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本文為幸福小農張玉鵬在“新農人課堂之生鮮100人”的直播分享:

張玉鵬:“沒有深加工的規模化初級化農業都是耍流氓”。

近年來很多初級農產品都是雷聲大,開始的時候很火爆,然後發展1-2年就沒什麼動靜了,在市場上沉寂下去。主要是“利潤走低趨勢”,難以維繫經營。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就像丹東的藍莓,7、8年前在超市裡一斤要賣到50塊,背後的推手更是大炒藍莓的養生概念,然後把藍莓的種苗都被炒到了50-100塊一株。火爆的藍莓自然引起了農戶的大量種植。

面積擴大,產量擴大,而沒有“有效的消化方式”,沒有有效渠道和配套的深加工,結果僅僅過了兩三年,藍莓價格就一落千丈,只能賣到十元八元左右。今年的藍莓價格更是降到了5塊多一點,而這個價格還要看買方臉色。除了丹東藍莓,在我們堂友身邊,還有很多“藍莓式”初級農產品,都面對著類似結局。

任何有利可圖的商品在中國很快就會被拉入激烈的市場競爭,初級農產品也逃不出被複制的命運。所以初級農產品的紅利期都不會太長,張玉鵬給出的方法就是通過深加工破局突圍。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農產品怎麼做深加工?推薦模式化深加工

一個初級農產品模式化深加工運營項目 啟動資金20-40萬

20-40萬啟動資金的主要用途:開一家樣板店,團隊開銷,物料採購。

一般講到深加工,我們就會想到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包裝食品。的確,它們都是通過工廠化深加工加工出來的高標準化產品。不過工廠化深加工的投資成本太高,涉及到土地投資、廠房建設投資、品質認證等環境,包括設備人工在內1000萬的資金也只能是個起步,而在蘇州,杭州以及省會城市,投資資金會更大,要求也會更高。

張玉鵬表示像黑豆西施這樣,一家店成本8到12萬左右的模式化深加工,投資不高、操作簡單、人力需求低,相對工廠化深加工而言,可能更適合我們的堂友找到初級農產品深加工的溢價出口。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模式化深加工擴展步驟

模式化深加工的核心就是把自己的基礎產品演變成高溢價可直接接觸市場的快銷產品,比如用黑豆作為原料開個黑豆腐店;用棗和普洱做原料開個棗香普洱店。

初級農產品的出口產品方向要確定,有了這個,才能繼續向前走;還有

創業路上團隊構建也很重要,創業者不能事事躬親,要有戰略思維,不要捨不得錢打造自己的團隊,而我們許多堂友的產品銷售,都要“老闆談”,這樣效率很低,市場擴展很慢;

開設第一家樣板店後,進行網絡宣傳是必須的,網絡宣傳給我們帶來的優勢就是,“低成本獲取用戶”,這是這幾年任何產品要獲取市場用戶最佳方案,“長沙臭豆腐配料裡有屎”、“優衣庫試衣間裡的啪啪啪視頻”等的網絡營銷事件,超級成功,大家要借鑑。

這就是模式化深加工的基本思路了。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什麼樣初級農產品適合模式化深加工?

張玉鵬還重點分析了什麼樣的初級農產品適合模式化深加工的玩法。目標消費群體購買力尚可,有潛力做快銷的,操作簡單,有溢價空間的初級農產品更有優勢。

比如黑豆西施的豆腐豆漿鎖定社區居住人群,產品加工簡單,復購率高,客單價適中,而且有不錯的溢價空間,價格比白豆腐高一倍以上,產品毛利率是成本的3-10倍,這樣的利潤和產品特性,就有得做了。

例如:一斤3元的黑豆,磨成10 杯黑豆漿,一杯3元。一斤3元的黑豆變成30元的黑豆漿。

所有的深加工,都會有成倍的溢價。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基礎產品+團隊構建+第一家樣板店,起步資金20-40萬左右,就可以步入模式化深加工的創業之路了。

“黑豆西施”的從0到1:黑豆油商超賣不動,自己做終端店

張玉鵬目前思路清晰的模式化深加工創業模式不是憑空白來的,從0到1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2013年5月20日,在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張玉鵬萌生了在冰葡萄行間大面積種植黑豆,搞黑豆深加工,做品牌創業的想法。2014年張玉鵬在丹東種植了2200畝黑豆,並建立了黑豆油廠,申請了QS認證,註冊了商標。

張玉鵬向丹東當地上百家的商超供應了黑豆油,即使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但就是賣不動。2015年1月,他的黑豆油轉戰微商銷售,憑藉著自己央視的出身和當時新農堂的流量,張玉鵬斬獲了第一波流量。

通過微商模式,張玉鵬的黑豆油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但是這卻並沒有達到他自己的期望。為了讓黑豆產業能發展的更好,關注到豆腐和豆漿的消費黏性非常大,開黑豆腐店的想法應運而生。

目前黑豆西施已經帶動100餘位創業者進行創業,帶動500餘農戶增產增收。通過產業化和產品終端化運營,張玉鵬帶著團隊,打造出了中國黑豆深加工產業和品牌渠道終端運營。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提問環節,張玉鵬分享運營經驗:

1、模式化深加工,那麼技術會不會外流,怎麼控制加盟店?

張玉鵬:技術外流是一定的,品牌運營才是加盟商真正看重的東西。在我之前,有誰聽說過黑豆製品?品牌運營做得好,其它的都不怕!

2、第一家樣板店怎麼開?開在什麼地方?怎麼營銷?

張玉鵬:做好定位,選址、裝修、上產品、宣傳、開業。選址比較重要,新社區比例,居住人群分析等都要考量,現在黑豆西施都會找雙匯冷鮮肉之類的品牌生鮮店旁邊開店,消費人群比較重合。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3、樣本店和開放加盟最好的時機點?

張玉鵬:我們當時比較急,一週就開放加盟。現在看來,最好是半年左右再開放加盟,這個時候暴露的問題基本解決,模式和市場運營也比較成熟了。

4、黑豆腐很新,需要一定的市場教育,怎麼做到短時間有100家加盟店的?

張玉鵬:目前自媒體比較發達,信息高度對稱,食品類嘗試成本低,市場教育不用太費心,過去三兩年並大投入的引導市場,現在兩三個月市場運營就能瞭解一款產品被市場接受。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5、就以棗香普洱為例,如果你來做,你會怎麼做?

張玉鵬:先用一個月時間梳理產品,起一個好讀容易記的名字,然後用一個月開店試營業,先專攻這一個單品,主打女性補鐵。有了不錯的盈利數據就可以推廣加盟了,我將來有計劃做棗香普洱店的,在女性比較集中的商業體裡。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6、開店的社群和社區運營是怎麼做的?

張玉鵬:我們的員工每個人先加同城1000人,1000個人裡有500感興趣,1000個人裡有100-200進店。我們還推出會員卡業務,只要沉澱200名會員,每週來1次我們店裡,就能帶動1000人左右進店消費,根據我們產品特性,進而產生粘性消費,就做成了。

他把黑豆做成黑豆腐,1年開出100家店,利潤翻了10倍!

新農堂堂評:

如果要把企業做大,一定要重視加工這一塊!

中國沒有一樣農產品是獨一無二,能永遠做下去的。就當下而言,農業是中國政府和企業都無法去限制產能的行業,今天暢銷的農產品說不定明天就滯銷了。而加工能讓非標準的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並持續地產生利潤!

張玉鵬和黑豆西施將於10月27-28日,參加第五屆A20精緻農業展-杭州,現場與想做初級農產品的堂友面對面交流“農產品模式化深加工”

10月27-28日,杭州,第五屆A20精緻農業展

20位生鮮新零售大咖的分享

2018年,新農人與新零售最大規模的集合,一起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助力產銷對接,促進行業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