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遍了針灸艾灸拔罐,腰背疼痛的元兇竟是「腫瘤」

俞茜茜

近日,浙醫二院神經外科朱永堅主任醫師接診了一位55歲的女性患者。阿姨被反覆的腰背疼痛折磨了4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為了緩解病痛,患者和家人各處求醫問藥,凡是坊間傳說有效的方法幾乎都試了一遍,但疼痛始終未得到解決,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愈加嚴重的傾向。

試遍了針灸艾灸拔罐,腰背疼痛的元兇竟是“腫瘤”

在檢查過程中,朱主任驚訝地發現患者的腰背部有兩排類似於“香疤”的圓形疤痕,阿姨說,這是用艾灸治療的時候,燒出來的疤痕。而類似的治療,包括拔罐、針灸等,她都嘗試過很多次,治療過程十分痛楚,但是為了遠離常年腰背疼痛的痛苦,她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接診後,朱主任對阿姨進行了初步檢查,建議她做一個腰椎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椎管內有一個1.5cm大小的腫瘤,專業名稱是“腰椎椎管內神經鞘瘤”。

得知檢查結果,阿姨和家屬大驚失色,經過講解和分析,大家逐漸瞭解了這個疾病的情況——由於這個腫瘤壓迫在神經上,造成了患者長期的腰背疼痛。而摘除這個腫瘤的方法,也並不如患者想象中那麼可怕,可以用微創手術手術實現。

我們神經脊柱團隊經過周密的病情分析,運用先進的顯微鏡、內鏡聯合微創手術方式,在磁共振影像導航的支持下,精確定位腫瘤位置,採用很小的創面,在充分保護脊柱自身穩定性的前提下,應用人體自身的脊柱骨骼間隙,完整切除腫瘤,並最大程度的保護脊柱骨骼的完整性。

手術用時2小時,當手術順利結束,焦急等待在手術室外的家屬如釋重負。而看到阿姨的傷口很小,術後也無嚴重的疼痛和不適後,家屬十分感慨:“早知道微創手術那麼快就能解決這多年的頑疾,真的沒有必要到處用土方子了……”

試遍了針灸艾灸拔罐,腰背疼痛的元兇竟是“腫瘤”

阿姨手術以後,持續的腰背疼痛完全消失,術後3天即可下地行走,自理生活。

對於阿姨十分關心的複查以及日常生活中須特別注意的事項,醫囑十分清晰:半年後,再次核磁共振複查,之後逐步延長到1-2年複查一次磁共振即可。其他沒有什麼特殊需要注意的。

困擾多年的頑疾,一朝治癒。阿姨高興之餘,亦對自己之前的盲目治療有些後悔。摸著自己背上那兩排“香疤”,阿姨語重心長的囑咐我們:“要讓更多的腰背疼痛患者瞭解這個病啊,千萬莫要耽誤了治療,多受罪。”

“椎管內腫瘤那些事”

椎管內腫瘤,是指發生於脊髓本身及椎管內與脊髓臨近的各種組織的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的總稱。

試遍了針灸艾灸拔罐,腰背疼痛的元兇竟是“腫瘤”

椎管腫瘤按部位可以分為:髓內腫瘤及髓外腫瘤。其中髓外腫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腫瘤及硬膜外腫瘤。本文中的阿姨所患的神經鞘瘤,就屬於髓外腫瘤。

很多“談瘤色變”的患者,一聽說“腫瘤”二字,就十分驚恐,而事實上,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疾病不瞭解,以致於錯誤治療和延誤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約3/4椎管內腫瘤屬良性病變,如能早期做到腫瘤全切,其預後良好。對惡性腫瘤,經過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瘤並做充分的減壓、並輔以術後放療,也可獲得一定時期的緩解。

椎管內腫瘤的臨床表現

1. 神經根性疼痛:部位較固定、常侷限於一處並沿受累神經根分佈區放射,性質如刀割針刺或燒灼樣,常呈間歇性發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噴嚏時加重或誘發。

2. 感覺障礙:表現為受損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麻木或蟻走感)。

3. 運動障礙:頸髓病變可出現四肢肌力減弱;胸腰段損害表現為下肢無力、肌張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陽性等;腰骶段病變表現為馬尾神經受損體徵、肌張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縮。

4. 直腸和膀胱功能障礙:表現為括約肌功能損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以上的症狀中,神經根性疼痛和直腸膀胱功能障礙比較容易被誤以為其他疾病。

尤其是腰背疼痛這一幾乎人人都可能發生的症狀,在各種“養身”、“經絡”的市場教育下,往往會被以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進行調養和治療。本文中的阿姨,就曾經試遍了艾灸、拔罐、針灸等方式。結果在實際病因不明確的前提下,徒增痛苦,還險些延誤了正常的治療。

醫學是循證的。當面對疾病時候,人人都有一顆想要治癒的心,而我們更希望大家在經過全面的檢查,明確疾病的診斷之後,再進行相關的治療。

在看完以上文字之後,很多讀者會疑惑:“時值盛夏,艾灸正當時,那麼是不是我們就不應該進行艾灸調理呢?”對此,浙醫二院神經外科朱永堅主任醫師,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艾灸對於腰肌勞損的引起的疼痛最有效。腰肌勞損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跟長期彎腰勞動有關,應用艾灸治療,可以改善腰肌局部的微循環,並且轉移疼痛,達到緩解腰背部疼痛的作用。但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有非常多,比如:

1、輕度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椎間盤上的神經張力升高,引發疼痛;

2、中重度腰椎間盤突出,韌帶增生等引起腰椎管狹窄,壓迫脊椎神經,引發肢體疼痛,並導致日常行走出現一定困難;

3、椎管內腫瘤,壓迫脊椎神經,引發疼痛。

因此,朱永堅主任醫師建議,當腰背部疼痛經針灸推拿等理療持續治療後,疼痛症狀仍反覆出現,沒有得到顯著緩解時,需要到大醫院找專業的脊柱神經醫師就診治療。尤其是在出現局部皮膚的麻木感,長距離行走困難時,往往提示腰椎管狹窄等疾病引起的脊椎神經壓迫,脊柱神經專科醫師會針對性為患者選擇磁共振掃描等檢查,明確診斷,並在必要時應用微創技術開展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