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智造」奏響「攻堅跫音」

7月5日上午,江西雲模智造項目奠基暨“精工模具+互聯網生態產業平臺”發佈會在定南縣舉行。項目達產後,將“添翼”定南工業經濟騰飛。

在主攻工業攻堅戰中,定南縣依託“兩城兩園”(模具城、智能助殘科技城、紡織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著力打造贛州南部工業經濟重要增長極。

“定南智造”奏響“攻堅跫音”

圖為江西雲模智造項目奠基儀式現場。

重塑發展新理念

江西雲模智造項目由江西雲模智造新技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是一個以線下促線上的全功能生態園區,將成為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產業鏈中重要的製造動能。

雲模智造等項目的引進,關聯著定南縣重塑工業發展新理念,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產業培植為著力點、平臺建設為主陣地、企業發展為突破口,全力打好主攻工業攻堅戰。

在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中,定南縣一度貼有“小山城”標籤。近年來,該縣沿著贛州市委“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北上南下”實踐路徑指引,進一步強化主攻工業意識,做強智能製造首位產業,促進新舊動能平穩接續。

加快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突出招大引強。今年以來,定南共引進工業項目15個,總投資93.20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包括雲模智造、智能傢俱產業園等重大項目。

以智能、綠色、高端為驅動,重新優化定南資本、人才、區位、交通、生態等發展要素,破解企業用工、工業用地、生態保護的發展瓶頸。去年來,全縣共接到企業幫扶訴求62條,辦結62條,辦結率達100%。

在新理念的推動下,鑫磊稀土、明高電子等傳統企業也安上智能“大腦”,接上了互聯網“雲端”,原有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基本上實現智能化改造,力促定南工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定南智造”奏響“攻堅跫音”

圖為智能製造產業領域人才簽約現場。

開啟動能新引擎

6月23日,國內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製造領域專家張正文和喬立紅,正式被定南縣聘為智能製造產業發展顧問。

兩位智能製造產業專家的成功引進,與定南縣實施的人才強縣戰略離不開。今年,該縣圍繞智能製造、現代物流、文旅產業、戶外運動、總部經濟等新興產業精準招才引智。

特別是在“製造”向“智造”的轉型中,定南縣正嘗試用不同的視角看待“招商引資”——從抓項目到抓人才,引進創業創新人才。

與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山東濰坊科技學院等多所高校合作,並聘請31位專家學者擔任政府發展顧問和2位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博士為科技聯絡員,為“定南智造”蓄足新動能。

創新是生產力,人才是發動機。在人才這個“發動機”的驅動下,定南開啟人才“新政”,創新“列車”不斷提速。明佳生物和啟懋電子兩家企業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申請專利2項、實用新型39項。

建設集裝箱鐵路碼頭、公路港和公路口岸作業區,打造“出縣出省”交通網絡,為“定南智造”搭建起“綠色通道”。定南科睿特雲計算中心、智能助殘科技城等項目的建成運營,為定南人發展智能製造產業堅定了信心。

如今,江西雲模智造項目的進駐,開啟了定南縣攻堅智能製造產業的新引擎。

“定南智造”奏響“攻堅跫音”

圖為定南一智能製造企業生產車間。

重構產業新優勢

7月5日,位於江西雲模智造項目西側的昊天龍邦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昊天龍邦項目由礪劍防務技術集團投資興建,主要生產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芳綸複合材料,是定南智能製造產業的項目代表。

在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中,定南大力支持智能助殘科技城、贛悅光伏、鑫鴻光新能源、明高科技、鑫磊稀土、元邦摩擦等企業申報江西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推動定南工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同時,依託礪劍軍民融合產業園,創建省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引導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進入軍工領域,引進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項目對接落地,促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支持科睿特雲計算中心發展,建設政務大數據交換和管理平臺,並推進大數據在電子信息、稀有金屬新材料、醫療健康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應用與融合發展。

如今,初現以中科微、明高等企業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智造產業群;以昊天龍邦、元邦摩擦為代表的新材料研發智造產業群;以智能助殘科技城、江西雲模智造為代表的全產業鏈高端智造產業群。

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產業結構得到優化。今年一季度,全縣稀土鎢產值比重下降至27.09%,電子信息產業佔25.56%,現代輕紡產業佔18.45%,“一礦獨大”得到了根本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