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或許是世界醫療的通病!

看病難、看病貴,或許是世界醫療的通病!

我前面寫了一篇文章《香港狀元很很親耐學醫,大陸醫學卻無狀元問津》,就說了在香港當醫生,工作穩定、受人尊敬、收入頗豐,相當於一隻腳踏進了上流社會。

那麼在香港看病,是不是沒有大陸“看病貴、看病難”的諸多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和大家說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我在廣州讀研的時候,就有鼻咽癌的患者專門從香港跑到內地來治療的。香港的治療技術不如大陸?這肯定不是。莫非大陸的治療費用要比香港便宜很多?香港本地居民如果在公立醫院看病,基本是免費。那為啥有廉價的先進醫療不享受,還特意跑到內陸求醫,後來這位患者跟我吐槽,他預約的鼻咽部核磁已經排到半年之後,治療更是遙遙無期。後來患者來到我院看門診,第一天就收住院,完善相關檢查,第二週基本就會開始放化療。患者自己都十分驚歎,國內看病效率沒想到如此快速有效。

前些天就和科室同事聊天,恰好聊到她老公去香港進修的事情。同事老公是我們本院的骨科醫生,他說骨科一般非急診急診手術一般都是預約到三年以後,比如關節置換,雖然手術便宜,但是需要長時間的等待;而且當地醫生一週在公立醫院上班兩天,其他時間都在私立醫院接活。

有人會困惑了,那香港看病那不是超級麻煩?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香港的醫療體制。不置可否,香港醫療體制真的是十分出色的。

看病難、看病貴,或許是世界醫療的通病!

香港擁有十分優良的衛生狀況

香港是我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2013 年接近 720 萬人,65 歲及以上佔 14.2%,年齡中位數 43 歲,健康指數較高。嬰兒夭折率 1.6(每千名登記活產嬰兒計算);孕婦死亡率為 0(每十萬名登記活產嬰兒計算);2013 年預期壽命男性為 80.9 歲,女性 86.6 歲,堪稱亞洲之最。

同比較國內 2014 年的醫療數據,2013 年我國嬰兒死亡率為 9.5 (每千名登記活產嬰兒計算);孕婦死亡率 23.2/10 萬;預期壽命男性為 74.8 歲,女性為 77.4 歲。當然,我們還是必須承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績顯著。

香港醫療方面的經常開支 488 億,醫療服務的經常開支佔政府的開支 17%,僅次於佔 20% 的教育。國內到了 2016 年,醫療衛生支出達 13154 億元人民幣,比重才佔政府開支的 7%。

即使與香港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但這和既往相比已經佔很大比重了。

看完各方面的數據比較,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的醫療水平確實比大陸高出一定水平。當然,國內地域遼闊,沿海和內陸發展不平衡,不像香港資源集中,發展高度集中,這種簡單比較存在一定的偏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香港醫療體制借鑑很多。

看病難、看病貴,或許是世界醫療的通病!

香港公營+私營醫療系統

其實國內和香港都是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私立醫院作為補充。內地公立醫院基本由政府投資,但是香港公立醫院有政府投資和民間非盈利組織投資。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由公立醫院和旗下的政府診所組成,由醫管局統一管理。政府診所,是香港醫療體系的基石,主要處理社區居民的常見病,慢性病和輕症。急診服務,如果出現急症撥打“999”會在 5 分鐘內,將您送到公立醫院,這個免費。

公立醫院有專科門診部和住院部組成。專科門診都是預約制,都必須由政府門診轉診而來,是斷然不能直接看專科門診的。公立醫院分幾個聯網,每個聯網有一家大醫院,再是附帶幾個小的康復醫院。病人入住後,一般治療三天,再是送至康復醫院直至完全康復,這樣可以保證住院部永遠住的是最為嚴重的病號。

與之互補的是私營醫療系統,由私家診所和私人醫院構成。私家診所大部分是全科醫生,負責內外婦兒,其次就是第二類家庭醫生也是專科醫生,一般是公立醫院小有名氣、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私人醫院是沒有常駐醫生,由護士電話向私人醫師求助。

看病難、看病貴,或許是世界醫療的通病!

大陸三級醫療系統

大陸的醫療體系是: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醫院。

其實三個等級的醫院也有明確的分工:一級醫院是直接為一定社區人口提供預防、治療、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和衛生院;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三級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由於三級醫療體系醫療資源不平衡,大陸大部分患者都是“越級”看病,地區三甲醫院基本都是“人滿為患”,當地衛生所基本是“門可羅雀”,完全不像香港政府診所持有“健康守門員”的作用,沒有轉診手續,定然不能越級。我工作的醫院,是當地唯一一家三甲醫院,門診經常要看“感冒”患者,急診門診經常被“不急”之症圍得水洩不通。

再是大陸私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相比,它的數量真的很少,而且很多專科私人醫院過於追求盈利,形象臭名昭著,完全不能沒有互補作用。

在香港是如何看病的?

患者在基層醫療(政府門診)就診——根據病情由基層醫生開具轉診單——患者持有轉診單到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預約——患者持有預約單登記就診。

好了,的確似這樣一套下來,看病十分順利?分級鮮明,井然有序。但是並非想象得這麼完美。

無論你是門診還是住院,因網絡共享都有詳細記錄,看病其實都比較快。在政府門診,平均每人 10 分鐘左右,10 元一種藥,3 個月的量,無論是波立維,還是胰島素和希羅達,可以說這種醫療服務是很讚的。

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前面已經提到,需要預約,不能隨時看,你要的就是排隊。舉個例子,如果是因為高血壓看心內科門診,第一次看基本是等一年。

等到後一般也是 10 分鐘看完,藥費同政府門診。如果你萬一還需要住院,預約做的檢查時間很長,普通彩超要約半年,心臟才好要預約一年,CT 或 MRI 預約時間更長,有的醫院 MRI2012 年的病人已預約到 2019 年。文章開始處那位鼻咽癌患者,就是這種情況。的確,他們住院費用很低,所有藥費、檢查費、治療費算在一起,一天也就 100 元左右,白內障手術免費,但排隊等 5 年左右。毫無疑問,這也是一種“看病難”吧!

那麼有人就等不及了,那我直接去私營醫院看病,毫不客氣的說,私營醫院是“富豪”才能去的地方。我之前就說過私營醫院的掛號費很昂貴,動輒就是幾百上千。而且其他檢查也很貴,胸部 CT7000 元左右(國內200多),手術室租用 4000 元左右,麻醉費 3000 元左右。公立醫院有廉價的醫療資源享用,但需要漫長的等待時間;私營醫院無需任何等待,但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或許,這也算是一種“看病貴”吧!

其實香港的醫療體制,和歐美大多數的國家的醫療體制一樣,基本可以享受公費醫療,或者是商業保險覆蓋。但是正因為公費醫療,做的檢查和手術基本都需要漫長的等待。如果等不及,走私立醫院,醫療費用是十分昂貴的。所以“看病貴、看病難”或許是全世界的通病。

那麼,在大陸看病到底“難不難”?比如我工作的一家三甲醫院,這是地級市唯一的一家三甲醫院,當地絕大部分患者想來我們這裡看病,基本都能預約到當天的門診,預約住院一般也就兩三天,很多時候都可以直接住院。如果有患者慕名去湘雅看病,現在網上預約專家門診十分便利,價格一般也就 200 左右。這是我們的優勢之處,但是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前文已經提及不在贅述。

所以每個醫療系統都有自己的優勢,也存在自己的短板,可以相互取長不多,帶來更好更惠民的醫療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