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4年左右,張擇端繪就《清明上河圖》,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屬國寶級文物,九百多年來畫卷顛沛流離,幾度失落民間,但即便是命途多舛,也擋不住它的光芒。今天我們展開全卷,帶你重回北宋汴梁……
清初明末,蘇州大量仿製《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後來紛紛進入清內府,一時間魚龍莫辯。清宮不得不組織畫工,另起爐灶,並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畫了一張《清明上河圖》。因此本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牧、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參照各朝的仿本協作畫成,故今人稱之為清院本。
實際上,對於《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季節,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學術界前輩,如鄭振鐸、徐邦達、張安治、楊伯達等人,皆主“清明時節說”。不過,在1981年,學者孔憲易首先發表《清明上河圖的“清明”質疑》一文,對“清明節”這一傳統觀點進行挑戰,認為畫中所繪應該是秋景,很快就在整個書畫界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
表面上看,《清明上河圖》一派繁榮景象;然而,圖成之時,北宋帝國的政治局勢已緊張到極點。金、遼、西夏、高麗四國掣肘,方臘內亂,國勢岌岌可危。《清明上河圖》中隱藏著宋徽宗佈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風雨欲來,販夫走卒之間,埋伏著決定歷史走向的大人物,一股詭異沉重的氣氛,瀰漫在汴河上下;或許只有宋徽宗知道,一場席捲帝國的腥風血雨,已在全圖正中的虹橋下蕩起漣漪。
閱讀更多 網絡參考消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