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乾淨容易得白血病?都是瞎扯淡!

不少新手麻麻對孩子的衛生相當在意,吃的用的都要反覆消毒,生怕他會得病。然鵝,最近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在無菌環境中長大,更容易患上白血病”。這種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今天就帶寶媽們一探究竟!

孩子太乾淨容易得白血病?都是瞎扯淡!

孩子“太乾淨”易得白血病?

孩子乾乾淨淨的,這也有錯嗎?其實,這份來自倫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是這樣說的“生命早期缺少和微生生物接觸,孩子免疫功能會有所缺失,容易在感冒或流感的侵襲下誘發基因突變,從而患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得白血病!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生,需要經歷兩次基因突變。第一次突變來自母體,是一個隨機事件,無法人為控制。而第二次有可能是在孩子被感染時(比如流感),身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時發生。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第二次基因突變。研究人員發現,孩子經常處於微生物的環境中接觸一些無害的病菌,可能避免患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簡單來說,孩子適當接觸微生物,就可能防止發生第二次基因突變,從而起到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作用。

看到這裡,大家放心了吧?對於這項研究的結果,看看就好。要知道,實際上孩子患病的概率很小,而且此項研究還需進一步佐證,並不是業界統一定論。

總之,請大家記住一點,過度乾淨其實對孩子沒有什麼好處,適當接觸細菌反而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孩子太乾淨容易得白血病?都是瞎扯淡!

為什麼說孩子不能太乾淨?

自然界裡到處都有微生物,人們所說的“乾淨”只是相對的,絕對的乾淨是無法實現的。打個比方,我們洗手時,只能洗掉大部分細菌,而不能洗掉全部細菌。

平常讓孩子太乾淨,完全不和細菌接觸,當孩子被迫接觸到細菌時,就更容易生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孩子平常多接觸傷害不大或致病性不強的細菌,就不太容易得病。而讓孩子在絕對無菌的環境裡生活,完全不接觸細菌,也許他接觸到致病性不強的細菌就會生病。

而且讓孩子多和微生物接觸是很有好處的哦,比如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一起來看幾個研究結論吧~

1.家人越多,孩子越不容易過敏

英國科學家Strachan對17414名在1958年出生的英國孩子展開了跟蹤研究。在這些孩子23歲時,他發現,有兄弟姐妹的人出現花粉過敏症狀的概率較小,家裡有寵物的人也是如此。

1989年,這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說,孩子在生命早期很少接觸微生物,長大後更容易患過敏性疾病。這個假說經過不斷的驗證、修正和挑戰,仍在不斷的發展中。

2.農場里長大的孩子身體更棒

在農場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少出現過敏和哮喘的情況。這些孩子接觸微生物種類十分豐富,免疫系統更強大。

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媽媽懷孕期間和孩子一歲前,多接觸微生物十分關鍵,而長期接觸動物飼料、奶製品、牲畜裡的微生物,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3.順產的孩子很少出現過敏

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孩子順產時從媽媽陰道中獲得了一些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在孩子的身上繁殖後,不但加快其免疫系統的成熟,而且可以降低過敏風險。

孩子太乾淨容易得白血病?都是瞎扯淡!

不妨讓孩子髒一點

講究衛生當然有必要,但很多時候髒一點反而對孩子更好哦~

1.“髒一點”≠不整潔

讓家裡的生活環境“髒一點”,可不等於不需要培養孩子愛整潔的好習慣。建議從小培養,讓孩子做到整齊有序,收納規整。而這種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對孩子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

2.使用抗菌用品要節制

傳染病高發期或者家人患病時,大家可以使用一些抗菌抑菌產品,但日常生活中就不要經常給孩子使用啦!大家不要總想這把微生物消滅乾淨,而應學會與微生物和平共處。

3.請堅決拒絕“二手菸”

孩子的生活環境可以“髒一點”,指的是讓環境裡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變得豐富起來。但是二手菸製造出來的髒環境,裡面有大量危害孩子身體健康的化學物質,大家一定要堅決拒絕!

4.不要過於在意公共場所的衛生

有了孩子免不了在公共場所給他換紙尿褲,不少媽媽總是擔心衛生會不過關。其實,大家無需在意,該給孩子換紙尿褲就給他換!公共場所的衛生只要經過簡單清潔,就可以放心用。事實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是很少的,大家無需為此感到擔憂。

5.對“髒”也要有底線

平時,老公、婆婆、保姆等人帶孩子時,可能會讓孩子邋遢一點髒一點,大家就別太計較啦~畢竟孩子多接觸一點微生物有好處。但如果孩子有傷口在恢復期,或是臭腳、香港腳、傳染病這些千萬別忍!

6.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和土壤

土壤中有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孩子經常接觸對建立多樣性微生物生態有很大的幫助。有一點需要注意,動物糞便中有可能含有寄生蟲卵,大家帶孩子去農場時不要讓他觸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