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黃土地上繪藍圖——清水河縣改革開放40年林業生態建設紀實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地處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地區的清水河縣,是一個曾經飽受水土流失、風蝕沙化危害嚴重的地區,在這片貧瘠而荒涼的土地上,經過歷屆縣委和政府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變遷,40年來林業生態建設的艱辛跨越,鑄就了一個又一個綠色豐碑。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曾幾何時,清水河縣在歷史上曾是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野獸出沒之地,長期以來,由於人為的破壞掠奪和自然災害等原因,使其豐富的森林資源逐年減少,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全縣僅存5500畝天然次生林,森林覆蓋率只有0.1%,造成境內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多少年來,水土流失、風蝕沙化在這片黃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生態災難”的悲劇,全縣2859平方公里的總土地面積被千溝萬壑切割得支離破碎,水土流失面積佔到土地總面積的96%,風蝕沙化面積達28%,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量近2000多萬噸,最高年份可達5000萬噸,成為黃河、中上游地區主要的輸沙源之一。 由於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造成縣境內風沙阻斷公路交通、掩埋農田現象時有發生,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生物多樣性處於極低的狀態。植綠家園、改善生態環境,是清水河人祖祖輩輩的憧憬,新中國成立後,全縣各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開始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林業生態建設征程。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為清水河縣林業生態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勃勃生機,迎來了林業生態建設發展的春天,從而推動著綠色浪潮在這片黃土地上湧動不息。全縣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實施為契機,從小流域治理著手,在認真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後,立足於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確立了“以林為主,多種經營,農林牧全面發展”的生產建設方針,把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改變山區貧困落後面貌的關鍵環節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廣袤的黃土地上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林業生態建設高潮,在建設中,他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綜合治理、適地適樹”的林業建設方針,將全縣劃分4個類型區,採取不同治理措施,走出了一條不斷升級的科學治理之路。到1998年,全縣先後組織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一、二、三期工程,期間建成了一批如窯林溝、棒兒山、鷹咀山、平頂山、大樹溝、範四窯等多處生態精品工程,原本荒蕪貧瘠的山川逐漸披上了綠裝,有效地減緩了境內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危害,生態狀況逐年好轉,先後被國務院“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並被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全區造林綠化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新世紀以來,清水河縣乘國家西部大開發之東風,緊緊抓住本縣被列為全國生態治理重點縣、國家退耕還林試點示範縣、天然林資源保護、日元貸款植樹造林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重點縣之良機,確立了“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把林業生態建設作為全縣最大的基礎建設,作為全縣參與西部大開發的根本點和切入點。使全縣林業生態建設進入點面結合,遍地地開花的新時期,在長期的治理實踐中,他們總結出了“挖大坑、栽壯苗、夏澆水、秋覆土、勤補植、嚴管護”抗旱造林十八字方針,並加以推廣應用,同時大力推廣應用抗旱保水劑、ABT生根粉、營養袋容器育苗等林業新成果,新技術。極大地提升了造林科技含量,保證了“兩率”的提高,進而提高了生態建設治理水平,保證了治理成效,使林業生態建設走上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期間,建成了城關南北山、二路也山、菜樹背、木瓜溝等對全縣形象和地位具有深遠影響的生態精品工程,使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生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先後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土綠化實績突出貢獻單位”,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區林業生態建設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稱號。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40年來,自強不息的清水河縣人民在改革 開放的奮進強音中,為了改變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進行了長期艱苦的探索和實踐,譜寫了一部艱苦卓絕的綠色創業史,用智慧和汗水在廣袤的大地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綠色生態建設奇蹟。到目前,有林地面積由1978年的34.5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41.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8%,提高到現今的32.9%,成為黃土地上一道亮麗的綠色風景線。經過治理,使全縣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現象得到有效控制,森林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增強,每年輸入黃河泥沙量大幅度減少,風沙阻斷公路、掩埋農田的現象已成為歷史,森林調節氣候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發揮,全縣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明顯減少,林草植被得到恢復,生態狀況明顯改善,一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多了起來,野雞、野兔及鳥類動物得以繁衍壯大,縣境內狐狸、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在林間經常出沒。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農民群眾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追逐綠色!是清水河人永遠不變的夢想。如今,他們在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引領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生態文明縣方向闊步邁進。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潘國平,清水河縣林業局就職。

「纪实」黄土地上绘蓝图——清水河县改革开放40年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