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住院後 女兒對醫生有了這樣的認識

醫患之間產生矛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多的原因是缺乏理解。日前,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心血管內科CCU成功搶救了一名因冠心病而生命危急的患者後,也讓患者的家人對醫院和醫生有了新的認識。

父親住院後 女兒對醫生有了這樣的認識

據悉,患者裴先生今年70歲,10年前被診斷為冠心病,一直以口服藥物治療。7月9號突然出現胸悶、心悸、上腹部撐脹等症狀,急診送至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心血管內科。

初步診斷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室速,情況十分危機。心內科副主任邢適穎和主治醫師程建新為其會診後,建議進行心臟復律治療。但裴先生女兒因擔心電擊危險,不願意接受。

醫生只好採用藥物為老人治療,但裴先生心率一直不見降低。若長時間室速將誘發心衰,造成患者生命危險,為此程大夫再次找到老人女兒,給她解釋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經再次溝通,裴先生女兒終於同意為父親做心臟復律治療。治療後裴先生心率很快恢復正常,生命體徵平穩。

為了進一步瞭解冠脈病變,以對症治療。醫生建議為裴先生做進一步的冠脈造影檢查。“聽說醫院做造影就是為了放支架,賺大錢”,裴先生女兒又猶豫了起來。本著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程醫生堅持做裴先生女兒的思想工作,給她講解做冠脈造影的必要性,最終促使她同意做造影。

造影結束後,程醫生告訴裴先生女兒,老人體內有根血管被堵了……還沒等程醫生講完,老人女兒就說那是不是要放支架呢?程醫生聽後笑道:“放支架是有很多因素決定的,如果問題不嚴重就不用放支架,更不會讓患者花冤枉錢。考慮老人年齡較大,身體可能吃不消,建議藥物保守治療。”聽了醫生一席話,裴先生女兒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老人造影后下面還有兩名待檢查患者,因此程醫生講完後,就趕緊繼續工作了,此時時間已是中午一點多,看著醫生略顯疲憊的身影,裴先生女兒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我父親住院期間,程醫生每次查房都是和顏悅色,對於我們的問題,總是不厭其煩的用最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講解。除醫生外,護士長麻樸和其它護士也都非常盡心的照顧著我父親,給予我們如親人般的溫暖。”

裴先生女兒回憶道,“臨出院前二天,張晗護士拿來住院明細單,我發現有一瓶價位較高的藥被退了,通過詢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父親身體恢復的快,狀態也越來越好,原來開的藥已經用不到了,所以為了節省藥費,程醫生就把用不到的藥給退了。”

回想起剛面對父親病情時候的迷茫,再到父親治療期間醫護人員的所作所為,裴先生女兒感激萬分。為了表達謝意,她特意寫了一封信,在感謝信中她寫道:“不欺騙,不誇大,實事求是,盡心盡力,想患者之所想,急家屬之所急,一切為了患者著想,這樣的醫院怎麼能不深入人心?這樣的醫生,又怎會不令人敬仰?” (許文軍 鄧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