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上期说到,关本有意搞一次中日比赛,提升自己品牌在中国知名度,董事会通过后,为了能更好起到效果,他认为必须找一家中国单位合作,这样才可能在中国电视直播,当然他首先想到了新体育杂志社。


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关本的儿子有个同学叫酒卷忠雄,此人在日本棋院的《围棋俱乐部》任主编,关本找到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问能否把围棋比赛时间搞长点,这样观众热情会持续,对NEC品牌推广好处多 ,酒卷认为可以有一种每方出数人,用类似中国人打擂台的方式举行比赛,这样可以把赛制持续半年之久。关本也认为这个办法好,就委托自己的手下NEC中国区销售经理胜部去和酒卷商谈比赛事宜。

接到任务后,胜部马上约了酒卷在酒吧见面,开门见山问,举办比赛的难点在哪里,酒卷说,资金不是问题,但由于关本希望提高比赛等级,要求日本队必须派出豪华阵容,这就引起了一个较为敏感问题,就是中国愿不愿意来参加,因为他们将冒着输得脸面全无的风险。
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胜部毕竟不是围棋圈子的人,对中日围棋状况并不了解,他有些困惑,他说这几年中日之间比赛频繁,中国队成绩还可以啊。酒卷笑了,说你被表面现象误导了,其实每次和中国比赛,日本棋院都煞费苦心,既要保证日本赢,又不让中国输得很难看,所以日本的出场队员总是高低段搭配,而且还会有女棋手,而如果日本一旦派出豪华阵容,可能两三人就把中国队拿下了。

所以,酒卷认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承办单位能不能承担风险,如果愿意应战,就没什么问题了。胜部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邀请酒卷和他一起到北京,尽最大努力说服《新体育》杂志社举办这个比赛。
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两人到了北京后,秘书已经和《新体育》总编郝克强联系好了,晚上在王府井饭店一起用餐。

说一说这个郝克强,他在任主编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由媒体举办的新闻棋战——新体育杯邀请赛,又创办了中国第二家专业围棋杂志《围棋天地》。他本人极为热爱围棋,还是个超乐观的围棋爱好者。即便自己下棋,他从不轻易认输,从来认为优势在自己一边,他有句名言:‘围棋比赛犹如打仗,不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不流尽最后一滴血,怎能轻易缴械呢’。

晚上的聚餐,当胜部和酒卷说出日本将派出最强阵容出战时,郝克强立刻满口答应,因为他不但没有想到任何惨败的风险,还觉得中国队有赢的可能。还是酒卷好心提醒,请老郝和围棋协会商量下,如果没问题,就可以签约了。

郝克强是乐观派,心里想日本人出钱给我们买炮仗放,这么好的便宜事,围棋协会哪有不同意的理由?于是立即回应,三天后给他们回复,心里想当然没问题的。
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但郝克强显然估计错了,这不但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第二天,郝克强一上班,就兴高采烈地和同事们说了昨晚的全部会谈过程,满以为会得到大家的雀跃欢呼,没料到编辑部的所有人听了后都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这下老郝糊涂了,他说,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都难找,你们怎么都不说话。这时,他的得力下属陈铮开口了,她说日本出钱办这样的比赛当然对我们杂志社是好事,但对围棋协会的领导,对棋手来说,却要冒着丢脸面的风险,她还说,有个女棋手说过,中国的实力像只猫,而日本队则是一只凶猛的老虎,中国队面对豪华阵容的日本队,摆明了要受蹂躏。
80年代中国体育史话之中日围棋擂台赛(二)


听了这话,老郝心里没了底气,但嘴上仍然很硬,他说这几年中日之间比赛不少,中国队没怎么吃亏,有输也有赢啊,陈铮说那是日本派出的是高低搭配队伍,而一旦派出最强阵容,又是不留情面的擂台赛,假如真出现几个人就把中国队干完了,那围棋协会和棋手怎么向国人交代,脸面往哪搁?

这下老郝犯难了,不由得担心起来,这比赛还能不能搞了?预知下回如何,关注我,下期继续中日围棋擂台赛(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