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大儿家添车添房添人,住小儿家丢车丢房还丢人,婆婆郁闷了

村东头的李婆婆在村里是个神奇的人物,为何这样评价一个农村老太太呢?只因老太太身上发生的这件事。

李婆婆有七个子女,只有老大和老幺是男丁,中间全部是女娃。子女多的家庭,那会又重男轻女严重,虽然李婆婆尽量一碗水端平,可惜更多的经历毕竟还是用在宠老儿子身上。

老大虽是男丁,但毕竟是家里的长子,家里的苦活累活一样没少干,还懂得孝顺父母,体贴长辈,很是帮了李婆婆不少忙。

婆婆住大儿家添车添房添人,住小儿家丢车丢房还丢人,婆婆郁闷了

老儿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个男丁,要不是为了多一个男丁,估计就没有老儿子什么事,因此在家里地位还是很高的,仅此于孩子他爸。

这娇宠的孩子也不是如今的娇宠,只是下地里可以少干点活,吃东西可以稍微吃干点,不用总是喝那照的见影子的稀粥罢了。

可饶是如此,李婆婆的老儿子却自己走歪了,打小村里的人都说,李婆婆以后还是要靠着大儿子,老儿子不顶用。

大儿子最早成家,娶了一个能干老实的媳妇,两个人婚后分家,也是一门心思把家给过好。尤其大儿媳妇是个脑袋灵光的,总是想着在赶集的时候,把自己家里什么编筐之类的拿出去卖钱,改善生活。

大儿子婚后多年,却始终没有生孩子,上医院检查之后,医生说老大可能精子质量不好,但不是不能怀孕。苦等五年之后,老大的儿子终于来报道了,把全家都给高兴得不能行。

老大的事情安排落实好后,剩下的就是把闺女一个个的嫁出去,最后在操心老儿子的婚事。

老儿子承蒙哥哥姐姐的福分,还在学堂里混了个初中毕业,可是就是不成器,各种不务正业,地里的活嫌累,出去打工又不乐意,整天没有正行,还早早就找了一个女朋友,吵吵嚷嚷的要结婚。

老儿子要结婚,李婆婆心里特高兴,这婚后有媳妇管束,老儿子应该能变好。可老儿子提出一个要求,要新房娶媳妇,还要买镇上的房子。

老儿子的这个要求对李婆婆一家来说,难题真的有点大,好在大儿照顾自己,大儿媳又是个懂事的,主动借钱给老儿子买新房。

解决了老儿子最后的婚姻大事之后,李婆婆的老伴就安心离去,李婆婆一个孤零零的守着老家。

婆婆住大儿家添车添房添人,住小儿家丢车丢房还丢人,婆婆郁闷了

大儿一家心疼李婆婆,就把李婆婆接到身边一起去照顾,老儿子两口子也是高兴得不能行,老妈不用自己照顾,还吃饭生病等的省下好大一笔钱,还不落下不照顾老妈的坏名声。

李婆婆在大儿家一住就是五年,五年之内,小儿一句话都没开口让李婆婆上他那去住过一回。李婆婆也安心在大儿这边住下。

这五年时间里,变化最大的不是小儿,而是李婆婆的大儿。李婆婆还没到干不动的年纪,总是帮着大儿家里干点自己能干的事情,比如把接送孩子,家里的家务事等全包了,让老大两口子安心挣钱攒钱。

李婆婆的努力得到大儿一家的肯定,大儿两口子的努力也得到回报,先是买了代步车,又攒钱在镇上也买了一套房子,虽然是小三室,但是也是镇上的房子。最让李婆婆高兴的事,大儿媳竟然还坏上二胎了。

大儿第一个孩子来之不易,但并没有被溺爱长大,而是教育很好,这又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真的是大好事。

看着五年内大儿家添车添房又添人,小儿一家心里就不得劲了,小儿两年前有了自己的闺女,可是没说让李婆婆帮忙带,让人家娘家妈来操心。

有了孩子, 各种花费也多了,李婆婆小儿又不是能吃苦的人,每天脑袋里就想着空手套白狼之类的好事,天天沉迷于赌博,日子过得是一团糟。

这大哥日子越过越好,自己越过越差,小儿子就想着是不是老妈贴补大哥了,就生出念头,把老妈接到自己家来,看自己会不会也发财。

李婆婆就这样被小儿请到家里住下了,李婆婆还是一如既往的和在大儿家一样,看孩子,做好家务,让小儿两口去挣钱。

婆婆住大儿家添车添房添人,住小儿家丢车丢房还丢人,婆婆郁闷了

小儿两口子不用做饭,家务不用管,就全身心投入到赌博当中去。几个月过去,把自己家的车给抵押出去,被人收走了,又过几个月,房子也被抵押出去,没多久房子也没了。

没房子住的小儿一家只能回到村里,他的小孩从小在镇上长大,刚回村里各种好奇,什么池塘子到处跑,一不小心掉进去,好在李婆婆出门看到,赶紧给救上来。

李婆婆在大儿家是添车添房又添人,在小儿家是丢车丢房还丢人,这中间的是非曲折,李婆婆自己也郁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