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原油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影響其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油的商品屬性、原油庫存、匯率、世界經濟發展情況、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國際石油投機因素、預期等因素。

1.原油的商品屬性——供求關係決定油價方向

決定原油價格長期走勢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經濟和石油需求增長較快,而石油供給相對增長緩慢,石油剩餘產能明顯不足,導致石油供求處於脆弱平衡狀態。油價大漲不同於以往的最大特點——就是需求拉動型增長,而2008年7月以後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關鍵在於美國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進入調整期,石油需求增長明顯放緩,這表明傳統經濟規律和理論仍然是有效的,決定價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關係。2010年以來在各國前所未有的公共干預政策作用下,製造業反彈以及庫存週期出現轉折,全球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趨勢,尤其是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普遍走在了復甦的前列,使得國際石油需求有所增長,國際油價持續上漲。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從需求角度來說,2010年,在全球經濟緩慢增長,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復甦勢頭較為強勁的拉動下,全球石油需求出現恢復性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12月份石油市場月報》統計,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同比增加140萬桶,增長1.6%。 從供給角度來看,隨著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回升,2011年石油供給有望穩步改善。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12月份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預計,2011年全球石油日供給量為8550萬桶,較上年增加127萬桶,同比增長1.5%。其中,歐佩克石油日供應量增加107萬桶,同比增長3.1%,而非歐佩克國家石油日供應量則微增20萬桶。(注:因暫時沒有最新統計數據,只以過往數據作為參考說明)

2.原油庫存——影響油價波動預期

原油庫存分為商業庫存和戰略儲備,商業庫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在原油需求出現季節性波動的情況下企業能夠高效運作,同時防止潛在的原油供給不足;國家戰略儲備的主要目的是應付石油危機。 各個國家的石油庫存在國際石油市場中起到調節供需平衡的作用,其數量的變化直接關係到世界石油市場供求差額的變化。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美國石油協會(API)、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每週公佈的原油庫存和需求數據己經成為許多石油商判斷短期國際石油市場供需狀況和進行實際操作的依據。原油油庫存和需求數據公佈後,WTI油價選擇向上或向下波動的方向,從而直接影響倫敦和新加坡布倫特油的走向,帶動油品價格向上上或向下波動。原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複雜的,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減少當期供應,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增加當期供應,從而導致現貨價格下降,與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截至2009年年11月末,經合組織國家商業原油庫存達到27.38億桶,高出上年同期5100萬桶,可供滿足OECD國家60天的石油需求,超過過去五年年平均水平的上限。據美國能源情報署預計,2010年OECD國家商業石油庫存仍將比較充裕,較高的庫存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價上漲。

3.匯率因素——影響油價的實際高低

由於國際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為標價,因此美元匯率也是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美元升值時,國際上黃金、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原料價格有下跌的壓力;反之,當美元貶值時,此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上漲。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自2002年到2010年7月,由於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大幅貶值,導致原油價格節節攀升。美國為了緩解次貸危機所採取的利率調整和匯率政策,直接帶來了流動性氾濫,引起了全球通貨膨脹和美元持續貶值,導致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油價在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推動下累創新高,2008年7月達到歷史最高點147美元。後來,又在金融危機衝擊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油價迅速一路下跌至35美元。因而,美元與油價之間存在典型負相關關係,美元疲軟將會支撐油價上漲。

4.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促進油價階段性調整

全球經濟的增長會通過改變原油市場的需求量影響原油價格,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係,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一般用原油消費對GDP的彈性係數來表示。然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不但可以用來解釋中長期的油價上升,短暫經濟衰退導致的油價回落也可在經濟數據的變化中顯現出來。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1999-2008這十年年中總體油價趨勢是上漲,其間至少有三次明顯的階段性回調,一次是2000年美國 NASDAQ泡沫破裂後美經濟短暫下滑導致的需求下降,根據全球經濟增長率與國際油價的對比變化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經濟下滑對油價的影響。第二次則是2006年中空閒產能的短暫回升在短時間緩解市場壓力所致。第三次始於2008年中以來的油價深度回調更是與經濟危機密不可分。

5.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使油價波動更加不確定

原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緊張的地緣政治強化了國際石油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針對石油設施的恐怖襲擊、石油工人罷工、產油國政局動盪等地緣政治因素都會對國際油價帶來衝擊。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目前,伊拉克恐怖襲擊事件頻發,石油設施經常遭受破壞。美國領導的阿富汗反恐活動“越反越恐”,阿富汗的局勢不但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不斷升級,並逐步蔓延到巴基斯坦、伊朗等地。伊朗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大國,在其核問題懸而未決,再加上“恐怖活動”添亂,國際原油的“恐怖溢價”也將日益高漲,並通過投機活動而進一步放大。局部的政治動盪或戰爭都會刺激油價的上漲。氣候狀況會影響到原油的供給和需求,比如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國際油價,但它對整個國際油價的影響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價格發生變化。

6.國際原油投機因素——加劇油價的短期波動

目前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上,國際投機資本的操作是影響國際油價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場的投機與市場預期往往加大了原油價格的波動,國際原油市場中投機因素對原油價格具有10%-20%的影響力。尤其是某些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時候,大量的投機資本便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上進行操作,加劇了國際原油價格的震盪。在低油價時期,投機基金的規模比較小,對國際事件在石油期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放大能力有限。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隨著石油價格的逐步上升,石油期貨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機基金,投機基金的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羊群效應”也越來越明顯,任何敏感數據的出爐和事件的發生,如石油庫存變化、油田爆炸、地緣政治關係、工人罷工以及氣候變化等,在大規模投機基金的作用下,其影響都會驟然放大,加劇油價的波動。

​7.人們的預期——心理因素助長油價波動

近幾年,對美元貶值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大量的投資基金選擇長期投資石油以規避通脹風險。短期內又有大量的投機資本進入原油市場利用各種預期或題材炒作,放大了油價上漲的趨勢。投機資金藉助於經濟波動或一些突發事件,引導和利用人們的預期,在現貨和期貨市場上大肆炒作。預期的變化和投機行為互相影響,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互相推動,使得油價向上或向下突破關鍵價位後出現了類似於“超調”的特徵,加劇了石油價格的波動。

附錄:世界主要石油交易所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的產生。石油期貨誕生之後,其交易量一直呈快速增長之勢,目前前已經超過金屬期貨,是國際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5個: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上海能源交易中心(INE)原油期貨、東京商品交易所TOCM、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

1、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a.1987年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

b.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

c.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

d.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a.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

b.1988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c.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3、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

2018年3月26日正式上市掛牌交易,到4月25日其交易量就已經排名世界第三。2017年,中國原油消費量6.1億噸,進口量4.2億噸,超過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以中國的原油消費需求、經濟總量以為及開放政策,排名第三還不是終點。

4、東京商品交易所 TOCOM

a.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b.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

5、新加坡交易所SGX

a.1989年 SMEX上市高疏燃料油期貨合約;

b.2002年4月與T00C0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