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學校的校長,都畢業於哪所高校?

作為一所高校的領導者,校長對學校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很多知名高校的崛起往往和大學校長密切相關,例如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清華大學的梅貽琦、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南開大學的張伯苓等。

2017月9月,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正式公佈,共有140所高校順利入選。隨著雙一流高校名單的正式公佈,140所高校將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之路,而雙一流高校校長將一定程度上決定這些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快慢。

截至2018年8月26日,140所雙一流高校在任校長僅有新疆大學校長空缺。本期青塔對139所雙一流高校校長的特徵數據進行了整理,包括校長的性別、出生年份、籍貫、本科和博士畢業院校等數據,一起來看看中國頂尖高校校長們都有哪些獨特之處。

出生年份

從統計數據來看,雙一流高校校長的平均出生年份為1961年,平均年齡為57歲左右。雙一流高校校長們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1961-1964年,今天54-57歲,出生在這個年齡段的校長高達82人,佔比高達近60%。

統計的139位校長中,年齡最小的是上海財經大學校長蔣傳海,出生年份為1970年,今年僅有48歲。其次是石河子大學校長代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兩位校長均出生在1969年,今年也不到50歲。雙一流高校校長中,年齡最大的是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出生年份為1948年,今年已經70歲。

性別

從統計數據來看,絕大多數雙一流高校校長為男性,雙一流高校校長中女性僅有5人,包括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東北林業大學校長李斌、中央財經大學王瑤琪等5人,其餘134人均為男性。雙一流高校校長中女性佔比非常小,這可能是因為傳統女性的角色要求和價值定位束縛了女性校長的產生。

籍貫

校長們的籍貫也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數據。從統計結果來看,雙一流高校校長籍貫主要來自江蘇、安徽、湖南、山東、四川等省份。其中江蘇籍校長最多,共有18位,安徽籍次之,共有12人,湖南、山東、四川各有11人入選。

值得注意的是,產出雙一流高校校長們較多的省份與產出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等較多的省份基本一致,由於大多數雙一流高校校長基本都是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等業內知名學者,因此兩項數據出現一致也比較合理。

當然,雙一流高校校長、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等籍貫數據,從側面反映了各地傑出學術人才產出方面的差異性。相對來說,江蘇、安徽、湖南、山東、四川等省份在學術人才產出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院士佔比

很多雙一流高校本身都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因此對校長的要求除了具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外,學術水平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從統計數據來看,雙一流高校校長們基本都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其中不少是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學界知名專家等。

數據表明,139所雙一流高校中,有39所高校現任校長是兩院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25人,兩院院士總數為3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李言榮2017年底已調任四川大學校長,不過其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職務尚未被免去,因此目前兩校校長均為李言榮院士,所以39所高校現任校長是兩院院士,院士總數實為38人)

本科畢業院校

從雙一流高校校長的本科培養單位來看,絕大多數校長也畢業於雙一流高校,其中近半數是恢復高考後的“新三屆”畢業生(77級、78級和79級),他們見證了恢復高考4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從統計數據來看,雙一流高校校長們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最多,共有6人,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次之,共有5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各有4人,畢業於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原名阜新礦業學院)的各有3人,其他高校基本都只有2位或1位本科校友。

那麼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探討哦!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雙一流學校的校長,都畢業於哪所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