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長

點擊“福建電視臺少兒頻道”訂閱哦!

本文轉載自國館(ID:guoguan5000)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如果孩子在小時候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長大了會變成溫潤如玉、情商超高的人。但很可惜的,這樣的節奏被家長打亂了。

讓孩子變得暴躁的,就是他們的父母本身。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1

心理諮詢師凌想做過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磨蹭。

什麼時候能夠不磨蹭?很抱歉,不存在這樣的時候。因為不管多大年紀的孩子都會磨蹭,這是人的天性。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2

想想我們小時候也曾經被催促過,那種不耐煩的感覺真的很難被控制,無論成長到多大,都不喜歡被催促。

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

你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是因為你也趕著要上班;

你催促孩子趕快吃飯,是因為你要收拾碗筷;

你催促孩子做作業要迅速,是因為你自己的工作都還沒完成。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當我們不斷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時候,你是以成年人的節奏帶了他的節奏。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已經發現,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節律的,具體如下:

2歲半以前的孩子

,完全沒有“時間”這個概念。他們完全活在當下,沒有過去的回憶,也沒有未來的焦慮;

到了2歲半,孩子對“時間”“先後”這些詞才有了初步認識;

2歲半到3歲,孩子的時間觀念飛速發展,“過去”“現在”和“未來”能分得清了;

4歲的孩子,能夠描述出在幼兒園裡幹了些什麼,但還不能具體說出在什麼時間幹了什麼事,這一點孩子要到5歲才能做到;

6歲的孩子更進一步,開始喜歡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但對於類似於半小時、20分鐘之內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他們沒什麼感覺;

7歲的孩子已經能夠分得清時間了,卻是他們最磨蹭的時候: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其實還沒有接受在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

所以,磨蹭其實是孩子的必經階段。只有當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感受“時間”、感受按時做事情的規律,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長成情商超高、人見人愛的人。其實,如果尊重孩子的生長節奏,他是完全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的。

但如果你越俎代庖,強行阻斷他自己對“時間”的感受,後果不堪設想。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3

經常被人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長成兩種極端性人格

第一,過分依賴型

看著孩子在那裡磨磨蹭蹭地做作業做手工,你是不是常常恨不得一把拿過來幫他完成,但是後果就是他每次做事情的時候都會想依賴你。

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所說:“你的孩子沒有機會去學習怎麼為自己負責,也沒有機會練習一些諸如時間管理、自我約束這樣的重要生活技能。”

你想讓他趕快學會你會的東西,結果最後他連你的水平都超不過。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第二,極度反叛型

還記得小時候被催促的感受嗎?

孩子每天都被媽媽的“唸叨”催促著,“快去寫作業”、“快穿衣服吃飯”、“快拿上書包”。。。

每天都是唐僧唸經一樣在你耳邊叨叨,天生反骨的人會極度反感。

已經有研究證明,如果你的孩子本來性格就強,容易在催促中變得易怒易煩躁、耐性差,根本聽不進別人勸。

法國兒童精神專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說:

“依賴性人格的孩子,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覺自己是‘壞孩子’,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卻只會越來越無視父母,變得自私冷漠。

這兩種孩子,都毫無例外地喪失了自我。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我都不想我家的小孩子變成那樣。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4

孩子磨不磨蹭,跟他是否聰明、是否學習好沒有必然聯繫。

那些會思考的孩子,真的挺磨蹭的。

有位爸爸去接兒子放學,在學校門口等了半個小時還沒見人。心裡已經火冒三丈了:“這孩子,怎麼連放個學都這麼磨嘰!”

他圍著校園兜了一圈,終於在學校一個小工地上發現了兒子:

他正在全神貫注觀察工人打樁。

見到爸爸來了,這孩子興奮地說:“爸,我發現了打樁機工作的原理!”

結果他爸爸啞口無言:哦,這孩子磨蹭原來也是有原因的。

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經常會收到很多父母投訴:自己的孩子好像根本沒有時間觀念,經常丟三落四,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但是當他單獨問了孩子以後,發現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安排其實是非常合理、有序的,而且還會養成習慣。

家長知道了這一點以後非常驚訝:“為什麼他從來不跟我說?”

Erica Reischer會跟他們說:“因為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圍之下,孩子根本就不想說。”

孩子和家長,看似並肩同行,但其實是在不同的軌道運行,各有各的去路。家長出面干涉,其實會跟孩子“撞車”,這就容易出事。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5

做個懂得尊重孩子磨蹭的爸爸。

有一位爸爸是個德國人,家庭管理有板有眼:幾點上床、幾點吃飯、要怎麼接待客人,都規定好了。孩子磨磨蹭蹭、誤了點做事,他也不擔心,直接把她們關到房間裡,讓她們反省。

直到孩子們認錯了,才把她們放出來。

他有一個觀點:孩子該守的規矩,在2歲以前就要學會。如果因為拖拉,浪費了時間,後果讓她們自己承擔,該懲罰的決不能含糊。

但他非常寬容孩子們一些必要的“磨蹭”:比如大女兒吃飯就很慢。他認為吃飯就應該細嚼慢嚥,享受食物,不用那麼急急忙忙吞嚥。

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沒見她快手過。學畫畫的時候,老師跟她父母反映說:

“這孩子手腳比較慢。不過呢,她畫出來的東西還很特別。可能正因為她慢,所以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美吧。”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直到今天,這位德國爸爸依然遵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把該守的規矩守了就行,至於做得快還是慢,看她們的喜好。

兩個孩子也從來沒有因為磨蹭而吃過虧,但每天都過很開心。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且不說磨蹭是自然規律,你的孩子磨蹭,別人家的孩子也磨蹭;

更重要的是,磨蹭的孩子在慢慢適應世界的過程中,還能把對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得很完好。

心急火燎做事情的孩子,很難想象他們能夠靜下心來發展一種興趣;而慢吞吞的孩子,反倒能夠自得其樂。

不用為孩子的磨蹭焦慮,不要做“殺死”孩子情商的“兇手”。

你應該慶幸的是,在這個大家都習慣奔跑的世界,你的孩子還能保持一點走路的悠閒。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END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國館: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8重磅新書《圖說二十四節氣》正火熱銷售中。

當您輕輕地經過,

請千萬留下寶貴的贊

你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正在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