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賺到100萬的方法有哪些?

普通人,賺到100萬的方法有哪些?

2018年の第90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今天的標題看上去有點套路,但這真不是廣告。鑑於市場一直跌跌不休,買啥跌啥,小丫估摸著聊投資理財只能加速大家想上天台的衝動,索性今天來侃侃“100萬”的小目標。

最近全國各地的熱門城市在搞搖號買房,有人甚至當天排隊離婚只為拿到搖號資格。搖中一套,就能賺一百來萬甚至更多,區區一張9塊錢的結婚證又算得了什麼?光是認籌的500萬誠意金在很多普通人看來,可能一輩子也賺不到。

覺得500萬不算多的,深圳招商雙璽“5000萬蹲”瞭解一下。

什麼是普通人?

就是沒有背景、沒有地位、沒有資源,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白手去拼。

所以普通人賺1千萬怎麼可能容易?更不可能快速。即便只賺100萬,快速也是不可能快速的。那些踩中節點通過買房致富或者通過企業上市致富的人,不在多數普通人裡面。但只要方法得當,我們可以慢慢提速,縮短實現100萬目標的時間。

01

普通工薪階層,賺到100萬要多長時間?

現在月薪1萬的工薪族其實也挺多,假設每個月除開衣食住行,能存下6000塊,一年就能存7.2萬。存到100萬的話,要差不多14年時間。

當然,我們不可能14年時間都拿1萬塊的月薪,混得再差薪水也能隨通脹漲一些,那就姑且算作10年就能存到100萬好了。但是10年,還是很長...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年都能漲兩三倍了。

如果是夫妻雙方一起存錢,提速一倍,5年100萬存款。可是結婚後,孩子的教育、父母的養老、供房的貸款都要擺上日程...實際算起來,薪資增長水平如果沒法趕超你的消費增長水平,即便是夫妻二人一起賺錢存錢,還是要10年以上才能存到100萬,甚至更久。

02

還有什麼更快實現100萬的方法嗎?

以小丫聽到和看到的案例來講,還是有幾個渠道的,而且還是裂變式的收入增長,不像存錢那麼有限。

第一就是創業。

小丫不鼓勵大家賣房創業(敗家),也不鼓勵大家隨便創業(作死)。創業除了對個人能力和眼光有極高要求,還對專業、資源、人脈、團隊等有很高要求。摸不清賺錢的邏輯,沒有積累一定的資源人脈,創業談何容易。

小丫的小學同學L,高中畢業後去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做業務,專門跑單,就是網上發帖或者線下去找各種中小企業,幫他們代理記賬、註冊公司、辦證件執照。14年時他還在做業務,算起來做這行快10年了,特熬得住。

15年L自己開了家公司,做的就是老本行。前幾年註冊公司的條件放得特別低,加之很多小微生意以企業的名義做更容易,L的業務量暴增,簡直就是“註冊公司——代理記賬——變更轉讓”一條龍服務,最後還搞起了“財務培訓”機構。

於是短短3年,L一躍成為老家的新貴土豪——出入保時捷,深圳買房,老家市區買房,村裡還蓋別墅,連帶著弟弟、妹妹都在深圳安家置業了。

看故事的人總覺得別人賺錢很容易,孰不知他們為創業蟄伏了多少年。10年業務員生涯,伺候客戶無數,在外奔波無數,不是誰都能熬得住的。何況L眼光也狠,看到了很好的入場時機。

小丫還看過這麼一個報道:

有對夫妻16年時賣掉了深圳的房子回老家創業,開過火鍋店也開過文具店,但都以失敗告終。18年初夫妻又殺回深圳,但他們再也買不起深圳的房子了。

很多人容易被網上所謂“賣掉房產去創業,5年身家翻10倍”的勵志故事衝昏頭腦,但能成為勵志故事的一定是那些已經成功的人,還有8成以上的創業者“倒”在了創業路上,變成了事故。

所以通過創業賺100萬其實不難,難的是在此之前個人能力、資源有沒有足夠的積累?甚至,你可能還需要一點運氣。

第二是找到新興行業。

小丫說的新興行業並不指剛興起的行業,而是有爆發可能的“新行業”。譬如14年的微信公眾號、16年的直播、17年的抖音,培養起多少個百萬、千萬甚至億萬身家的個人、企業。有成名於新媒體的大佬甚至感嘆:如果沒有微信,可能再多奮鬥10年,自己也不會比現在更成功。

新媒體創業者不提,即便是普通的工薪者,前幾年進入新媒體行業工作,在這個行業裡能拿到的紅利也不少。比如小丫部門有個妹子,15年畢業就來了我們公司,短短3年時間就從普通編輯變成了某個細分領域的KOL。她憑個人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在新媒體輸出,還考證、開課、出書,畢業2年就在環珠三角城市買了房。個人足夠的努力+一定的行業紅利,讓妹子用很短的時間就跑贏了以前的很多同學。

所以,提高自己的嗅覺和眼光,找到即將爆發的新興行業,哪怕你的天賦和努力都不太夠,也有機會因行業紅利賺到比以往更多的錢。如果用足你的天賦和努力,收益更是會加倍放大。

第三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和前面兩個可能要靠運氣、眼光才有機會逆襲的渠道不一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賺100萬,小丫覺得更適合普通人。畢竟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主要還是靠工作技能賺錢。

知名宏觀經濟研究員任澤平去恆大拿1500萬的年薪咱們就不提了。比如上面小丫提到的妹子,除了踩對了行業紅利,更重要的是她通過在工作領域的深耕,讓自己變得專業,並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多重價值變現:寫文(稿酬)、開課(課費)、出書(版稅)...

同樣是工作,除了加薪加得比別人快,妹子的知識變現收入也很廣,比起那些做三、五年還只拿月薪的人,妹子賺100萬的時間大大縮短。

沒把事做專業做透的人,沒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更沒有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不但薪資增長有限,還極有可能被新人趕超,落入被淘汰或降職的尷尬境地。

如何把事做專業?小丫這幾年一直把三個詞當做自身成長的基石:專心、專注、專業。

無論你身處哪一行,在抱怨行業辛苦、工作勞累時,不妨想想:要付出多少努力、堅持多少年、做到什麼水準,才有可能幹掉身邊的絕大數人,讓自己擁有超額溢價。

03

幾個專業溢價很高的行業

金融行業:普通研究員和首席研究員甚至經濟學家,收入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雖然金融行業也要看年景,但行業專業度高,薪資整體水準也高。

律師行業:贏過很多官司甚至打過有名大官司的資深律師,年入百萬以上很簡單。甚至自己做律所合夥人,直接拿分紅。

諮詢行業:情感諮詢師、心理諮詢師、職業規劃師...隨著網絡媒體越來越發達,這些XX師賺錢的渠道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優秀的情感諮詢師,一個小時諮詢費都要按千計。

技術行業:以前很多人嘲笑碼農死宅、早禿,但小丫發現,收入穩且升得快的人群裡,技術類工程師是一類。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這些高端名詞這兩年很熱,去年甚至有新聞報道,AI類專業人才起薪70萬都很難招。所以,只要足夠專業和與時俱進,技術人才年薪百萬也不難。做得好的,甚至獎金、分紅就比年薪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行業,那怕你現在只是做一名普通的銷售員、業務員、運營員,只要你肯用心鑽研裡面的門道、技巧,能獲得的回報一樣可以很可觀。不是說高端行業才有賺100萬的機會。就像小丫的小學同學L,10年業務員生涯,收入已經很高,最後還完成了自我實現,創業致富。

沒有個8年、10年的堅持和專注,很難完成徹底的蛻變和華麗轉身。在每個成長週期裡,我們應該主動給自己增加難度並挑戰它,然後把一切變化交給時間。

有人覺得,雞湯很討厭,不提供直接方法。但小丫覺得,有些雞湯恰恰是被很多成功案例反覆驗證過的道理,總有思路可借鑑。之所以有人“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大概是因為沒有堅持下去,摸索出自己的成長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