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僵尸电影、旅行青蛙……大学生毕业论文写这些!

所学与所爱如何完美结合?近日,一条“医学生论文致谢林俊杰”的话题被推上微博热搜,一名浙大医学生在其sci论文致谢部分特别感谢偶像对自己的影响和精神支持。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部毕业大戏里肯定都少不了与毕业论文爱恨纠缠的戏码。而在不少人还在抓耳挠腮,后悔为什么写这个选题的同时,也有些“学霸”将个人爱好和原本严肃的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

毕业论文研究“爱情”

阅读上百首情诗

皮肤黝黑,身材壮实,带着运动鸭舌帽。5月7日,记者在川大校园里见到了阿加伍呷这位彝族小伙,竟不知他粗犷的外表下,还有着一颗细腻的内心。90后的他,从大学开始创作诗歌,迄今为止已创作百首诗歌,并出版了诗集。

阿加伍呷告诉记者,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是《从“害羞”到“裸露”——新时期以来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中的爱情书写》,写这个题目的初衷是因为他发现彝族诗歌中大多是宏大叙事,而很少有人了解彝族诗歌还有另外一面,即普通人的日常描述,有关“爱情”题材的书写更是寥寥无几。“难道彝族不恋爱、不接吻吗?”阿加伍呷反问到。

王者荣耀、僵尸电影、旅行青蛙……大学生毕业论文写这些!

在写论文期间,他翻遍了的各种彝族汉语诗歌集,至少深入研究了7位诗人的作品,阅读了上百首情诗。“从‘害羞’到‘裸露’”正是他在研究这些诗歌时所发现到的。早期彝族作家的爱情诗歌中,情感双方总有一方是隐藏起来的,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而70、80后作家对爱情的书写就更加直接,不仅是有明确的主体和对象,对欲望、性的表述也更为大胆。

为了能够拓宽生活体验,更好的写作论文,他还独自骑行前往西藏转山,差点死在半路上。“爱情是一个能够引起生命强烈震撼的体验,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彝族诗歌。”

写王者荣耀、僵尸电影

他们说要“破除偏见”

“僵尸电影并不只是只是一味地消费暴力和血腥,它们也是有精神内核的。”另一位毕业生小河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美国僵尸电影形象中权利关系的建构与解构》。由于本身是电影学专业,自己又爱看僵尸电影,就选择了这个题目。

小河说,虽然是依据个人爱好选的题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小的困难,其中最费劲的就数看电影了。

因为是研究美国僵尸电影,很多资源国内没有,只能托国外的朋友下载英文电影和文献。这些电影几乎都没配中文字幕,看着特别容易走神,就看一会歇一会,一共花了一个月才看完。小河说:“尤其是30年代的片子,涉及非洲宗教等内容,用到的一些词语字典都查不到,最后只能原样放进论文里。”

在他看来,这类电影很多都隐喻了大众社会心理的变化。诸如早期美国僵尸电影中,僵尸大多是黑人,隐喻着一种种族歧视;到了美苏星球大战时期,僵尸的形象又化为了外星人,表达了美国社会对率先进入太空的苏联的恐惧;对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担忧,现代僵尸电影中也都有体现。

而他的同学贺弦森,则用7万字的论文对王者荣耀游戏玩家的“心流体验”进行了调查研究。心流体验,即沉浸在某种事物中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说,写这篇论文的初衷是因为自己喜欢玩游戏,街头巷尾大家都会谈论这款游戏,那为什么不做个深入研究呢?

在写论文过程中,贺弦森对1000名游戏玩家做了问卷调查,并给每一位帮忙填写问卷的同学都发了棒棒糖。

他提到,有一次去图书馆发问卷,有人质疑说论文怎么能研究游戏呢?而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研究这个的决心。“我觉得社会对于游戏还是存在偏见。只要合理引导,游戏也能是现代社会人释放压力的一种出口。”

专家:论文“赶时髦”本身无可厚非

关键是展现更高的思考

其实,类似这样的论文题目还不少。记者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2014年仅1篇研究“王者荣耀”的学术论文,到2017年以“王者荣耀”为主题的论文多达225篇,其中浏览下载量最高的包括在传播学视角下对游戏“爆红”原因的探析等等。不仅如此,以“直播”、“抖音”、“旅行青蛙”为选题的论文比比皆是。

对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说,当前很多学生的论文选题出现了“赶时髦”,研究当下流行、新潮事物的状况,但这绝不等同于论文或是学术就“接地气”了。“研究流行、新潮的事物,本身是学术衍变的特点之一,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他看来,大学的学科分类是很丰富的,选题应该是多元的、百花齐放的,其中包括基础性、历史性的研究,也有“赶时髦”的研究。“对于同学们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话题,我们老师是理解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接受的,但这要求学生们展现出更高的思考,从更理性、更学术的角度去探讨这些现象。这说明了我们同学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学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李怡并不赞成“选题决定论”,他认为高大上的选题也可能流于平庸,“赶时髦”的选题不一定就做得不好。关键还是看学校和导师给予的学术指导,是否能提供宽松的氛围以及学术教育的大格局。但不管做任何选题的学术研究,基础要打牢,得下狠心,下苦功夫,学术切忌急功近利。“如何更好地做学术,肯定是多读书、多读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