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重磅來襲,未來的固安不可限量!

近日,固安縣國土局發佈了關於《

固安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有關情況的公告。這份與樓市密切關聯的規劃在筆者看來可謂是“字字璣珠”,乾貨很多,為我們解答了許多之前的疑惑。今天我們從“最新規劃”出發,從三個主要方面來聊一聊固安樓市未來的變化及其利好或利空程度。

輕軌重磅來襲,未來的固安不可限量!

“最新規劃”的三大看點:“一增一減”、“固安輕軌”、“向東要地”

先來看“土地結構”方面。“最新規劃”顯示,核減基本農田保護任務8034.99公頃,核減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為29972.35公頃;核減耕地保有量5711公頃,核減後耕地保有量為37460公頃;追加新增建設用地規模1355.31公頃,調整後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14144公頃。

土地結構方面,總量有限,“一增一減”。“增”的是城市建設用地,這部分指標與樓市關係最為密切,“減”的是耕地指標,但需要注意,考慮到固安作為連接北京新機場與雄安新區的“中轉樞紐”,耕地指標的減少想來也會與南北連通的交通線有莫大關聯,這部分其實也是利好。

再來看“基礎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最新規劃”顯示,調整完善後規劃新增加11個交通項目、1個水利項目、3個電力項目、4個能源建設項目和7個燃氣管道項目。對於追加能確定具體位置和麵積的重點項目,將計劃佔用的基本農田進行了劃出,留出了非基本農田廊道空間。

其中,11個交通項目中,就有我們關注的“固安輕軌”,也是前幾日披露的“固安十三五”中提到的“大興線以大站輕軌方式南延至固安南站”。除了“固安輕軌”,11個交通項目中還肯定了固保城際,這對我們此前的判斷是有一些誤差的,等會再繼續說。

輕軌重磅來襲,未來的固安不可限量!

最後再來看“城市開發邊界”。“最新規劃”顯示,固安縣中心城區城市開發邊界位於固安縣北部,四至範圍:東至楊家莊村西、南至廊涿高速、西至東馬村村東、北至東駝頭村村南。中心城區城市開發邊界 面積共計6394.30公頃,其中允許建設區面積為4685.64公頃,有條件建設區面積為1708.66公頃。

固安的城市開發邊界,我們此前也曾反覆討論,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向西”與“向南”,其中,“向西發展”是出於“市場驅動”,“向南發展”更多是出於“政策驅動”,須知此前的“固安新城”等規劃,都是在南面的。這次的“最新規劃”直接給出了“固安中心城區開發邊界”,從這個“規劃”上來看,固安不僅要“向西”、“向南”要地,還要“向東”要地,這是比較值得注意的。

太多利好重磅來襲

再來說一下利好或利空影響,上述“三大看點”,其實都是利好。利好影響方面,我們主要說兩個方面,即“固安輕軌”等交通利好以及“城市開發邊界”兩個問題。農田耕地與城市建設用地的“一增一減”,其實也要算在“城市開發邊界”裡面,三個問題可以縮減為兩個。

先說交通,最大亮點莫過於“固安輕軌”。前幾天披露的“固安十三五”,我們也發現了“輕軌”,稱其“大興線以大站輕軌方式南延至固安南站”,“十三五”的這句話也是今天這份“最新規劃”的一個註腳。這句話裡有三層意義,一個是“地鐵與輕軌”,一個是“新機場至雄安的機場快線”,另一個是涉及廊涿城際及固保城際的“固安南站”,雖然字數簡短,但內涵頗為豐富。這三個方面的內涵,我們此前曾有過比較詳細的敘述,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交通方面除了“固安輕軌”外,還有一條“固保城際”也是值得關注的。雄安新區之後,京、雄之間的城際鐵路規劃改了不少,也包括此前的“京霸城際改線”,固保城際也在“京霸改線”後不怎麼提了,坊間也一度認為這條線路已經“涼了”,甚至,官方的規劃裡也把這條線路給“抹去”了。今天的這份“最新規劃”再提“固保城際”,對我來說,還真是有點意外。

輕軌重磅來襲,未來的固安不可限量!

無論是“固安輕軌”抑或是“固保城際”,對於樓市而言,都是天大的利好,尤其是在通勤方面更佔優勢的輕軌,如果真能落成的話,則無異於燕郊的“平谷線”,將對固安樓市產生“轟動效應”。

再來說城市開發邊界,最大的亮點還在於“向東”的擴展,這點有些出乎意料。眾所周知,固安以東區域也包括京九線以東至知子營鄉的廣大區域,一方面受限於大片的農田處於“待開發狀態”,一方面受限於臨近新機場而產生的“各種汙染”,東面必然會打造成“隔離帶”,加大綠化植被的覆蓋面積,以降低汙染。又由於最靠近新機場,東面發展“物流”,也就更順理成章,這是一直以來的思路。固安城市發展如果真的“向東要地”的話,上述的這兩個問題仍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土地結構的“一增一減”以及城市開發邊界的“四至”,其實都還隱含著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對於樓市更加“敏感”,即“攤大餅”的問題。我們此前聊過,縣域城市“攤大餅”並不是完全不好,他對發展房地產非常有推動作用,對於當地經濟的增長非常有幫助,地方而言,經濟的增長目前階段還是得靠房地產這個“夜壺”。但這個經驗對於大城市不適應,會造成交通臃腫、資源極度不匹配等問題,像北京,所以要搞一個“副中心”出來,雄安在建設之初也規避了這個問題,搞了“組團化”、“多中心化”,就是為了避免城市發展中的“攤大餅”問題。

固安不等於北京、雄安,縣域城市“攤大餅”不完全壞,且對房地產產業而言還非常的好,這也是一大利好。

雖然全是利好,但最後還是不能不提一下“不確定性”,由於環京及環雄區域政策的強大“不確定性”,還是要考慮下上述這些利好落地的可能性,時下,投資不能全賴地方政府的“一紙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