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蝦仁:茶香里的江南

龙井虾仁:茶香里的江南

食趣

1.有河蝦就買河蝦,沒有的話就買海蝦。河蝦更鮮嫩,海蝦個頭大,要切段。

2.活蝦洗淨,放冰箱急凍個把小時,蝦身變硬時取出來,去頭,捏住尾部擠出蝦仁,用牙籤挑出腸子(蝦身中間那條黑線)。

3.蝦仁加生粉和鹽以及少許泡過姜蔥的黃酒,醃半小時左右。泡龍井茶,平時一杯茶的分量,茶葉約4克,水約放150毫升。

4.起油鍋,油六七成熱,放蝦仁,滑油,劃散。倒出多餘的油,加入1/3的茶汁以及一半的茶葉翻炒幾下,濺幾滴黃酒,水乾上鍋。

龍井寄到但驚新,珠水烹來始覺珍。滿杯嬌蕊堪持玩,況是春深好茶人。

一次又一次地收到朋友勻出來快遞給我的明前龍井的時候,強烈地感受到白居易的《蕭員外寄新蜀茶》,歪改一下,以作紀念。

杭州西湖是山水中的尤物,西湖龍井又是綠茶中的尤物。前一句是李漁說的,後一句是我覺得。龍井茶色澤嫩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於世。

每喝明前龍井,泡到第四道後,就開始一點點地把一槍一旗的嫩芽一點點地吃掉,比野菜還好吃,不苦不澀,鮮爽無渣。

吃龍井茶葉時,想起當年在杭州吃過的龍井蝦仁,嘗試著在家裡做了出來;又利用蝦的下腳料,做了一個上湯龍井豆腐。兩個菜都極簡單易做,但色香味形俱全。蝦仁白裡透紅,晶瑩剔透,顆粒飽滿,蝦肉彈牙爽口,細嫩鮮甜。碧綠的龍井茶葉點綴其上,一槍一旗,清香鮮爽,不澀不苦。清新鮮美的蝦仁遇著清香高潔的龍井,淡粉嫩綠,清淡而雋永。龍井蝦仁,詮釋了杭幫菜的精細雅潔,也詮釋了友誼的最高境界:君子之交淡如水。至於上湯龍井豆腐,更是一清二白,清純可人。

在茶香裡重回江南——屬於青春的江南,屬於春天的江南。

30年前在杭州實習,去龍井村採訪時,看茶農炒茶,直接用手貼在鐵鍋上,把茶芽撫平,上移到鍋口後翻轉手掌接住茶葉,揚手把茶葉抖回鍋中,循環往復,直至把茶炒好。當時就看呆了。

及至第一次喝龍井,更驚呆了:竟然有這麼美妙的茶,不像普洱那麼醇厚,不像單叢那麼香濃,不像紅茶那麼溫暖。它那極清的、極淡的、縹緲的縷縷清香,如空谷幽般若隱若現,把五臟六腑都洗了一遍,一種太和之氣從心底升起。還是學生的我,傾其所有,只夠買一兩。

當晚,有兩個剛認識的朋友來看我,我立即拿出這茶中尤物讓他們分享。30年後,失聯多年的朋友在微信上重聚,還記得那盞龍井的清香:“茶香繞齒30載,齒在香在,齒不在,香猶在”。

這一兩茶葉“禍害”了我們30年,他們也成了龍井的忠粉:曾經西湖難為水,除卻(明前)龍井不是茶。

從清明前的一個月開始,朋友每隔十天八天就勻一點龍井給我,送來一個完整的龍井全譜,感覺今年的春天,在一小口一小口的輕啜,喝盡了龍井的青春年少。微信上聊不完的茶,說不盡的酒,一如當年。“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君子之交,原來也跟龍井茶一樣:清淡但雋永;跟龍井蝦仁一樣,清淡但色香味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