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梅蘭芳「御用寫手」,且功不可沒,爲何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他是梅蘭芳“御用寫手”,且功不可沒,為何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梅蘭芳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和背後的“梅派”關係很大,這其中他的“御用寫手”齊如山值得一說。齊如山除了為梅蘭芳寫劇本,最大的貢獻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促成梅蘭芳訪美、日的演出。讓梅蘭芳有機會向西方宣傳中國戲曲。

他是梅蘭芳“御用寫手”,且功不可沒,為何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後來“梅蘭芳”這三個字更成為“中國戲曲”的代名詞,為了去國外表演,齊如山曾編譯梅蘭芳介紹、劇情說明書、演出劇本曲目等等,前後準備了七八年時間,克服種種困難,梅劇團才能在1930年出國,在美國各地巡演近一年,受到美國的熱烈歡迎,梅蘭芳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從美國回來之後,由於藝術分歧和一些複雜原因,梅蘭芳和齊如山的合作關係基本告一段落,而兩人的分道揚鑣主要有兩種說法:

他是梅蘭芳“御用寫手”,且功不可沒,為何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一、在梅劇團抵達上海後,本打算在上海募捐一些款項,以充實到達美國後的費用,但是梅蘭芳的一兩位朋友出來阻止,說了種種洩氣的話,叫梅蘭芳不要出去,另一方面也汙衊齊先生,挑撥二人的感情,打擊齊如山的聲望。齊如山觀察到內情,才知道對方完全出於嫉妒心,於是把名義上的一些職位,通通改成他們任職,又加入了一個姓黃的同行,才順利乘加拿大皇后號離開上海。

二、齊如山赴美演出不拿戲份,但他在赴美演出時寫了介紹京劇和梅蘭芳的書,準備了京劇臉譜和種種以梅蘭芳為好找的禮品,這些東西在美國一驚發售或贈送,不僅讓齊如山出了大名,還發了大財。楊以來,就梅黨中的一些人產生嫉妒之心,經常在梅蘭芳耳邊說齊如山的壞話。但是儘管兩人分道揚鑣,還是有著深厚的友誼。

他是梅蘭芳“御用寫手”,且功不可沒,為何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1961年夏天,當齊如山從廣播中聽到梅蘭芳逝世的消息時,不禁老淚縱橫,唏噓不已。他以85歲高齡伏案疾書,寫下了《我所認識的梅蘭芳》的長文,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這位傑出的藝術夥伴的深深懷念。1962年,齊如山以86歲高齡在臺北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