決了技術、資金、意識等方面的不足後,京東極大調動了貧困地區農民的積極性,並培養了他們的專業能力,貧困人口的脫貧思想由此迎來轉變。

如今,京東已逐漸形成了“創品牌”、“扶產業”、“轉思路”的扶貧三部曲。在京東的優勢和創新下,貧困地區的人們通過多重舉措與現代商業接軌,進而帶動貧困地區脫貧、扶貧對象致富。京東也由此趟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立體扶貧”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