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曾仕强频道儒道易行

传播圣贤智慧,弘扬道统易学文化!践行中国式管理!敬请关注儒道易行!

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易经的思维有哪些特性

三、凶未必凶吉也不一定吉

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全文共669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爻辞说凶,并不是铁口直断,非凶不可。它的用意在于提醒大家,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很可能是凶。倘若及时反省,做出合理的调整,也

很可能化险为夷,收到趋吉避凶的效果。当事人的明智决择,就在这里表现出来,才叫做自觉、自律,当然可以改变现况,以求心想事成。

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必须加以尊重才能够充分地自作自受。

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凶可能变吉,吉当然也可能变凶。一切都不一定,变来变去,即为变易。然而不定之中,含有一定的因子。“不一定不一定",不就是“一定”?这

种不易的原则,也同等重要。西方人说YES,不可能变NO,否则便是不守信,有欺骗的嫌疑。中国人说“对,含有“未必全对”的“不对”说“是”也

有“怎么可能完全是”的“不是”。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思维方式,充分表现在中华民族的言行态度。

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西方人看不懂,还情有可原。现代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经常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而且心中抱持“中国人要向西方人看齐,才是

现代化、国际化的错误心态,竟然对《易经》的思维法则,陌生到这样的地步,实在可悲。

曾仕强:《易经的中道思维》

存心欺骗根本不守贞操,不守信用,违背“孚”(诚信)的精神,当然不可取但是,时空改变,人事变动,原来的承诺,不能不做合理的调整,双方应

该互信互谅,好好商量,怎么能以“一定”来否定“不一定”呢?页或不贞,是重要的关键。唯有在诚信的前提之下,才有变“对”为“不对”的权利,

并且获得大家的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