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啓示?

剛剛上市的社交電商拼多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軒然大波。社交電商到底神奇在哪?對我們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什麼啟示?

對此小編將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這三者放在一起,做了一個關於社交電商的整理。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的新型社交電商平臺,也就通過三年不到的時間,做到了月流水400億的恐怖規模。7月26日,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納斯達克同時敲響上市鐘聲,,憑藉“活躍用戶2.95億,一年交易額1987億元,一季度營收增長37倍”的驚人速度,在開盤後股價大漲,一躍成為國內第7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BAT三巨頭和小米、京東、網易。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目前擁有1億用戶,憑藉“左手社交、右手電商” 的模式已經殺出重圍。自從范冰冰、林允等一眾明星入駐後,小紅書近一年的“帶貨能力”一路飆升。今年5月31日,迎來“五週歲生日”的小紅書宣佈公司完成了新一輪超過3億美元融資。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美柚:成立於2013年4月,最初只是一款簡單記錄女性經期的工具。如今已成長為一家專注為女性提供備孕、懷孕、育兒、社區交流等綜合服務平臺。2016年10月完成E輪融資10億元。截至當前,美柚日活躍用戶已超700萬,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美柚註冊用戶已達1.5億。2018年初2月,美柚正式提出國內上市計劃,提交上市材料,但其尚未透露選擇主板亦或創業板。

如今,整個電商紅利已經幾乎消失,過去幾年大量傳統電商都被消滅的時代中。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是如何在逆境中野蠻生長,成為一款款現象級的應用呢?

拼多多:社交電商的極致模式與長尾互聯網用戶的爆發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說簡單也並不複雜,就是一種網上團購的模式,以團購價來購買某件商品。比如一件衣服正價58元,通過拼團只要39元就可以購買。用戶可以將拼團的商品鏈接發給好友,如果拼團不成功,那麼就會退貨。團購鏈接,通過社交網絡實現了一次裂變。

從流量以及用戶參與度來看,由於是基於熟人社交的電商模式,也解決了信任的問題。下面是拼多多的用戶畫像: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知乎上有一篇分析拼多多目標客戶的文章,顯示中國居民大部分年收入在22495元以下,對價格是敏感的,整個中國互聯網過去幾年最大變化就是長尾用戶開始成為了主流!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小紅書:藉助明星效應,電商負責賺錢養家,內容負責貌美如花。

UGC社區和跨境電商是小紅書的兩大運營模塊,以 “內容+社交”安身立命。在小紅書的UGC社區,用戶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筆記的方式分享吃穿玩樂的生活方式,展示你的生活品質,從美妝、衣物到旅行、酒店,小紅書上標記著1億人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分享的威力在范冰冰、林允兒等明星效應之下被無限放大。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美柚:“社區+電商”的商業閉環

基於APP構建“社區+電商”的商業閉環。時至2017年,美柚的營收達4億,實現淨利1億。

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憑什麼崛起?對中小零售商運營有何啟示?

“電商+廣告”是美柚主要的變現形式,在廣告收入方面除了與淘寶合作,主打低價商品導購,以此來實現導流。與其他如聚美優品和蜜芽等垂直女性電商相比,美柚通過“工具+社區”的方式切入電商領域,包含備孕、懷孕、育兒模式,服務女性的各個階段,併為用戶提供學習,交流,和購物的平臺。在流量上則依賴自身生態,對資本依賴程度相對較低。

依賴於社交的土壤,拼多多、小紅書和美柚才能枝繁葉茂,社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社交電商憑什麼可以打敗傳統電商?

社交電商套路一:自用返利

在社交電商領域,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產品的利潤分配當中來!舉個例子,你買一個剃鬚刀,139元,商家賺 30元!在傳統時代,這 30元的利潤跟你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但是在今天,如果你是社交電商店主,這 30元,你就能夠拿回來 12元!也就是說,所有商品利潤的 40%都會返還到我們的手中,自己用省錢!

社交電商套路二:分享賺錢!

我們之前在天貓和京東購物,發現產品很不錯,這個時候朋友也要來買,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這個時候,當你把產品鏈接分享給你的朋友時,你是賺不到任何錢的。而在社交電商領域,只要你分享就有錢賺,賺多少呢?賺商品利潤的40%!好比剛剛的剃鬚刀,你就賺了12 元!

社交電商套路三:無法拒絕的剁手價格!

社交電商如何實現無法拒絕的剁手價格? 我們以剃鬚刀為例,如果在天貓每個月可以銷售 100萬的剃鬚刀,那麼這 100萬銷量天貓會怎麼分呢?天貓會把 100萬的銷量分給 1000家店來銷售,那麼每個店每個月就相當於銷售了1000 件剃鬚刀!那麼如果是在社交電商平臺呢?社交電商平臺會把這100萬的銷量,集中到 10個單品上,每個單品每個月將承載 10萬件的銷量。

我們假設備一年的貨,傳統電商平臺的商家,每個月銷售 1000件,備一年的貨就是 12000件。而社交電商去備貨,直接會備貨 120萬件!這個成本相差的絕對不是一丁半點!

同時,社交電商是基於社交的銷售,沒有任何的廣告費,這樣產品銷售價格就會再低一些!

因此,新零售時代,以人為本,對於中小零售商來講,社交已經成為電商、甚至是門店轉型新零售的方向之一。商家門店可以發展導購、創客和微商,藉助APP導購端或者搭載輕量化的小程序,包括便捷購物類、導購社交和裂變營銷等社交傳播類小程序,通過自用返利、分享賺錢等模式帶來社交裂變,帶來客戶的爆炸式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