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踢中超,一念“天使”,一念“魔鬼”

外援踢中超,一念“天使”,一念“魔鬼”

互联网+体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金立刚

纪胖说:中超在成长,中超外援的思想也在发生转变。从藐视到无限“热爱”,许多外籍球星甚至希望有朝一日来中超踢球。不过,中超的外援并不都是如此,他们中的有些人来中超只是为了钱,甚至有些人即使用钱也暖不热那颗冰冷的心。

2017-18赛季,中超吸引了世界各地近90名外援加盟,今天的中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在资本助力下,中超引入了为数不少的著名教练和球星,甚至被外界冠以“烧钱”模式,招致一定的质疑。不过事实是,随着知名教练和球员的加盟,中超的竞技水准、上座率、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在逐渐提升,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很多外籍球员会借中超抬价,更有甚者,会谎称收到中超报价。

说起中超的“大牌外援”,从广州恒大的罗比尼奥、上海申花的登维斯,再到华夏幸福的热尔维尼奥、上海上港的奥斯卡,这些以前只能通过赛事转播看到的大牌球星现在都在中超踢球,他们的到来既让球迷大饱眼福,也让中超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不过,外援毕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他们来中超踢球目的不一,有的是为了捞金,有的是为了找一个暂时的栖身地,而且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不辞而别。

2018年8月5日,对于天津权健足球俱乐部来说,糟糕透了。这一天,是维特塞尔归队的最后期限,天津权健翘首以盼,结果却等来了维特塞尔不辞而别另寻他主的消息。

多特蒙德俱乐部官方当天宣布维特塞尔加盟球队,意味着这位比利时足球名将违背了去年与权健签订的5000万欧元超级合同,放弃了近2000万欧元年薪,甘愿前往报酬远没有中超高的欧洲足坛。

29岁的维特塞尔正处于当打之年,他的离去给了权健当头一棒。从加盟到离开,维特塞尔始终是权健的攻防核心,他是全能型中场球员,能攻能守,控球和护球能力无人能及。他的离开将打破权健原有的以维特塞尔为核心的战术设计。

而且亚冠联赛开打在即,中超夏季转会窗早已关闭,权健无法引入新援,这种处境导致权健无法享受亚冠联赛3+1的外援政策,情况对权健很不利。

维特塞尔在中超第一赛季出场27次,进4球,这样的成绩与他的高薪很不匹配。如今一声不响地离开,令权健球迷失望,认为他缺少仁义。其实,早在2017年10月,维特塞尔曾向媒体公开透露,中超给出的高报酬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所以,离开中超是早晚的事情。

维特塞尔只是外援在中超里“进出”的一个缩影。这些缩影背后,有欣慰,也有遗憾。

01-微笑

外援孔卡曾两度回归中超,不单单是为了钱,还有对中超的感情。2011年7月,巴西著名球星孔卡从弗鲁米嫩塞俱乐部转会恒大。他经历了中国足球走入“大时代”的全过程,并深刻体会到恩宠、挣扎和落寞。孔卡的命运也随着中国足球的步伐,随波逐流。

1000万美元转会费、700万美元税后年薪,创造了当时的中超纪录。中超坚信,孔卡的到来,能提升中国足球整体形象,还能刺激更多顶级外援前来中国效力。

孔卡在中超一共踢了四个半赛季。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孔卡为恒大赢得三个联赛冠军和一个亚冠冠军,还当选了那一年联赛MVP。

不过,由于地域文化差异,让孔卡一度很难适应中国,2014年1月,孔卡离开恒大,回归弗鲁米嫩塞。

一年后,因巴西俱乐部内部问题,孔卡决定重返中超,转会上港。孔卡在回归时告诉媒体:“这一次踢中超,除了钱,还有对中国的感情。”

2015-2016两个赛季,孔卡效力于上港,出战58场,贡献了17个进球和11次助攻。之后,孔卡受伤,带着不舍离开中超。

门将萨沙·彼得罗维奇让中国足协启动保护国内门将模式。中超联赛没有外籍门将是甲A时代规则的延续。1999年,山东鲁能取得甲A联赛、足协杯赛的双料冠军。冠军得来不易,头号功臣当属鲁能外援门将萨沙·彼得罗维奇。这位前南斯拉夫替补国门,在1999年被山东鲁能主教练桑特拉奇慧眼挖走,随即在1999-2000赛季26场比赛中,仅失13个球,创造了赛季失球最少记录。

萨沙·彼得罗维奇的到来,让国内守门员担心不已。他们担心所在的俱乐部效仿鲁能引进外援门将,那就意味着自己走向失业边缘,于是有人提议足协取消外援门将。2000年足协作出决定,发布禁止使用外籍门将的通知。

足协给出这样解释,禁止引进外援门将是为了让国内门将有充裕的上场时间,以此来提高本土门将竞技水平。

中超联赛没有外籍门将是甲A时代留下来的规定,到了今天还在执行,也许有一天这一规定会被打破。

02-冷漠

不管怎样,类似维特塞尔的逃离,在中超经常上演。

效力上海申花的特维斯绰号“野兽”,是阿根廷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前锋之一。2016年12月29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特维斯加盟申花。据相关人士透露,特维斯与申花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工作合同,转会费为1100万欧元左右。英国媒体报道称,特维斯的周薪达到了61.5万英镑。特维斯的年薪几乎是当时C罗和梅西的总和。

不过,特维斯在比赛中的表现却让人大为失望,招致球迷和球队的不满,令人诧异的是,此后,特维斯不仅没有大的改变,甚至还萌生离开的念头,他用退役威胁申花与其解约,他对俱乐部的态度让申花极其不满。

今年初,上海申花官方宣布与特维斯解约。特维斯在申花期间,代表申花出场20次,包括16次中超出场、1次亚冠出场和3次足协杯出场,总共打进了4粒进球,这个身价和效率,让人难以接受。

多特蒙德的主力前锋巴里奥斯加盟中超,一度被广州恒大看好,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巴里奥斯加盟不到两个月就自导了一场出走闹剧,接着又以罢赛要挟恒大,甚至为了离开中超污蔑恒大欠薪,最终在恒大的强硬态度下道歉。他与中超的缘份自然也走到了尽头。

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超这个舞台,并不像我所期待的一样,自己并不缺钱,只想离家人和朋友更近一点。”

广州恒大外援中后卫金英权“身在中超心在西欧”的态度同样让恒大俱乐部无奈。他甚至放言,只要能去欧洲踢球,哪怕降薪也可以。

2012年7月,金英权开始效力恒大,时至今日,为恒大蝉联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他在球场上的表现赢得了恒大俱乐部的认可。

此前,媒体就曾曝出金英权要去欧洲踢球,但最终无疾而终。业内人士分析,恒大的高薪羁绊了他的行动;另外,金英权缺乏自信,担心去欧洲打不上比赛。

如今不一样了,金英权在俄罗斯世界杯的表现让他自信心爆棚,金英权在比赛中的稳定发挥,让他在韩国队的后防线表现得最为亮眼。金英权认为自己的能力足以胜任欧洲联赛。

广州恒大6年的培养,只能留住了金英权的身体,却无法留住他的心,即使是金钱也无能为力。

03-新政影响

为了遏制中超不计成本的烧钱、过于依赖外援的现状以及培养国内球员的目的,2017年,中国足协公布了2018赛季中超外援+U23球员新政策。

政策要求,每场比赛外援出场人数不得超过3人,至少一名U23(全名为亚足联U23锦标赛)球员首发, U23球员出场人次将至少与外援出场人次相等。中超外援全年注册从7人缩减到6人,冬季转会为4人次,夏季转会为2人次。

政策严重影响亚冠联赛的球队,亚冠引援政策为3+1。政策也直接影响了中甲联赛,每场出场外援从3人直减到2人。

新赛季夏季转会窗口只可以注册4名外援,联赛只能派遣3名外援上场,亚外很可能只踢亚冠,无法在中超取得注册。

针对政策,恒大作出决定,金英权被撤掉,这意味着本赛季他在中超将处于无球可踢的尴尬境地。目前,金英权与恒大达成共识,回到韩国进行个人训练。

金钱,归属,梦想,政策……不管外援出于何种目的选择离开或加入中超,中国足协和中超俱乐部都应反思一下,中国足球事业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外援的到来暂时让球队在中超赛场上取得不错的战绩,但依靠外援这剂“西药”无法标本兼治“中超”的顽疾。

笔者认为,外援踢中超,如同一把双刃剑,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积极一面:顶级外援的加盟,为无法去西方足球强国比赛的本土球员创造了同场竞技的机会,这对提升个别本土球员的水平有帮助。

消极一面:大牌外援不断加入,让俱乐部之间变成了资本的军备竞赛,球队为了胜利,寄希望于外援的“一脚抽射”来解决问题,大批本土球员在中超得不到上场机会,只能混迹预备队联赛、中甲甚至中乙。利益面前,中超也不会把太多精力放在足球青训培养上面。

04-J联赛的启示

从足球商业价值看,外援去留属于正常,无可厚非。不过,中超留不住外援的根本原因很复杂,包括政策导向、足球人口、后备力量、职业道德都是影响的因素。这方面中国应向日本学习。

在中超联赛步履维艰的同时,几乎与中超同一时期的日本职业足球联赛(J联赛)却一路崛起。这归功于日本足协合理的政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J联赛诞生初期,并不设升降级制度,为吸引球迷,增加比赛刺激度,每场比赛只有输赢。当时的日本,世界排名40开外,国内赛事上座率低。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效仿巴西,推行一贯制,并实行完善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J联赛的出现,引来了包括名将济科、邓加在内的许多巴西球星。巴西球星加盟让J联赛的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3年后,日本男足有了质的飞跃,位列世界第21位,联赛平均上座率达到2万人。反观中国足球,一路走的跌跌撞撞,我们曾经模仿过阿根廷、德国、荷兰等风格,但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打法和风格,即使现在依然如此。在世界杯上,中国也不及近邻日本和韩国。

1996年奥运会,日本男足以1:0击败巴西,让日本足球更加自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间接影响了日本足球的发展,联赛上座率持续下降,赞助商停止投资,俱乐部纷纷破产。日本足协意识到,足球发展不应只看短期成效,更要为日本足球未来搭建发展平台。

随即,日本足协做出一系列调整,鼓励职业俱乐部与学校、民间俱乐部发展,积极与本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下大功夫为青少年普及足球运动。事实证明,这种改变帮助日本足球解决了危机。

如今,日本足球注册青少年球员超过100万,日本J联赛严格的梯队建设也为日本足球输送了大量优秀球员。在出战俄罗斯世界杯的球员名单中,有14名球员效力于欧美顶级联赛,他们都是从日本本土最顶级的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

反观中国,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国内除了山东鲁能外,其余球队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梯队建设往往漠不关心或置于次要位置,年轻队员培养的缺失也直接影响了俱乐部的战绩。

而且日本球员的文化教育水平高,有自学成才也有高校毕业,日本注重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中国的现行体育体制存在缺陷,很多球员文化基础薄弱。

不可否认,中超确实在近两年取得了长足进步,正如前面所说,上座率、影响力和商业价值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总让人感觉这些成绩很缥缈,根基不稳。用“烧钱”方式引入外援,可以维持联赛热度和引援俱乐部的声誉,但如果中超自身没有实质性成长,一旦外援大潮退去或是资本力量减弱,中超还能维持现在的声誉和影响力吗!当中超有了与自身水平并不一致的高关注度与场外“热钱”,竞相购入高水平外援也就在所难免了。这种非理性引进外援方式,充满各种未知,不会长久。当“热钱”散去,中超联赛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后,再去谈论引援,那些适合中超的生态环境才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