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带游丝、气韵飘逸,赏王羲之《雨后帖》

王羲之《雨后帖》,纸本,草书,尺椟,纵25.7厘米,横14.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末署“羲之”款,有“世南”“贞观”“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绍兴”和清内府等鉴藏印,后有邓文原、董其昌、邹之麟等题款,邓文原跋云:“右王右军《雨后帖》真迹,明窗棐几,夜雪初晴,得此展玩,良一快也”。传为宋代摹本,系王羲之亲自书写的一封信札,从墨色浓淡变化,运笔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等来看,无勾摹痕迹,用兼毫笔,偏软偏肥,牵带游丝,气韵飘逸,应为古代临本,书写年代应在北宋至南宋绍兴期间。

牵带游丝、气韵飘逸,赏王羲之《雨后帖》

释文:今日雨后,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父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